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践行ESG理念 - 平安如何打造绿色金融正向循环
【ESG】践行ESG理念 - 平安如何打造绿色金融正向循环
浏览次数:【736】  发布日期:2024-6-4 22:10:22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ESG】 【平安银行】 【quot】 【中国平安】 【绿色金融
 

K图 601318_0]

K图 02318_0]

  ESG迎来强制披露时代,ESG不只是一个口号,更是推动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企业需要认真回答的考卷。

  作为综合金融集团之一, 中国平安 (601318.SH、2318.HK)在这份"考卷"中表现如何?2023年, 中国平安 在已公开结果的国内外主流ESG评级结果中,持续保持中国及行业领先。其中MSCI ESG评为A,为综合保险及经纪行业亚太第壹。CDP评级为B级,为我国内地金融企业最高评级。

  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外,平安深度参与中国保险行业ESG管理标准制定,助力可持续生态共建。对内, 中国平安 建立健全ESG内部管理体系。

  截至2023年末,平安的绿色保险原保费收入达到了3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49%; 平安银行 绿色贷款余额达1463亿,同比增长25.7%;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12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

  目前,平安已连续15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将ESG要求全面融入集团运营管理工作中。

  设定五年目标,ESG全面融入战略管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发展绿色金融,是书写金融强国五篇大文章中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ESG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行动指南。但长期以来,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关于ESG的统一且全面的披露标准、评估标准。ESG概念和标准的模糊性给企业开展ESG实践造成了一定水平的阻碍。

  在此环境下,2023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牵头组织, 中国平安 完成了两项行业ESG标准制定工作。其中,《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是全球首个全面覆盖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的行业自律规范;《保险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是国内首个聚焦保险行业ESG信息披露框架。

  统一、清晰的标准是企业开展ESG工作的"行动指南",而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管理体系则是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在战略规划方面,据介绍, 中国平安 将ESG理念全面融入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分析与评估。平安每季度追踪可持续发展相关核心议题的实践情况,每半年向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每年度向董事会及其下设的战略与投资决策委员会汇报目标进展情况,确保可持续发展各项规划得到有效落实。

  在管理体系上, 中国平安 的管理架构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是战略层(董事会)、管理层(集团执行委员会)、执行层(集团ESG办公室)、实践层(集团各成员公司等)。各层级具有各自的可持续发展职责,相互配合共同落地ESG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平安 还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合规经营指标、风险管理指标、经济创收指标和社会责任指标等并入绩效考核机制。其中, 乡村振兴 、绿色金融等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关键绩效指标表现,已并入集团顶级管理层考核方案,接受定期检视。

  目前,平安已围绕13大可持续发展重要议题设定了五年目标。例如,保险方面,要保持可持续保险保费总体增长;银行方面,目标是5年复合增长超10%;投资方面,将ESG并入投资决策全流程管理,增强积极股东行为和相关披露;负责任产品方面,要实现个人客户覆盖度和互联网用户覆盖度从65%左右稳步上升。

  可持续保费逾5500亿,保险产品向绿而行

  韶关南华寺是我国佛教名寺之一,被称为"东粤第壹宝刹",寺内有超过200株已建档的古树名木,其中部分树龄超过500年,在全国都属罕见。这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的古树,可能会因为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病虫草鼠害等原因损伤损毁。

  为保护这些古树名木, 中国平安 与南华寺签订了古树名木保险协议,启动"我为古树上保险"计划,为南华寺古树提供总额超1000万的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保障。2023年, 中国平安 在全国范围的古树名木保险总保额达到2亿余元,已为8000余棵超百年的古树名木提供专项救治修复保障。平安还承诺在未来三年内,为超过10000棵古树提供专属保险保障。

  "为古树上保险"只是平安可持续保险业务的一个"缩影"。2023年, 中国平安 可持续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金额达5577亿,增长2%;绿色保险原保费收入达373亿,较上年增长近49%。

  据了解,平安在保险产品的开发、设计和评估中不断加深ESG因素的融合,将ESG风险管理贯穿至产品及服务设计、承保、风险减量、核保及理赔和再保险管理等环节。

  具体来看,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平安在将气候变化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因素融入保险产品的定价过程,调整预定发生率和风险保费,确保保险产品的合理ESG风险定价;承保方面,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必要调查,如平安目前已停止新增海外煤炭和火电工程险的承保业务。

  风险减量方面,平安通过可持续保险产品及服务,为客户提供管理ESG有关风险的信息及工具,协助客户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实现ESG风险减量。例如,平安产险自主搭建了鹰眼系统DRS2.0及大灾应急服务平台,内含台风、暴雨等11种灾害风险地图及18种灾害预警,平均准确率超70%,实现了准确识别风险,并能够平均提前48小时预警风险。

  而在核保及理赔方面,平安运用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 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提升核保核赔服务品质和效率;再保险管理方面,平安建立了再保险管理制度,对不同类型的再保险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再保险合约转移控制ESG风险。

  在ESG因素融入保险产品后,目前以绿色保险、普惠类保险、社会类保险为主的保险产品,共同构成了平安的可持续保险产品矩阵。

  "为古树上保险"便是平安绿色保险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在社会普惠类保险方面,平安产险为西藏牦牛承保也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肯定。在西藏,牦牛是当地牧民家庭的"命根子",然而由于沾染性疫病和自然灾害的危害,当地的牧民极易因牦牛去世而蒙受巨大损失。平安产险应用"牛脸识别""电子芯片耳标"等新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牦牛保障保险查勘成本高、理赔流程繁琐耗时等难题。截至2023年12月末,平安产险西藏分公司在全自治区合计承保牦牛达20万头。

  从广东的古树到西藏的牦牛,平安的保险业务不断加深ESG因素的融合。

  绿色信贷近1500亿,平安缔造负责任银行

  钢铁行业是典型的能源密集型行业,也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从传统碳密集向低排放转型升级,这是钢铁业当前的主要转型方向。近年, 平安银行 为某钢铁集团 新材料 产业基地升级改造项目提供钢铁超低排放绿色贷款,金额9.2亿,期限8年,帮助企业在原有生产线的条件上,淘汰原半封闭矿热炉,改建全封闭、大型化、智能化的矿热炉,并对余热、煤气及其它次生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钢铁行业是 平安银行 践行ESG、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领域之一。除钢铁行业外, 平安银行 还制定了与农业、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能源使用、矿业、石油 天然气 等行业相关的投融资政策《 平安银行 2023年度风险政策》,其中涵盖了97个行业的投融资政策。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路径至少还需要130万亿的投融资规模,包含风电光伏60万亿,高碳转型60万亿。这部分巨大的钱财需求,需要绿色金融的强有力支持。"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和产品结构都需要根据绿色投融资的切实需求进行调整优化,为绿色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活水。" 平安银行 绿色金融事业部总裁朱育强公开介绍称。

  那么, 平安银行 在如何做?据介绍, 平安银行 已将ESG风险并入风险管理架构,制定并印发《对公信贷客户ESG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将ESG风险管理并入相关信贷客户授信管理流程并采取不同化风险管理措施。

  具体来看,在客户准入上, 平安银行 严格执行环境与社会风险合规底线,对国家明令禁止、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项目和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在贷前调查及授信审批上, 平安银行 要求客户经理实地调查企业生产过程是否有环境污染问题、安全生产隐患,并在官方渠道查询环保违规信息,严禁环保不达标企业进入。同时,将ESG风险管理并入相关信贷客户的贷前管理及授信审批流程,制定《对公信贷客户ESG风险评估分类审批表》,将信贷客户ESG风险分类划分为A、B、C、D四大类。

  而在资金拨付方面, 平安银行 将信贷客户对ESG风险的管理状况作为信贷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 平安银行 还在加强贷后管理,在《对公客户贷投后监控管理办法》中明确客户风险预警指标,涵盖ESG相关风险预警指标27项。同时,对有潜在重大ESG风险的信贷客户(D类、C类客户),制定并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高度关注国内外法律、政策、技术、市场变化对客户经营状况和行业发展的影响。

  因此, 平安银行 在信贷客户授信业务贷前、贷中、贷后都进行了ESG风险管理,将ESG风险管理并入尽职调查、授信审批、合同管理、资金拨付、贷后管理等业务环节。

  截至2023年底, 中国平安 在银行业务方面,负责任银行总金额达12115亿元人民币,三年年均复合增长达35%;普惠银行业务规模达7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绿色贷款余额达14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7%。

  绿色投资超1200亿,ESG投资理念深化

  2023年12月,平安创赢双碳基金出资40亿,定向入股了 山东高速 集团旗下山高 新能源 公司在境内的核心集中式光伏发电平台。这其实不是平安资管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第壹次出资,从华能澜沧江、二滩水电、龙滩水电、向阳风电再到 长江电力 定增等项目后,平安在绿色投资领域逐渐布局。

  "作为国内第壹家签署PRI(负责任投资原则)的资产所有者,平安坚持践行负责任投资宗旨,持续完善责任投资体系,创新ESG投资实践,积极开展尽责管理,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力争缔造ESG投资的中国范本。" 中国平安 首席投资官邓斌强调。

  截至2023年底,平安保险资金负责任投资总金额达7253亿元人民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1286亿,同比增长19%;ESG融入投资的管理要求已覆盖100%保险资金投资。

  那么,平安在投资领域是怎样融入ESG因素的呢?据了解,平安在基础研究、分析和投资决策进程中融入ESG因素,覆盖各资产类别的投资决策。

  但由于ESG因素在不同公司和行业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平安还根据自身投资理念、标的特征及实际情况制定各资产类别专有实施方法,通过ESG量化评价、专项风险评估、审慎原则、积极股东、可持续发展主题投资等负责任投资策略,多方式多渠道地推进投资流程中的ESG整合,充分管理各类投资标的的ESG风险,目前已覆盖集团所有的资产类别。

  基于此,目前平安在对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中的全部资产进行识别与判断后,在绿色、普惠、社会三个可持续发展主题进行长期的可持续主题资产配置。

  例如在绿色投资领域,平安主要围绕环保、低碳、循环利用,对能够发生环境效益、降低环境成本与风险的企业或项目(包含其实不限于提高能效、降低排放、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及修复治理、循环经济等)进行投资。

  在普惠投资领域,平安以向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为目标,围绕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等特殊群体的切实需求,对农业农村项目(包含但不限于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创新等)、住房改造、小微企业扶持等普惠金融项目进行投资。

  在社会投资领域,平安围绕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包含但不限于养老服务、医疗与教育等)进行投资。例如,在2023年,为响应国家重大传统产业升级、产业链薄弱环节补强等重大部署,"平安-宁波梅山汽车部件项目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在已经有投资基础上,追加投资10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达30亿,专项用于支持吉利汽车目前最顶尖的制造体系和生产线建设。

  从参与ESG标准制定到内部ESG体制机制、管理结构的搭建,从保险、银行再到投资版块, 中国平安 将ESG要求全面融入公司运营管理工作中,其可持续发展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8【绿色金融】CASI首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活动在湖州举办
2024-6-26【平安银行】中国平安-一产一策-产业金融助力广东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4-6-24【绿色金融】深耕绿色金融-贷-动绿色发展
2024-6-22【兴业银行】兴业银行再迎高管调整 - 首席风险官、总审计师、首席信息官履新
2024-6-21【ESG】ESG一周 - 专家观点 - 未来5年我国共需要ESG人才227万人;绿色金融发展应解决-五大不平衡-
2024-6-18【侯正宇】央行 - 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推动人民币成为绿色能源计价货币 - 快讯
2024-6-18【侯正宇】从陆家嘴论坛议题看金融风向 - 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的大文章如何做
2024-6-17【消费贷】平安银行老将蒋永军将出任亿联银行行长?本人求证 - 系市场猜测 目前尚未加盟亿联银行
2024-6-17【绿色电力】绿色金融周报-第143期- 中国版天气期货有望推出;云锋基金将投资成立澳门国际碳排放交易所
2024-6-15【金融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 - 引导更多企业发行股票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 相关资讯专题
绿色金融】  【湖州银行】  【CASI】  【平安银行】  【乡村振兴】  【中国平安】  【一产一策】  【绿色发展】  【兴业银行】  【总经理】  【首席信息官】  【赖富荣】  【审计师】  【ESG】  【太阳能电池】  【侯正宇】  【金字塔】  【养老金融】  【陆家嘴】  【消费贷】  【绿色电力】  【云锋基金】  【碳中和】  【金融机构】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