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重磅减持新规!最新解读
【上市公司】重磅减持新规!最新解读
浏览次数:【16】  发布日期:2024-5-29 9:11:20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曹雯璟

  被誉为A股史上最严、最全面的减持新规正式发布,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

  距征求建议稿发布仅相隔30多天时间,在5月24日晚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减持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

  其中明确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减持与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和分红情况挂钩;对技术性离婚减持、转融通出借、融券减持等各类“花式”减持,全面予以规制,严厉惩戒违规减持行为,让违规者付出“有痛感”的代价。

  《减持管理办法》引起资本市场广泛热议。中国基金报记者第壹时间采访多位基金人士认为,此举全面升级和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的减持行为的管理,在资本市场中更好地平衡投融资两端,强化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公平,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推动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

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

维护投资者权益

  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的股份减持一直以来都是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关注的关键,《减持管理办法》的发布,对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和维护投资者权益非常重要。

  “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加强监管的重要措施。这一办法的出台,旨在规范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增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减持新规是在资本市场生态重建的大环境下,顺应广大投资者共同心声的制度建设,对于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贯彻实施是有力的加持。此举对于约束上市公司短时间行为,进行长期价值发现,平衡不同投资者利益,增进生态优化具有明显的提升价值。

  博时基金行业研究部总经理助理兼基金经理陈曦也有类似观点。他表示,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被视为市场中的负面信号。这不仅可能对股票价格发生消极影响,还可能让市场对公司业绩和经营状况发生疑虑,削弱投资人的信心。因此,减持制度牵涉利益主体多元,关系市场秩序的稳定性和公平性。减持新规的出台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和维护投资者权益非常重要。

  谈及《减持管理办法》发布背景,长城基金顶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认为,这主要源于近年来A股市场上大股东频繁减持现象对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的潜在损害。新规的出台是在资本市场中更好地平衡投融资两端,尤其是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公平。频繁的减持行为不仅会引发市场波动,还可能损害中小投资人的利益,削弱市场信心。在过去的几年中,上市公司大股东和董监高的股份减持行为一直是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因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此次新规,旨在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减少其通过减持套利的空间,督促其专注公司发展和经营,并加大对于投资者回报水平的关注度。

  另外,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王斌也认为,监管层正在把“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工作全流程中。此时减持新规的出台,正是针对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表现进行全面规范。

对资本市场、A股生态

造成积极影响

  《减持管理办法》的出台,对资本市场、A股生态都造成积极影响。

  “本次减持办法《减持管理办法》对A股生态有长远影响,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规模43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在严监管的环境下,上市公司违规成本增加,违规减持行为预计将会继续减少,长期有益于资本市场发展。”兴业基金研究部就表示。

  王斌表示,《减持管理办法》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维护了市场的公平,增强了市场信心。这有助于提高A股市场的股东回报意识。监管层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对于市场参与主体有明显的价值观引领意义。大股东的回报应该来自公司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分红或成长实现自己的回报,而不是利用政策漏洞去套利。小股东也要珍惜股东回报出色的企业,和正直的大股东同行,而不是去揣摩大股东的意图,博弈套利。

  《减持管理办法》对A股生态的影响,很多人士持有积极观点。

  汪立就表示,《减持管理办法》的实施也有望造成一系列积极变化。一方面,它有助于恢复和增强市场信心。通过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减少市场波动,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增强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新规的实施推动了上市公司专注于长期发展和经营,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和市场整体质量。这对A股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建设一个良性生态的资本市场。

  “《减持管理办法》的实施通过多方面的严格规范和监管措施,不仅保护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人的权益,也推动了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为A股市场创造了一个更加公平和有序的交易环境。”汪立表示。

  魏凤春也表示,概括讲,减持新规的实施对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对A股市场生态会造成一系列积极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表现在市场运行的规范性和效率上,也体现在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和市场稳定性等多个方面。

  他谈及四个方面积极变化:一是为上市公司股东提供了明确的减持指引,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二是增强了监管效能,提升了透明度,减少了市场因为不规范减持造成的波动性,平衡了供需关系,从而维护了市场的稳定。三是提升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四是优化了投资结构,通过抑制无序减持,减少市场上的投机现象,增进市场健康发展,通过稳定的市场预期和规范的交易行为提升了股票的投资价值。

多措并举

助力上市公司监督管理

  此次《减持管理办法》从股东身份、交易方式、各类工具等角度对可能存在的“绕道”做了系统梳理,做了全面规范。为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魏凤春还建议,除了严格执行现有的《减持办法》之外,还可以从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管协作、提升投资者教育、强化法律责任追究等进行改进和提高。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有序的资本市场环境,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博时基金行业研究部总经理助理兼基金经理陈曦也建议,首先,应该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年报等公开信息的披露透明度,进一步完善重要科目的披露标准。其次,对于上市公司的分红制度进一步完善,一季度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落实新《公司法》,支持上市公司根据规定使用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进一步便利未分配利润为负的绩优公司后续实施分红的举措,是非常积极的。再次,对于上市公司的监察管理可以更加细化,根据不一样的行业、不一样的生意模式来规范和监管上市公司。

  “第壹,鼓励上市公司更详细地披露经营数据,披露口径尽量保持稳定,且的确有信息含量。形成高质量投资者交流文档,且在官方网站公开披露,使得普通投资者也能掌握公司的基本业务情况。第贰,鼓励企业实现有股东回报的成长。防范”内卷式“融资扩产,警示同一产业链公司群体避免无理性卷入上下游。第叁,激励上市公司回购注销,同时鼓励较广范围的股权/期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王斌谈到,当一个行业的主要公司都上市后,普遍的员工持股会促使群体理性彰显。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对所有从业者都构成伤害,自然会有妥协,会有并购,会有无序投资的收敛。回购注销是对员工持股增发股份的对冲,若能逾额注销,则可能会直接增厚股东回报。

  兴业基金研究部指出,除了《减持管理办法》的措施外,对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方面的建议还包含:加强信息披露要求:确保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重要信息,增强市场透明度;提高违规成本: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提高非法成本,有效震慑潜在的不妥行为等。

  汪立认为,还可以商酌以下内容:一、可以商酌建立更频繁的信息更新机制,减少信息滞后,增强市场透明度。二、还应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进行持续监控。可以商酌设立专门的监察管理机构或部门,负责长期监督和管理减持行为。三、应加大处罚力度。可以商酌引入更严厉的经济处罚和市场禁入措施,确保市场的公平和秩序。

对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具有基石作用

A股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以减持新规实施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生态的完善措施,对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具有基石的作用。魏凤春表示,微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与宏观和产业基本面的优化相得益彰,有助于中国市场的价值发现。在中国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过渡期战略性的资产配置的大环境下,随着风险的化解和经济景气提升和结构优化,A股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距离牛市也越来越近。

  王斌指出,随着监管层一系列维护投资者措施逐渐落地,投资者信心回升。国内经济温和复苏的 势头持续一段时期后,更多的行业盈利可能将会明显改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沪深A股,相比期待企业盈利更高的增长,我们更期待企业长期,相对更加稳健,可持续,有股东回报的增长;相比期待看到需求侧的爆发,我们更期待供给侧的优化。

  陈曦对后市保持乐观。“从基本面来看,甭管是海外还是国内,经济基本面都出现了积极的信号。海外的切实需求保持韧性,国内需求平稳向上,为A股上市公司后续持续的收益改善提供了保障。从政策上而言,减持新规等新政为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从估值角度看,A股上市公司的估值处于历史估值较低的位置。”他表示。

  “经济预期方面,国内地产政策、设备更新等多方面支持政策的出台有望提振市场预期。资金环境方面,宽信用环境对A股的影响偏积极,降准降息的空间为权益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兴业基金研究部也表示,中期来看,在政策积极信号和资金流入的环境下,上市公司的收益预期和修复进程将会成为市场上行的动力。目前A股整体估值不高,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具有较好的投资吸引力,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汪立认为,中期看,今年整体宏观经济修复强于去年,国内政策整体偏积极,如地产政策的逐步放开。因此,稳定ROE、具有估值性价比、分红率较高的核心资产(高分红稳定ROE)今年可能会有持续的修复机会。叠加海外宏观结构性走强的制造业,可重点关注红利资产与核心资产、出海高景气。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9【消费者权益保护】吴清最新发声 - 事关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三部门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
2024-6-29【华宝证券】又一家!华宝证券撤回IPO申请 - 称未来将适时择机登陆资本市场
2024-6-29【资本市场】中国证监会正抓紧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一揽子举措
2024-6-29【资本市场】深入开展综合评估 - 抓紧研究谋划一揽子举措
2024-6-29【资本市场】证监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展专题调研 - 深入开展注册制综合评估 - 谋划全面深化改革一揽子举措
2024-6-29【资本市场】主题展在上图举办,将免费开放至8月5日 - 150余种文献见证红色印迹
2024-6-29【资本市场】证监会 - 抓紧谋划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一揽子举措
2024-6-28【资本市场】吴清最新发声!证监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展专题调研
2024-6-28【资本市场】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 着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加快完善发行上市等基础制度
2024-6-28【资本市场】吴清 - 证监会将坚持-开门搞评估、开门搞改革-
 ● 相关资讯专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督】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金融消费者】  【资本市场】  【华宝证券】  【投资银行业务】  【2022】  【IPO】  【进一步】  【证监会】  【一揽子】  【动态平衡】  【投融资】  【科创板】  【上市公司】  【高质量】  【国九条】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