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造车新势力掀起新一轮竞争 瞄准10万-25万元市场
【新势力】造车新势力掀起新一轮竞争 瞄准10万-25万元市场
浏览次数:【535】  发布日期:2024-5-23 22:27:3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新势力】 【造车新势力
 

  “造车新势力”作为中 国新能源 汽车产业的风向标,正掀起新一轮的竞争热潮。

  小鹏方面日前在财报电话沟通会上透露,其定位低一级的子品牌MONA将在今年四季度发布,该品牌部分车型会比小鹏当前的旗舰MPV车型X9有更高的单车利润率。此前,与小鹏同为“新势力”的蔚来,已在5月初推出类似定位的子品牌乐道。

  业内人士认为,包含蔚来、小鹏在内的“新势力”车企相继在今年推出子品牌,可以被视作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正常举措。选择产品下沉有益于车企实现规模效应,降本增利,“自上而下”推出子品牌的形式,也更容易说服消费者。不过,对于目前仍处于亏损中的蔚来和小鹏而言,上述做法或有可能延长其实现盈利的周期。

  资料图:乐道首款车型L60。供图

  瞄准10万-25万元市场

  中新财经注意到,包含蔚来旗下已经上市的乐道,还有小鹏旗下即将上市的MONA,都将目光投向了更低级别的家用市场。其中,乐道首款车型L60直接将预售价定在了21.99万元人民币,小鹏则直接将MONA瞄准20万元以下市场。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主要聚焦在15-20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283.3万辆,同比增长52.7%,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占比超过三成。这意味着,“新势力”们已经将目光投向了车市中最大的一块蛋糕。

  “藐视链”已悄然形成?

  在乐道品牌媒体沟通会上,蔚来开创人、老总、总裁李斌表示,多品牌战略从蔚来建立伊始就已规划好,不是一时兴起,现在落地是瓜熟蒂落。乐道品牌和蔚来品牌都是“创一代”,公司对品牌的区隔足够清晰、足够深刻。

  除了第贰品牌乐道外,蔚来总裁秦力洪透露,蔚来的第叁品牌也“箭在弦上”,一年内就会和大家见面。蔚来方面表示,第叁品牌不代表廉价车,类似于宝马MINI,奔驰smart,价格会便宜一些,但不会做七八万的产品。

  不同品牌是否会因定位不同而发生“藐视链”?车主权益方面,有用户疑问,乐道车主是否能进“牛屋(NIO House蔚来中心)”享受相应服务?李斌表示,蔚来中心的club区域为蔚来用户专属,乐道车主需要有蔚来的朋友带着才能去。

  上述言论迅速引发烧议。有网友留言表示,“看吧,乐道低蔚来一等,买个车还被区别对待。”还有网友称,“别家还没冷笑,在自家就低人一头,买乐道等于承认买不起蔚来。”

  资料图:小鹏汽车城市展厅。 中新财经记者葛成摄

  “小号”对原品牌有影响么?

  中新财经了解到,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推出子品牌的形式是“自上而下”的,即先有高端品牌,再向下触及中低端。而 比亚迪 ,长安等传统车企都是在原有的条件上,推出如仰望、阿维塔等高端车型。

  为啥会发生上述区别?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告诉中新财经,传统车企方面,中国品牌起步期大多定位较低,所以推出子品牌顺序是由下而上的;“造车新势力”方面,借助于新能源技术“弯道超车”,部分车企首款车型就建立了高端形象,所以子品牌就可以由上而下渗透。

  张翔认为,相比传统车企由下而上的品牌序列,“新势力”由上而下推出子品牌的形式更容易说服消费者。“车企规模大、品牌影响力强,车主买车以后更有脸面,子品牌可以进一步壮大原品牌门面,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刚好可以做到补充。”

  不过他同时指出,部分子品牌要花更多的钱去做研发、去做市场宣传,有可能增加原品牌的开支,这对于仍处于亏损的蔚来和小鹏而言,有可能延长其实现盈利的周期。“一旦失败的话,投资就石沉大海了,没有回报。”

  “练小号”背后有哪些动机?

  持续的价钱战对车市发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4月小米SU7上市,参与价格战的车型普遍中高端化,售价大多在20万-30万元区间。随着小米SU7大定量超过10万台,相似价格区间的蔚来与小鹏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加。

  在张翔看来,“造车新势力”纷纷推出子品牌与车市价格战虽无直接关联,但车企拓展子品牌可以进一步下沉品牌和产品,避免过度降价影响原有品牌形象。同时还能通过规模效应,明显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实,多品牌战略是车企惯用的市场营销方法,具备固定成熟的商业模式。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模式便于产品的独立宣传和定位,有益于不同消费群体的流传和交流。包含丰田、本田、宝马、大众等国际汽车巨头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区分集团内部不同定位的车型。

  “国内有些本土品牌,例如 比亚迪 、吉利、长城等,他们运营多品牌还是比较成功的,也有成熟的经验。”张翔认为,“造车新势力”也可以借助这些成熟经验,利用该类商业模式缔造自己的“护城河”。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13【特斯拉】理想汽车周销量突破1万辆,小米销量连续两周下滑 - 造车新势力 - 冷暖两重天
2024-6-12【特斯拉】理想周销量破1万辆!临近二季度末,造车新势力如何拼?
 ● 相关资讯专题
特斯拉】  【新能源汽车】  【理想汽车】  【造车新势力】  【同比增长】  【自动驾驶】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