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年中大促 网购保险如何更-保险-?
【资管产品】年中大促 网购保险如何更-保险-?
浏览次数:【160】  发布日期:2024-6-6 0:00:5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资管产品】 【收益率】 【平均收益率】 【消费者
 

  6月伊始,电商年中大促再度开启。随着预售制的全面取消,“低价、简单”成为电商平台们的新卖点。这时,部分消费者也将互联网保险产品加入了“购物车”。

  对于消费者而言,应该如何投保消费保险产品以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在配置各类互联网保险产品时需要留意哪些误区?

  消费保险可按需投保

  价保险、运费险、破损险……为提升买家的消费体验,近年来,很多电商平台都打出了“保险牌”,各类消费保险保障成为“标配”。

  其中,对于消费者而言,退货运费险由于投保便捷、保费低廉、理赔率高,成为网购时最常遇到的消费保险种类。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2023年四季度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显示,70%的受访财产险消费者未来6个月愿意增购保险,其中有34.7%的消费者愿意增购退货运费险,环比上升12.3个百分点。

  从京东自营“免费上门退换”服务,到淘宝88VIP无限次退货包运费,今年多家电商平台升级了退货保障服务,对于相关消费者而言,可以不再重复投保。

  对于其它需要自行投保退货运费险的消费者,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对此,保险人士建议,消费者首先应了解购买需求,可根据选购商品理性判断是否具有退换货风险。同时,由于退换运费险的保费与实际订单内容、消费者等挂钩,理赔额度根据买家的收货地与卖家退货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赔付额度。消费者可通过计算实际保费与理赔金额的差价,和理赔金额是否覆盖实际运费,选择是否购买。另外,还应明确保险责任范围,以避免出现合同约定的免责情况。

  除单次投保外,部分保险公司还推出全网运费险。如某全网运费险产品,分为入门版、基础版、升级版三个方案,以入门版为例,年保费为9.9元,退货运费损失保险责任限理赔3次(其中首重1次,3元2次);退货货物运输损失保险责任每次理赔限额为500元。

  这时,质量保障类保险也是消费者较为关注的。其中,由于电商大促期间,很多消费者选择更换手机,是否需要投保手机碎屏险也成为热点。

  以某手机碎屏险产品为例,可承保在保险期间内,手机在正常使用情境下,因意外跌落等意外事故引发的屏幕破碎。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内,为被保险人提供一次换屏维修服务。包含“原厂屏幕”和“严选屏幕”两个版本。

  “购买手机碎屏险产品前,应提前明确服务范围。尤其是保险期限、理赔范围、免责条款等重要条款,如是否承保所购机型,是否有原厂授权维修、原屏质量保障,和保单的有效期与生效期等。”保险人士建议,对于描述不清的条款,最好先与销售平台确认清楚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网购保险避免“默认勾选”

  电商大促期间,保险公司往往推出线上活动,以打折、赠送服务、抽奖等方式顺势宣传。

  不过,在理念培育趋于常态化、监管约束加强的环境下,今年保险机构热情似乎有所下降。据不完全统计,直到今天,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尚未参与年中营销“狂欢”。

  由于保险产品专业且复杂,并且涉及长期的售后服务,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应避免在促销情境下发生不理智投保的表现。

  总体来看,当前通过互联网保险平台,消费者可以购买意外险、健康险、旅行险、财产险、宠物险、储蓄型保险等多类保险产品。

  对于消费者而言,应该如何防范投保环节有关风险,选择适合自己的互联网保险?对此,保险人士建议,消费者选择互联网保险产品时,应注意核对投保平台的销售资质,同时明确自己的保险需求和目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保险产品。不要盲目跟风或被不必要的附加保障所吸引,避免避免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具体来看,在购买保险前,务必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中的条款和细则,尤其是保险责任、免赔额、赔付比例等重要内容,确保对保险的保障范围和限制有清晰的了解;在投保时应仔细浏览页面,认真查看交费方式、自动续保等是否存在“默认勾选”的情景,防止陷入“捆绑投保”或“自动续费”等套路。同时需要如实告知健康状况、职业等信息。任何隐匿或虚假陈述都可能造成保险合同无效,甚至在需要理赔时遭遇谢绝。

  另外,随着储蓄型保险热度持续,也成为很多消费者的投保选择,如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分红险、万能险等。

  “购买投资型保险产品其实其实不是没有潜在风险,尤其产品类型不同,对应的危险也不同,市场环境、保险公司的经营投资状况、消费者的持续缴费能力都可能影响产品收益。”业内人士提示,对于投保人而言,保险产品本身的免责条款、犹豫期后的退保损失一定水平上也都构成了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危险。消费者应根据实际需求、自身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从正规渠道购买相关保险产品。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9【奢侈品】一季度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下滑 - 消费者偏好变化蕴藏新机遇
2024-6-29【保健品】日本又有76人疑因服用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死亡
2024-6-29【消费者权益保护】为金融消费者这件事 - 国家三大金融管理部门联手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2024-6-29【消费者权益保护】吴清最新发声 - 事关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三部门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
2024-6-29【消费者】代为处理亏损金融产品? - 诈骗套路需准确辨别
2024-6-29【中国人民银行】南财早新闻 - 内地将提高自港澳入境免税额;吴清最新发声明确监管新动作
2024-6-29【消费者权益保护】三部门明确工作安排
2024-6-29【消费者权益保护】三部门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
2024-6-28【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关每一个金融消费投资者,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和证监会一起发公告
2024-6-28【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监管总局、央行、证监会发布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