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机构热议央行购买国债 - 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 释放流动性
【货币政策】机构热议央行购买国债 - 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 释放流动性
浏览次数:【215】  发布日期:2024-5-6 7:32:55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货币政策】 【流动性】 【工具箱
 

  中国基金报记者曹雯璟

  最近,财政部发文支持央行“下场”购买国债。央行相关责任人也提出,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蓄。

  业内人士对此作出解读称,央行购债可以实现货币和财政两个渠道的流动性释放,缓解政府债供给高峰对于银行间流动性市场的冲击。但预计需要一按时间才能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今年四季度政府债供给大、流动性缺口较大的时间段或是第壹个观察窗口。

  央行买债有“法”有“需”

  财政部公开表态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组织协调配合,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中信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第贰十九条,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来实施货币政策在法理上是具备可行性的。当下我国经济面临两大槽点:一是需求端内生修复动能不足,私人部门主动加杠杆意愿有限,货币政策成效有限;二是地方债务压力高企,增量杠杆空间不足。在支持经济修复的诉求下,中央财政延续扩张有必要也有空间。

  他预计,央行购债可以实现货币和财政两个渠道的流动性释放,缓解政府债供给高峰对于银行间流动性市场的冲击。一方面,可以缓解国债大量发行所引发的发行利率上行、挤压信用债发行空间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透过财政支出的形式宽幅释放流动性,起到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申万宏源 研究债券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认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需求。目前,央行主要通过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但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相对低位,而债券供给持续偏强,资金面易紧难松,央行有必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二是在全球范围内,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是被广泛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尤其在特殊情境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国债市场规模居全球第叁,流动性明显提高,基本具备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的条件。

  不等于QE

  业内人士强调,央行购债与量化宽松(QE)、财政赤字货币化不同。

  明明表示,QE是央行在基准利率处于或接近零时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于美国而言,具体实施方式为美联储先创造出逾额准备金,使用这部分资金在公开市场上从一级交易商处购买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债与政府资助的企业发行的抵押债券(MBS)。美联储以此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和商业银行的流动资产,刺激信贷增加,从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提到,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它政府债券,实质上否定了财政赤字货币化和MMT,央行可以买卖的资产主要是债券。”

  金倩婧指出,QE和财政赤字货币化都伴有央行购买国债的表现,但其实不是容易的央行购买国债的问题。目前,国内利率水平处于合理区间,3%的赤字率在国际警戒线以下,其它条件也均不符合QE、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定义。央行开始准备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更多是基于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的需求,主要影响国内货币投放途径和流动性调理方式等。

   华泰证券 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认为,目前国债在全球其它主要经济体央行总资产中的占比为50%~60%,国债作为央行进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形式已是国际惯例,央行购买国债不等于QE。如果央行将购买国债并入常规工具箱,可能在一定水平上起到替代其它基础货币投放工具的作用,但对基础货币及广义货币供应扩张的效果需要综合评估。

  “短时间内,即便央行重启国债操作,也需要考虑货币政策对内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汇率在合理波动区间的约束。如果将国债操作并入常规工具箱,对于协调财政和货币政策、平滑货币政策操作、和对国债市场的长期发展都有相应的益处。而且,此举可能更多是出于中长期调整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考虑,不宜过度关注其对短时间逆周期调理的作用。”易峘谈道。

  四季度或是第壹个观察窗口

  目前,业界对央行购债何时“落地”尚无一致预期。明明表示,考量到当下货币政策稳健的数量端工具操作模式,和每日OMO(公开市场操作)的散量操作模式,叠加资金防空转的目标,央行实施购买国债可能会在流动性出现明显收紧迹象之后,而非事前预防。

  “考量到现阶段央行购买国债主要基于调理流动性的需求,且央行希望购买国债能够有效实现政策传导,避免市场利率大幅波动,所以在国债发行规模足够大、发行节奏相对稳按时,央行才会更倾向于去购买国债。”金倩婧认为,央行实施购债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四季度政府债供给大、流动性缺口较大的时间段或是第壹个观察窗口。

  对于未来债市的走向,明明表示,监管机构对于长端利率合理点位的关注使市场对于长端利率的配置需求减弱,但资产荒的问题仍未得到改善,短时间长端利率的配置力量可能会向中短端转移,但长期视角下长端和超长端利率仍以波动行情为主。市场仍然缺乏形成趋势性行情的驱动力,“五一”假期后,债市低位波动的存在性较大。

  金倩婧指出,4月底债市的全面回调与央行对“长端收益率”的关注有关,加之风险偏好表现较强,对债市形成一定压制。

  她强调,央行对长端收益率的关注或会使债市收益率向下节奏放缓,但地产转型周期下信贷需求不足仍是债市主线,央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必要性仍存。央行高度关注物价下行压力,资金中枢仍有下行空间,二季度到三季度债市仍相对乐观。但央行对超长端收益率的关注客观存在,30年-十年国债利差继续压降空间或不大。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9-25【理财产品】-零钱组合-理财产品迎调整 多家银行单日快赎额度调降至1万元
2024-9-23【银河证券】全球流动性改善 - 多只港股ETF获资金持续流入
2024-9-18【资本市场】促稳定、添动力、强监管 资本市场-工具箱-将持续升级
 ● 相关资讯专题
理财产品】  【零钱组合】  【流动性】  【银河证券】  【美联储】  【ETF】  【资本市场】  【投资者】  【证监会】  【工具箱】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