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推动广东职业教育攀-高峰-
【职业教育】推动广东职业教育攀-高峰-
浏览次数:【457】  发布日期:2024-5-17 3:58:2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职业院校
 

  昨日,职业院校校长论坛(2024)在广报中心举行。论坛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广东省 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联合主办,广报求学工作室、GDI智库、广州广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得到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的特别支持。

  全省近70所高水平院校领军人物与专家、行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参与规模创下历届论坛新高。在专家报告、主旨演讲、主题分享等环节中,大家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百千万工程”这一热点话题分享发展经验,为推动广东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文、图/全媒体记者刘晓星、曾俊、林霞虹、王婧、谢泽楷、林欣潼、魏丽娜、何颖思

  在致辞中,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广州日报社社长江永忠表示,首届职业院校校长论坛于2019年底举办,五年来广东职教人以论坛为纽带、屡次相聚,紧跟 职业教育 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分享发展经验,深入互动研讨。江永忠说:“从讨论‘职教二十条’到 职业教育 法,从探讨‘双高计划’到广东职教城,从关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到聚焦‘大国工匠’培养,我们凝聚起职业院校与主流媒体间的合力,讲述广东职教人的故事,发出广东职教界的声音,展现了广东职业院校的负担负责作为。”

  江永忠介绍,近年来广州日报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走好新型主流媒体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广报求学”是广州日报全媒体矩阵的“排头兵”,推出了广报探校、校长论坛、中高考咨询会、“粤韵杯”中小学生作文美术大赛等多个拳头产品,成为华南地区权威的教育媒体融合平台。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连续多年发布GDI大学排行榜、GDI高职高专排行榜,构建中国特色大学评价体系,在业界享有盛誉,拥有全国性影响力。

  他相信,在 广东省 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全省职业院校和广州日报的共同努力下,广东 职业教育 势必缔造中国职教新的品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对于职业院校校长论坛,江永忠说:“我们希望明年规模越办越大,目的也是希望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我们的 职业教育 ,让 职业教育 更好地开展起来,在社会公众当中树立良好品牌,达到良好社会效果。”

  找准发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次校长论坛是以 职业教育 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也是 职业教育 同心聚力,助力‘百千万工程’经验交流的重要职教盛会。” 广东省 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杜安国希望,职教专家、学者和卓越的教育实践者共同分享和探讨 职业教育 的最新理念、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为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把方向、指路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赋能。未来,学会也将继续团结全省职教力量、集聚各方优质资源,服务广东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引领、助推广东 职业教育 起“高地”、攀“高峰”。

  广东 职业教育 应通过改革与创新助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他看来, 职业教育 要从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优化专业结构,拓展前沿新专业,升级传统专业。”杜安国指出,专业布局结构务必适应新形势,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和高质量的技术创新服务。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施展作用、推动协同创新。”杜安国建议, 职业教育 要与行业企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互嵌互融,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同时,政府也要增加有效的产教融合配套政策供给。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杜安国表示,新技术、新模式、 新产业 、新领域、新动能对人才培养标准提出全新要求。职业院校应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确保学生掌握未来产业所需的关键技能,增强同学的数字素养,不断提高 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

  校企实践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中,广东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有哪些经验与思考?在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市 技师学院等逐一分享。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一体、寓学于工”

  “我们学校轨道交通行业特色比较鲜明,学校80%的专业都与轨道交通有关。”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乔西铭透露,在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学校实施产教融合一体化战略,优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学校是国家首个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核心成员,牵头组建了全国轨道交通安全控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组建 广州市 首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另外,学校与广铁集团、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企业对接,形成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学生与岗位对接,缔造“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

  乔西铭介绍,广州铁职院还实施教育教学数字化战略,推进 职业教育 “五金”建设,即:缔造 职业教育 “金专业”,缔造轨道交通职教“金课”,培养轨道交通职教“金师”,铸造轨道交通职教“金地”,缔造培根铸魂“金教材”。

  广州铁职院拥有全国首个入选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的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今年4月30日,广州铁职院在该校科教城校区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举行了“复兴号”动车组实训列车、“和谐电”电力机车的交接仪式。

  广州铁职院已建成全国第壹家、全国仅2家的国家铁路局动车组驾驶资格实作考评基地;成立全国高职院校第壹家“独联体国家轨道交通进口设备检测认证(中国)中心”。另外,学校还实施职教品牌国际化战略,输出 职业教育 标准34个;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7项,成果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共建埃及国家铁路培训中心,完成埃及十月城铁路培训等7个援外培训项目。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以“五色”绘就健康阳山画卷

  广州卫职院被誉为“南粤医护摇篮”,也是广州地区唯一一所医药卫生高职院校。“‘ 健康中国 ’战略在乡村的落地实施,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肩负着重大责任。”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卢穗华说,目前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已是“双百行动”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成员,与华南农业大学、 清远市 阳山县 结对共建推进落实“双百行动”。

  自2023年4月牵手 阳山县 以来,广州卫职院充分施展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以“党旗红”为主色,以“笔墨青”为成色,以“校园蓝”为亮色,以“泥土黄”为本质,以“田野绿”为底色,绘就出一幅健康阳山的美丽画卷。

  卢穗华介绍,针对 阳山县 教育系统基础医护知识较为薄弱的现实问题,广州卫职院先后派出10余名教师对 阳山县 94所学校共200余名教师及儿童保健职员进行应急技能和儿童保健培训。考量到当地留守儿童较多,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有所欠妥,广州卫职院加强对中小同学的青春期生理卫生健康宣讲,对 阳山县 韩愈中学等6所中小学千余名学生开展了“青春健康”宣教活动。学校还开展暑假“三下乡”活动,师生组建多支队伍在 阳山县 开展了10余次健康义诊和健康宣讲,获群众高度认可。

   广州市 技师学院

  以教育优势补强县域人才短板

   乡村振兴 ,人才为要。 广州市 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李明根介绍,作为 广州市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积极响应农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在40余年农业专业办学基础上,构建 智慧农业 产业系,设置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两大专业群,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全力推进 智慧农业 人才培养。

  “学院成立北斗智联新技能学院,形成‘农业类+信息类’跨界专业群,共同探索‘北斗+农业’跨界技能人才培养。”李明根介绍,学院还与中国现代农业 职业教育 集团、 广东省 畜牧兽医学会等五方共建“e农新技能学院”。

  李明根说,学院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组织农村电商类专业300余名学生参与百团直播创业大赛、360扶贫直播等活动助力家乡产品外销。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标准,学院培养出一批志在乡村的技术能手,推动其返乡就业并带动家乡更多年轻人学习才有所长。

  另外,学院教师施展“农业专家”使命,强化就业帮扶和技能提升。好比,教师谢金富、范月青分别担任 广州市 “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第76团、第91团团长、专家组组长,组织开展家禽养殖、花艺、古树养护、电商直播等培训30余场,培训从业人员3万余人次。2024年,学院已对增城区龙岗村等地开展乡村夜校培训7次,受到广泛好评。

  李明根表示,接着学院将通过特色农技专业培养乡村产业急缺人才,通过下乡培训提升劳动力技能,通过产教融合和创业实践增进乡村产业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乡村就业意愿,强化学生乡村就业跟踪服务,加大乡村创业学子帮扶力度。

   视源股份 未来教育集团(希沃)

  量身订造产品协同创新育人

   视源股份 未来教育集团(希沃)副总裁魏振水指出,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同时,企业也在其中饰演重要角色。“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企业要主动作为,努力作为。”魏振水指出,院校和企业应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育人。

  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为例,在此进程中,企业是教育数字化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应深入 职业教育 领域,了解新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因校制宜建设数字化教学场域,运用数字化技术助推 职业教育 教学提质增效。他介绍,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与希沃联合建设现代纺织技术虚拟纺织实训中心,让学生得以模拟服装设计、纺织等专业工作场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数字化实训,让互动课堂更立体、更沉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操作的兴趣,助力学校培养更多综合素养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期望的技能人才。

  “企业也应积极与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魏振水介绍,要让学生能够直接触达行业前沿,实现校企 职业教育 人才的精准匹配。例如, 广州市 黄埔区职业技术学校与希沃携手开展数字化运维人才培养合作,即企业与学校开展师资团队培训、企业导师课程、学生企业实践、售后运维实践等一系列合作,为同学们造成企业的真实案例和实践平台。企业还与学校共建数字化运维服务中心和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入职培训和企业实践。

  双方的合作为 职业教育 教学引入了真实的产业场景和资源,增进教育链、产业链的同频共振,也推动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切实需求,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专业水平,进而为区域产业发展赋能。

  专家报告

   职业教育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前沿、卓越的理论指引。本次论坛特别造成两份重磅、干货丰满的专家报告。

  刘志文华南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 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职教育需推进数字化改革

  华南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 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志文以“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职教育改革的新使命”为主题,与嘉宾进行交流、探讨。他认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高职教育务必与时俱进,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更要求高职教育须紧密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另外,高职教育是增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教育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在以上环境下,高职教育改革面临的新挑战包含: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面临重构、培养规格与新岗位需求面临重配、教学要素与数字技术面临重组。其中,“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面临重构”包含3个问题,即高职教育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如何适应新兴产业崛起与发展,如何适应传统产业优化与提升。“培养规格与新岗位需求面临重配”则指向高职教育在条理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等3个方面的调整。“教学要素与数字技术面临重组”则涉及高职教育在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素养、数字化教学模式等3个方面的改革。以“数字化教学素养”为例,它要求教师须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支持学生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角色转变。

  在挑战已经相对清晰的情景下,高职教育该以怎样的改革进行回应?刘志文认为,首先职业本科教育要取得新突破,即要面向高端产业,培养数字产业人才;要以技术组合为导向,设置专业群;要以技术文化为支撑,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其次是数字化改革要迈上新台阶,要优化课程设置与结构,强化学生数字技能培养,搭建数字化实践教学体系。另外,产教融合改革也要取得新成效,即要破解跨界融合难题,破解协同创新难题,破解体制机制难题。

  王伯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 数据中心 联席主任、教授

   职业教育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

  “ 职业教育 不重视特色教育,就没有生命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 数据中心 联席主任、教授王伯庆通过多组数据说明了高职院校做好战略定位、未来规划、特色建设的重要性。他引用了某机构搜集的信息类、电力类、交通类、建筑类、铁道类、机电类等行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的结业生数据,进行十年间的前后比较,分析行业院校的建设成效。

  在王伯庆看来,特色定位是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核心。院校要基于自身的特色定位,配置好“招生培养就业”措施,面向未来制定院校的发展战略。其中,特色定位指的是高职院校要建立特色鲜明的品牌,让学校具备区别于其它院校的特色。例如,高职院校可结合校情历史、行业趋势、社会需求,深度挖掘信息类、电力类、交通类、建筑类等某一类型行业特色,建立相应的“招培就”体系,树立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师资队伍等育人体系,以不同化的行业特色作为院校优势。高职院校树立鲜明的行业特色,往往有助于学生形成就业竞争力、结业后更好地进入优势行业就业,也有助于推动相关行业企业与院校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与合作。

  “高职院校未来面临着技术技能挑战,也有可能面临着生源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加强梳理自身定位,根据定位不断优化‘招培就’机制,强化专业特色发展,对院校提升自身优势、增强社会认同感而言十分重要。”王伯庆说。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4【信息技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走-专精特新高-之路 育产业紧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4-6-23【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深入实施-头部企业-工程 -强强联合-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
2024-6-19【洪涛集团】董事长称-已散尽家财保洪涛-大堂王-何以走向退市悬崖?
2024-6-18【职业教育】姜萍爆红带来育才之问
2024-6-14【职业教育】6个本科专业共招生210人
2024-6-11【中公教育】高考人数创历史新高,教育行业有望-再起航-,中公教育前瞻市盈率最低估
2024-6-6【职业教育】过分赞美职高-逆袭-,真的合适吗
 ● 相关资讯专题
信息技术】  【职业院校】  【电子信息】  【高素质】  【重庆大学】  【头部企业】  【洪涛集团】  【刘年新】  【职业教育】  【董事长】  【大堂王】  【中公教育】  【教育板块】  【中航证券】  【市盈率】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