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李迅雷 - 就业问题核心在于服务业占比低 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李迅雷】李迅雷 - 就业问题核心在于服务业占比低 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浏览次数:【493】  发布日期:2024-5-23 19:36:5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李迅雷】 【服务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壹动力,如何推动建立高效的特色创新机制,进一步施展好包含市场在内的有效机制,推动中国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发展跃迁,是各界关注的话题。

  近期, 中泰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分享了自己的说法。

  科技创新,是他提到最多的概念。李迅雷直陈,从研发投入结构来看,中国企业研发更多还是在试验发展的阶段,即通过较少投入实现快速变现的环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这两个领域里占比不高。

  另外,中国经济的劳动生产率提升越来越依赖于资本的推动、资本密度的提高,更需要提高资本的科技含量。

  李迅雷表示,从短时间来看,中国经济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增加来拉动经济增长,但只有不断创新增加投资的技术含量,才能够让中国经济更有活力,增长更加可持续。“我国经济正在转型,但A股最大市值公司以银行、石化、 白酒 等为主,说明成长型的新兴产业崛起仍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企业研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占比不高

  AI是提及经济新动能绕不开的话题。李迅雷指出,AI或撬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世界经济有望迎来 新动力 ,并且,AI或造成劳动成本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在AI的加持下,工作流程被大幅简化,生产力将得到提振,高盛预计在生成式AI发展的十年内,每十年生产力提高超1.5%。

  李迅雷表示,第四次科技革命以智能化为核心,中国在算法和算力方面优势不明显。从研发投入结构来看,中国企业研发更多还是在试验发展的阶段,即通过较少投入实现快速变现的环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这两个领域里占比不高。“如果AI在应用层面、商业化层面如果有突破的话,中国可能在这方面有更多的优势。”

  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腾飞之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地位不可动摇,中国出口在全球的份额遥遥领先于任何一个经济体。在全球三大产业链中,中国主导的产业链最为强大。

  不过,李迅雷指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非常迫切。“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此时正经历一场周期性问题:房地产长周期回落、老龄化加速。经济发展需要有 新动力 ,可是 新动力 其实不是一夜之间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他表示。

  此前,李迅雷曾做过调研,中国经济的劳动生产率提升越来越依赖于资本的推动、资本密度的提高。

  劳动生产力分为劳动力素质、资本密度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等。劳动力素质相对稳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近年水平为1.5%左右,较之90年代相去甚远;生产率提升的主要贡献来自于资本投入。

  “改革的红利在消减,技术增速也在下降,外国顶尖的管理技术、制度、组织模式的红利也在消减,更多越来越依赖于资本的投入,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压力。”李迅雷指出。

  另外,我国更需要提高资本的科技含量。从中美比较,资本投入对GDP增长之贡献,中国明显超越美国,可是就ICT在其中的占比而言,中国目前还仅为10%左右,而美国已过半。

  李迅雷表示,从短时间来看,中国经济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增加来拉动经济增长,这部分投入最终会增加供给。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供需不平衡,只有不断创新增加投资的技术含量,才能够让中国经济更有活力,增长更加可持续。

  他指出,发展潜力在于产业数字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 等)的赋能,助力各产业上下游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以客户为方向,以数据为主要实动要素,以提升产业价值与效率为目标的过程。

  从国家层面来看,产业数字化将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夯实数字化产业基础,提升国家数字化生产力,缔造以 数字经济 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发展规划。

  从产业层面来看,产业数字化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随着数字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渗透进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助力重塑产业流程,加速传统动能转化,还将诞生无限可能的“ 新产业 组合”。在原产业基础上创造新的附加钱值。形成产业新动能,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重构升级。

  从企业层面来看,产业数字化将促使个体企业转型升级,利用数字科技全面赋能企业生产、服务等全流程,将业务要素转化成 数据要素 ,以流程驱动业务转变成数据驱动业务,提高企业数字资产的利用率。实现优化企业生产服务流程,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具有强大资金与资源的国央企或赋能民企助力部分领域做大

  在增强科技核心竞争力方面,李迅雷认为央企应施展“链主”作用加大科技创新。“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国有资产的总规模在全世界是史无前例的,如果规模效率提高的话,对于经济转型极为重要。”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尤其是以推翻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 新产业 、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国资委明确,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占比要达到35%,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方面要提前布局。

  他表示,央企科技龙头或是承接上述前沿性技术的重要载体,政策后续预计也将围绕上述主体集中给予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将其缔造为未来产业“链长”,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央企或是新质生产力贯穿全年真正受益的核心主线。自去年以来国新资本等长线资金始终在增持央企科技ETF,央企科技主线值得重点关注。

  央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加码,或催生基于新技术和未来产业培育的并购重组。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环境下,具有强大资金与资源的国央企或赋能一些民企,助力部分领域做大,可重点关注电信,国防 军工 等领域的国央企收购动向。

  中国面临的就业问题核心在于服务业占比太低

  创新离不开科技企业。李迅雷表示,中国未来企业要发展还是得靠科技进步,还是靠科技企业身为一个经济拉动的主动力,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拥抱平台经济,不断扩大我们在科技领域的投入。

  美国前10大公司流通市值占GDP56%左右;英伟达的市值达到2.26万亿美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91%, 从2023年直到今天上涨了5.2倍。

  “我国经济正在转型,但A股最大市值公司以银行、石化、 白酒 等为主,说明成长型的新兴产业的崛起仍需要有一个过程。”李迅雷说。

  另外,他指出,中国对服务业不够重视,应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中国面临的就业问题核心在于服务业占比太低,中国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人口比不到50%,美国占比大概超过80%。

  服务业包含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

  中美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科研、信息服务和软件业务等领域;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7.7%, 中国约为31.1%; 我国这些年来在研发投入、信息服务和软件业务方面的增长较快。整体来看,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有望提高。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9-20【减税降费】支持科技创新、个税-减负-有何成效?税务总局回应社会热点
2024-9-18【中小企业】用好专项担保破解科创难题
2024-9-16【德拉吉】欧方专家 - 中欧应在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2024-9-7【中关村】中国人民大学旗下机构发布-全国公众科技创新认知度调查报告- 超九成受访者认为教育制度需进行深度改革
2024-9-6【并购重组】聚焦新兴产业 - 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
2024-9-2【国盾量子】未来产业 - 科技创新做-武装-?合肥赌赢了!
2024-9-1【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将迎来新-政策包- 提升科创能力面临哪些挑战?-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
 ● 相关资讯专题
减税降费】  【制造业】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创新】  【中小企业】  【融资担保】  【德拉吉】  【安薇薇】  【中关村】  【受访者】  【并购重组】  【昊华科技】  【上市公司】  【新兴产业】  【国盾量子】  【科大国创】  【神州信息】  【吉大正元】  【未来产业】  【西部地区】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