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吉利、沃尔沃的新势力车企——极星汽车(下称“极星”)摊上事了。
近些年,国内 新能源 车市竞争逐渐白热化,卷价格、卷智驾、卷配置早已屡见不鲜,当国内市场份额逐渐饱和后,海外成为新势力的第贰发力点,当然也有战略完全相反的车企,例如极星。
因总部办公地位于瑞典哥德堡,海外知名度远高于国内,极星选择由外向内发展,极星科技老总兼总裁沈子瑜曾表示,“中国市场太卷,和别人去卷价格、卷参数,我们没有太大优势,卷不过,也卷不动。”
但专注海外市场的毛病正在显露。
最近,由于未及时公布2023年财报数,极星收到了“退市通知”,叠加此前存在的亏损加剧、销量难提、裁员等诸多问题,“四面楚歌”的极星到底还能撑多久?
极星门店吴迪摄
收到“退市警告”
业绩迟迟未公布造成极星近期收到纽交所的“退市警告”。
5月17日,极星官方网站消息称,由于未及时提交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财年的年度报告,公司已收到纽约纳斯达克证交所的公告,通知称极星汽车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5250(c)(1)中规定的持续上市的定期财务报告提交要求。
根据纳斯达克上市规则,自通知之日起,极星汽车将有60天时间向纳斯达克提交合规计划。如果纳斯达克接受该计划,极星可能会获得从年度财报到期日起最多180天的额外期限,即直到2024年11月11日,以重新符合持续上市的规定。
如果极星未能在上述规按时间内恢复合规,那么其股票将从纳斯达克退市。
公司官方网站消息称,正努力在可行的情景下尽快提交公司年报,并公布2024年第壹季度未经审计的初步财务业绩和运营结果。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向极星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盘古智库顶级研究员江瀚对记者说,若公司不能在规按时间内提交财务报告,股票退市将造成投资者面临巨大的损失,将进一步降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
痛失先发优势
2017年,原属于沃尔沃汽车旗下的高性能部门宣布独立发展,极星品牌应声成立,因为彼时沃尔沃已经被吉利收购,双方同时成为极星的“靠山”。
可惜的是,两大品牌赋能并未令极星“起飞”,反而是较长的新品推出周期、交付拖延等原因消磨掉了极星的先发优势。
2018年9月极星旗下的首款车Polestar 1上市,售价145万元人民币,定位高端,无法走量。三年后,第贰款新车Polestar 2才迟迟与消费者见面,虽定位大众,但彼时理想、小鹏、蔚来都已开启大规模交付,车型售价不输Polestar2,同时,第壹梯队的交付量逐渐爬坡,极星先发优势已然消失。
为此,自去年起极星有意识的加快产品推出节奏,售价高达69.8万元的Polestar 3与29.98万元的Polestar 4相继上市,前者依旧定位小众,为保证品牌豪华性质,后者成为Polestar 2之后又一跑量车型,且主要面对我国市场。
但这未有明显好转,极星交付上的“拖延”问题仍然待解。据计算,Polestar 1从亮相到交付用了3年时间,比原按时间推迟了大半年;Polestar 2上市一年后才开始交付;Polestar 3本计划去年第四季度开启首批交付,但由于沃尔沃汽车公司针对纯电平台务必做进一步的软件开发和测试,其生产交付还在等待之中;新上市的Polestar 4已于去年11月份正式下线并于12月份开启交付。
当然,这仅是拖累极星成长的部分原因, 新能源 时代痛失中国市场,或许才是重点。
中国市场失利
曾有业内人士说,“得中国汽车市场者,得天下”,这句话在 新能源 浪潮席卷全球后体现的更为明显。
但极星并未重点发力中国市场,回顾前三年,极星的销量有明显爬升,但其中贡献多数来自国外,国内销量并无起色,甚至销量占比正遭压缩。
数据显示,极星2021年与2022年的全球销量分别为2.9万辆、5.15万辆,其中在华销售仅2048辆、1717辆,占全球总比的7%和3%。
在极星看来,海外市场的消费者更符合极星,沈子瑜介绍,由于欧洲市场非常重视安全问题,极星“遗传”了沃尔沃的安全性,同时欧洲人力成本高,人们更习惯自己买车开,极星获得欧洲部分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成为极星选择将发展中心放至欧洲等海外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也承认,极星在中国算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这是事实。
《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了位于上海的多家极星门店,即便是周五下班后的人流高峰期,极星门店仍然冷清,位于静安区的门店销售张康(化名)对记者说,“来看车的人很少是直奔我们来的,极星在国内的数量的确少,但在国外很受欢迎。”从其口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极星对国内主要输出车型是Polestar 4,Polestar 2现在国内已没有存货,需要从国外调货,同时,极星正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投入。
如其所言,极星目前正有意加码中国市场,甭管是工厂建设、总部项目落户或是销售渠道布局扩张等,沈子瑜曾说,“我们在中国市场要补的课很多。”
被贬“一文不值”
受销量影响,极星这几年的财务数据也不理想。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极星累计营业收入为56.43亿美元,累计亏损19.41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其毛利为212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750万美元下降约63%。
这意味着极星的自我造血能力正每况愈下,其长期依靠沃尔沃和吉利“输血”,一旦没有新的钱财注入,极星将面临生存危机。
面对极星逐年下滑的业绩,资本市场的反应最为直接,自2022年6月上市后,两年内公司股票价格已从13美元每股跌至如今0.84美元每股,市值从上市首日的265.95亿美元缩水至17.9亿美元,蒸发超240亿美元。
祸不单行,据彭博社报道,今年初,极星被沃尔沃上市时的主要顾问、北欧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北欧斯安银行(SEB)看空,对极星的品牌估值从180亿克朗降低到0克朗,这意味着,当前的极星“一文不值”,其股票分析师认为“极星已经成了拖累”。
即便极星曾说,公司将在2025年实现盈利,但SEB确认这将是完全无法实现的。SEB分析师表示,上市以来,极星始终在寻求其主要支持者沃尔沃汽车和吉利集团的新资金注入,以实现未来两年产量翻番的目标。但由于软件延误和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极星很难在现今市场中夺取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