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就能提升视力?
【中国科学院】-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就能提升视力?
浏览次数:【954】  发布日期:2024-4-30 7:06:02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泽云 董鹏程 吴珊

  4月28日晚间,央视《财经查》起底了一家号称“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就能提升视力的连锁机构——ME视光视力提升摘镜中心(以下简称“ME视光”)。据了解,这家机构其实不具备医疗资质,且使用的“神药”和“深不可测的仪器”只是一般的化妆品及生活美容仪器。

  羊城晚报记者追踪发现,广州至少有10家ME视光门店,分布于中小学校园及大型社区附近,主打青少年生意。被央视新闻曝光当天夜晚,这些门店悄悄在线上平台“改头换面”,且下架了在售的团购套餐,仅保存预约到店服务。记者线下实地走访了其中一家,经查,该门店的话术与央视曝光的案例类似,且已推出“五一”促销活动。

  摘镜“法宝”只是花架子

  据央视曝光,ME视光对外声称他们可以让孩子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仅仅用他们研制的“神药”“深不可测的仪器”进行眼部按摩、涂抹、雾化,就能帮助孩子提升视力、轻松摘掉眼镜。

  但其实,这家视力提升摘镜中心的经营范围明确写着: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并没有视力提升摘镜的内容。经央视调查,这家机构宣称可以提升视力的独门药品实际为粤妆号的普通化妆品眼霜,“中科院的十大院士,国家十几亿元投入,历时七年研发”的视力训练仪实为深圳一家企业生产的生活美容仪器,与医疗器械毫无关联。

  ME视光的总部为每新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老总闫颖颖在招商培训现场宣称:500度七天都能摘眼镜,18岁以内的,都能做到。

  据了解,这些ME视光之所以敢宣称无效退钱,是因为做完一套调养按摩后,视力的确会暂时提升,可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于是,平淡日子里用手机、看电脑的常见行为就成了应付消费者视力反弹的“挡箭牌”。很多消费者也表示,使用后视力反弹,没有啥效果。

  而靠着提升视力的“生意经”,从2022年项目开始,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每新集团有限公司就发展加盟店1653家,覆盖城市近400个。

  每新公司的职员表示,到2025年,每新集团计划将加盟店数量突破一万家。根据每家店的加盟费是109900元计算,仅此一项,集团收入就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线上“改装”线下促销

  ME视光在广州的布局情况怎么样?羊城晚报记者根据本地线上生活平台和地图软件搜索后发现,当前,在广州地区,至少有10家ME视光的门店,分布于天河、越秀、白云等区域。从地图来看,这些门店多数毗邻中小学或人口密集的小区。

  央视曝光后,广州门店在互联网上启动了“改头换面”行动。28日晚间早些时候,记者搜索线上平台,还能正常看到标示着“ME视光”的多家门店,并看到多个“提升视力”的体验套餐,如其中,“不戴眼镜非手术体验眼镜视力”的一次性视力养护体验卡原价796元,抢购价为88元,“调控成人儿童近视远视”的2次体验卡门市价98元,团购价68元。部分热门产品年销量显示在1000单以上。

  不过,到了29日凌晨,羊城晚报记者再次搜索发现,门店已齐刷刷“变装”了,首先是更换了店铺的“主视觉图”,将之前的“ME视光”的logo悄悄改成了“菁译养眼”,而点进具体的店铺,之前的产品团购套餐已经不见了踪迹,原有的产品宣传手册也已经全手下架,界面上只留下预约到店功能。

  29日上午,记者抵达其中的一家门店,发现大门紧闭,但门口的一块广告牌上赫然写着“不打针、不吃药、不动手术,用安全的形式让你快速摘镜”,并详细列出了护理流程:点穴手法5分钟、ME视光视力提升仪10分钟、雾化+眼膜20分钟。

  随后,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向店长咨询了相关服务,店长坚持邀约记者到线下体验。一个钟头后,店长终于现身。在交谈中,店长解释了网上团购套餐撤消的问题。店长表示,由于“五一”假期临近,该门店为配合新一轮的促销活动,才撤换了网络平台上的原有套餐。现在,顾客只需支付680元人民币,就能享受六次眼部按摩手法,并获得一个护理套盒和两个眼部护理产品。“但线下的策略只是辅助作用,最要紧的还是通过购买护理产品给眼睛补充营养。”店长补充道。

  “中国科学院”一对一配药水?

  那么,这些门店的兜售套路是怎样的呢?记者探访发现,其门店的宣传话术和展示出的眼膏和仪器产品,与央视新闻曝光的内容基本无异。

  在谈及门店所使用的眼药水和眼膏时,该店长表示,这些产品均由“中国科学院”研发,含有24种中药配方,能够有效延缓眼轴长度和眼角膜曲率,对改善视力具有明显效果。

  另外,店长还展示了店内的另一款高端设备——阳光仪。她表示,这款仪器是由中国科学院耗费7年时间、15亿元资金研制而成,能够模拟太阳光,过滤有害光线,帮助用户放松眼部肌肉。另外,该门店近期还推出了便携式头戴阳光仪,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切实需求。

  记者了解到,该门店所在的区域周围有多所学校,其店长也声称来消费的大多都是学生。在谈到摘镜成功概率时,店长更是给出了惊人的数字。她表示,目前全国已经有2万人通过ME视光成功摘镜,还有1万-2万人正在接受治疗,即将摘镜。

  店长还强调,他们不仅可以解决青少年的近视散光问题,还能解决老年人的老花眼问题。据店长介绍,老年人只需携带正规医疗机构的检测报告,门店就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委托中国科学院制配针对性的眼药水,并由“中国科学院”直接邮寄到顾客手中。

  然而,在记者仔细观察眼药水瓶身时,却发现瓶身上的生产地标识为 广州市 白云区某公司,而非店长所声称的“中国科学院”。面对记者的疑惑,店长又改口称,公司是我国科学院的分厂,老年人拿来的检测报告要先送给总部办公地位于长沙的企业自营眼科医院查看,然后交给“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根据报告配制眼药水,最后再把眼药水寄到顾客手中。店长还向记者透露道:“未来我们还会在广州开设自己的眼科医院。”

  链接

  真性近视不可逆

  专家提示勿上当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ME视光的生意越做越大,某种水平是抓住了家长们希望孩子视力健康的迫切心理。

  不过,多位专家表示,目前全世界方法当中,没有一种是真正有效能够逆转真性近视的。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近视往往和眼轴增长有关系,眼轴长了也很难让长的眼轴再变短,所以近视是不可逆的。另外,眼周的局部按摩虽然可以缓解眼部疲劳,让人“眼前一亮”,但其实不是治疗近视的科学方法。用按摩取代戴眼镜,反而容易让孩子加重近视,也有可能使视网膜周围发生病变。

  值得注意的是,近视防控乱象也引起了监管职能部门注意。2024年4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将依法查处近视防控类产品虚假违法广告,持续整治混淆真性与假性近视,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表述诱导消费者的宣传广告。

  羊城晚报记者4月29日从 广州市 市场监管职能部门了解到,对方已关注到上述问题。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2【望远镜】中法天文卫星成功发射 - 中国科学院研制伽马射线监视器和光学望远镜
2024-6-14【人工智能】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潜心耕耘、默默奉献—— - 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
 ● 相关资讯专题
望远镜】  【中国科学院】  【人工智能】  【清华大学】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