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从-卖招牌-到-卖后台- 餐饮连锁提升-数字化+供应链-能力
【加盟商】从-卖招牌-到-卖后台- 餐饮连锁提升-数字化+供应链-能力
浏览次数:【123】  发布日期:2024-5-28 11:26:4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加盟商】 【数字化+供应链】 【卖招牌】 【卖后台
 

  在“千店万店”背后,是国内餐饮行业不断提升的“数字化+供应链”能力、多门店模型发展的突破性尝试和日益壮大的加盟群体。

  初代加盟连锁鱼龙混杂,只有“卖招牌”能力、没有“卖后台”能力。而今,很多新的连锁餐饮品牌共同选择的是品牌强管控的“准直营”连锁加盟方式,这也对品牌团队的组织能力、品牌能力、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时,随着更多的品牌开放加盟,“优质加盟商”一词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

  业内认为,接着加盟市场将显现出更为严谨的双向选择机制。未来随着加盟模式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将提升品牌竞争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增进整个餐饮市场的进步。

  新京报制图

   食品安全 背后需要精细管理

  不可否认,一些品类一夜爆红与加盟拓展脱不开关系。例如,2023年火起来的冒烤鸭、自助糖水、中式馒头和天水麻辣烫,让很多创业者纷纷涌入赛道。但很多网红品类的热度来得快,降温也迅速。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有许多与中式馒头铺、自助糖水设备相关的转让帖。一位从事加盟餐饮的人士表示,加盟连锁其实不意味着一定会创业成功,连锁店中也存在“二八现象”:20%的门店经营会很不错,但也有相当部分的门店会亏损。

   食品安全 问题在餐饮连锁加盟品牌中则更为多见。 北京市 消费者协会2023年11月公布了自2023年1月以来存在 食品安全 问题的连锁餐饮门店,其中蜜雪冰城、张亮麻辣烫、马路边边串串香、半天妖烤鱼、华莱士等餐饮品牌出现 食品安全 问题的门店均较多。新京报记者梳理近年来被“315”点名的餐饮品牌,和最近被热议的“发空包”事件,深陷舆论的也多为连锁餐饮品牌。在某网络投诉平台,多个餐饮连锁品牌被投诉“产品品质不稳定”。连锁餐饮的“标准化”无法保障是一大焦点,很多消费者反映,同品牌同款产品在不同时间、不同分店体验存在不同。

  在业内看来,快速扩张下的管控不力、培训与监管机制滞后,和对加盟商审查与支持体系的潜在漏洞,使得部分加盟店在追求即时利益时牺牲了品质与消费体验。有些品牌门店数量拓展速度的加速,超越了其管理体系的升级速度。

  有观点提出,品牌方和加盟商的利益其实不总是完全一致。加盟商往往更关注短时间收益和回本周期,品牌方则着力于长远规划。在双方的博弈中,品牌方通常会设定一条“红线”,在此范围内给予加盟商一定自主权。这种安排同时也留下了一点操作的灵活性和解释上的模糊空间。如果仅有“红线”而缺乏有效的配套制度,或制度本身难以全面执行,那么,当问题发生时,这些“红线”可能就会被用作推脱责任的借口。

  其实,部分直营品牌的门店管理可能其实不优于加盟品牌,直营品牌也不能对问题“完全免疫”。随着部分直营品牌开始用加盟来补充自己的商业模式,加盟市场也形成了一套包含内部合伙、联营等更加丰富多元的体系。标准化和技术的进步,可以大大提升对门店的监督和管理,直营店和加盟店理论上可以拥有相同的管理水平。例如,4月上旬,老乡鸡发布食材溯源报告,并向消费者开放了中央厨房和餐厅后厨的实时监控直播,以提升品牌透明度、重塑消费者信任。

  业内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加盟品牌加强对门店的管控,未来加盟模式能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逐渐模糊直营与加盟之间的管理界限。这不仅能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还会增进整个餐饮市场的进步。

  加盟背后需要强大供应链

  “数字化+供应链”正在为餐饮的连锁化率提高做出贡献。和府捞面开创人李学林曾表示,和府长时间以来在供应链、科研、数智化方面下了很多“笨功夫”,才有能力做到产品的性价比。所谓餐饮连锁企业,后端务必做“重”,前端才能“轻”,这样才能实现规模化。

  新京报制图

  “法律上的加盟,连锁上的直营”,夸父炸串开创人袁泽陆曾经这样公开描述夸父的加盟模式。五爷拌面开创人孙雷也曾表示:“五爷拌面的加盟其实不是以往的泛加盟模式,而是有品牌、有服务、标准化的准直营店管理模式。它兼具直营店和加盟店双方面的优势,让企业有机会达到上万家门店的体量。”

  在夸父炸串今年2月举办的战略发布会上,袁泽陆宣布夸父炸串完成B轮融资的同时,启动“3亿盟想家计划”,即公司将投入超1亿元补助加盟商、超2亿元品牌营销预算。同时,夸父炸串通过免收装修保证金、店型面积精简、软装成本降低、设计方案调整等多举措,以实现建店成本较之前降低20%-30%。

  今年3月,正新集团召开全球招商大会宣布,今年正新的开店计划为4000家,同时开始正式加快“强加盟”模式。相关责任人介绍,“强加盟”开店模式无须加盟商付加盟费、品牌使用费及管理费,由正新垫付装修费、设备款和进货款。

  西贝餐饮集团副总裁宋宣认为,与初代加盟连锁鱼龙混杂,只有“卖招牌”能力、没有“卖后台”能力相比,很多新的连锁餐饮品牌共同选择的是品牌强管控的“准直营”连锁加盟方式:即少收或不收加盟费,通过利益关系绑定加盟商,通过数字化赋能加盟商,在门店经营上取得更高主导权。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很好地平衡了连锁餐企对扩张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双重追求,但对品牌团队的组织能力、品牌能力、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最好的加盟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双方共赢。”

  “优质加盟商”与品牌双向选择

  过去3年来,从一线到五线城市的餐饮连锁化率均有所增长。2023年,四线及以上城市的餐饮连锁化率均超过20%。其中一线城市最高,2023年的餐饮连锁化率达到28.1%。

  随着更多的品牌开放加盟,“优质加盟商”一词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2024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提到,总部的扩张战略能够执行到位,得益于经过层层筛选的优质加盟商。

  一位加盟展会的资深观众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两年其在加盟展会上发现,加盟品牌的质量越来越高的同时,加盟商群体也有明显升级。“‘小白创业者’要么进化为职业加盟商,要么惨淡离场。而一个人开多家门店的‘超级加盟商’群体日益壮大,这些职业加盟商与优质加盟品牌形成良性互动,凭借高效执行力推动品牌快速发展,像极了1987年初肯德基进入中国内地时造成的加盟市场繁华。”

  新京报制图

  新京报记者在某茶饮品牌的招股书中注意到,在开设门店超过2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个加盟商拥有3.1家门店,75%的加盟商成功运营2家及以上加盟店。2023年,加盟商经营利润达到37.6万元人民币,资深加盟商平均运营3家以上门店,年盈利可达60万至70万元。

  公开数据显示,夸父炸串有44.8%的加盟商开出了2家以上门店。一位在武汉经营夸父炸串的加盟商表示,在第壹家店稳定后,16个月内又开出了8家门店。一方面,职业加盟商逐渐成为品牌拓展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职业加盟商在与品牌共同成上进程中,也收获丰厚回报。

  业内人士指出,在此环境下,加盟市场将显现出更为严谨的双向选择机制。知名品牌告别粗放年代,纷纷抬高加盟门槛。以今年3月宣布开放加盟的海底捞为例,海底捞加盟商限定在机构投资者和有经营经验的企业,第壹要“跨过”1000万元的“入门门槛”,而且要有地方物业资源,并认同海底捞企业文化,价值观一致,并具有长期与海底捞一同发展的意愿及规划。

  新京报记者王萍于桂桂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