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西街观察-房地产市场何以-破旧立新-
【房地产】-西街观察-房地产市场何以-破旧立新-
浏览次数:【559】  发布日期:2024-5-19 22:28:46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房地产】 【房地产市场】 【破旧立新
 

  刚过去的周末,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史诗级的救市组合拳。

  全国做好保交房工作会议召开,在持续推进“保交楼”、推动“去库存”的条件上,第壹次提及地方政府可以需定购,收购部分库存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同一天,央行发布通知,首套房贷降至15%,二套房贷降到25%,同时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且取消全国贷款利率政策下限,由各地自主确定。

  这意味着,继取消限购之后,低首付时代开启,房贷利率步入“下不封底”,中国版房地产“收储”走向台前。

  楼市复苏对我国经济意义不问可知。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地方财政、居民财产深深捆绑,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番政策出台的背景,在于当下房地产市场供需双缩,房价下跌与销售下降形成负循环。

  数据仍在“探底”。4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进一步降低至-10.5%,前4个月累计同比为-9.8%,比2023年进一步下降0.2个百分点。70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房价环比下跌,下跌幅度均比上月有所扩大,创2015年来新高。

  除了投资和价格走低,库存同样居高不下。全国房地产待售面积达到7.46亿平方,已超过2016年2月创下的高点。

  建的房子太多,买房的人越来越少。甭管是基本面问题、收入问题还是预期问题,房地产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居民杠杆率处于历史高位,经济社会、人口变化、城镇化进程、债务分布等基本面早已不同于以往。

  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策。政策组合拳的推出,意在消化存量房产与优化增量住房双向驱动。

  收储之前在多地都有“试点”,但类似的“以旧换新”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这一次,上升到国家层面,势必会被寄予厚望。

  国家以需定购的房子,可以转化为保障房,在减少保障房建设压力的同时,也能遏制楼市库存的进一步扩张。

  收 储能 增进市场的流动,不仅是去存量房贷的短时间政策,通过收储消化部分需求,进而重塑供求关系,盘活房企的资 金链,则是与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有机结合。

  在实操进程中,收储还需要处理一些棘手的现实问题。

  好比,全国房地产库存庞大,滞销房源情况各有不同,“收储”的关键在于,钱由谁来出、谁来运营,目标与价格怎么定,和这笔账怎么算。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增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这说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伐整,务必要跳出一张一弛的单向刺激、松紧冷热的循环往复。

  “高库存”“高杠杆”“高负债”,面对旧模式毛病日益突出,走到临界点的房地产市场,随着各种救市政策的深入调整,各方利益主体的全面博弈,距离新发展模式才能越来越近。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3【宅基地】楼市重磅!涉及宅基地退出 - 多地出台稳楼市新政
2024-6-22【二手房】-5·17-楼市新政满月 房地产市场变化几何?
2024-6-21【建筑业】全球房地产市场正在回温 - 沙特大型项目推动建筑业热潮
2024-6-21【商品住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全面取消商品住房限购
2024-6-19【房地产市场】进一步释放去库存政策效应
2024-6-19【华泰证券】南财研选快讯 - 华泰证券 - 房地产销售降幅收窄 关注核心城市复苏征兆
2024-6-18【房地产市场】5月经济数据出炉 - 稳增长政策需持续加码
2024-6-17【房地产市场】国家统计局 -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在调整过程中
2024-6-17【房地产】中信证券 - 将居民收入及预期的改善纳入地产政策的统一考量
2024-6-14【房地产市场】重阳投资董事长王庆 - 当前是积极布局中国股票市场好时机
 ● 相关资讯专题
宅基地】  【房地产市场】  【二手房】  【成交量】  【5·17】  【建筑业】  【利雅得】  【商品住房】  【去库存】  【进一步】  【华泰证券】  【稳增长】  【统计局】  【居民收入】  【股票市场】  【董事长】  【重阳投资】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