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旗帜鲜明为好人善行撑腰
【见义勇为】旗帜鲜明为好人善行撑腰
浏览次数:【801】  发布日期:2024-5-22 10:07:28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见义勇为】 【旗帜鲜明】 【扶不扶
 

  静子

  最近,一名老人酒后骑车摔倒,路过的南京小伙主动上前帮扶反遭误解。经过调查,警方最终确认扶人者无责,老人及其家属向其致歉, 南京市 见义勇为基金会亦为其颁发见义勇为专项奖励金并送上鲜花。

  “扶不扶”,仍是直击当前社会的“灵魂拷问”。若选择“该出手时就出手”,很多人担忧或遭诬陷、或造成二次伤害;若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疑虑迈不过良心这道坎。有数据显示,摔却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去世的首位原因,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发生过。在老龄化加剧的环境下,“扶不扶”这道“考题”亟待社会各方给出“最优解”。

  有围观者主动拨打急救电话,有好心人在施援手前拍视频留证,有专家建议把诬陷者列入失信人员名单,更有网友提出追究诬陷者的法律责任……各种各样的定论指向共同的社会期待:老吾老和人之老。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中的“金句”直戳人心——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么?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究竟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舆论场上不乏这样的疑惑,更有剑走偏锋者试图“妖魔化”老人,制造群体对峙。就“扶不扶”这件事,我们不排除有个别老人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理状态,“碰瓷”见义勇为者,但也的确有一些年事已高者在摔倒后会出现意识模糊、记忆混乱的情景,从而错把帮扶者的好心当歉意。若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摔倒的老人,亦会造成真相的虚化、人心的失衡。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处理好“扶不扶”问题,既要重视施展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施展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民法典新增见义勇为免责条款,坚决杜绝“好心人流汗又流泪”;各地主动确认与表彰见义勇为者,坚决守护“身边的正能量”;各地积极设立见义勇为宣传日、见义勇为宣传周……综观近年来的社会实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法律与道德的融合、法治与德治的并用,“扶与不扶”的纠结不再成为一个问题。

  从某种水平上说,扶起摔倒的老人就是扶起“摔倒的道德”,就是拼起“破碎的信任”,亦是保护“人间的善良”,旗帜鲜明地为好人善行撑腰。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