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绍兴上虞 以实干实效加快-融圈进群- 谱写-青春之城-建设新篇章
【长三角】绍兴上虞 以实干实效加快-融圈进群- 谱写-青春之城-建设新篇章
浏览次数:【454】  发布日期:2024-6-6 5:52:0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长三角】 【青春之城】 【融圈进群
 

  文/朱凌君

  青春,意味着更多可能性,意味着更多未来。

  上虞是一座青春的城市。尽管拥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但上虞成为城区,不过短短十余年时间。1992年,上虞撤县设市,2013年撤市设区,从此由“县域经济”转向“都市圈经济”,激荡出澎湃的发展动力。去年,上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7.72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6%。综合能力第壹次挺进全国30强,位列百强区第29位,比上年提升4位。

  去年1月,上虞召开“新春第壹会”,提出全面建设“青春之城”,进一步焕发年轻城区的发展活力。今年,上虞“新春第壹会”再次聚焦该主题,旨在推动“青春之城”建设落地见效。上虞锚定目标,新的一年,要对标“创改开”基本路径,在人、产、城、文的发展上阔步挺进,以实干实效谱写“青春之城”建设新篇章。

  “青春之城”怎么建?上虞有新思路。既要修炼内功,重塑城市肌理,缔造“一江两岸三城多片区”的城市格局,激活蕴藏在城市中的青春力量;还要借势,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成为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上虞地处杭州湾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拥有突出的区位优势。过去,与上海的频繁互动曾让上虞尝到“甜头”,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现在,作为绍兴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推动杭州湾大湾区建设的前沿阵地,上虞希望找准定位、厚植优势,推动更高条理开放和更深条理协作,努力缔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去年,首届长三角县市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讨会在沪召开。会上, 绍兴市 副市长、上虞区委书记鲁霞光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全面建设生气蓬勃、近悦远来的“青春之城”;二是“产业协同是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扬上虞之所长全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三是“流动创造价值”,全域全方位推动交流交往交融。鲁霞光提出,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未来上虞将锚定“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坚定不移实施“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2.0版,加快人产城“融圈进群”,共同谱写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产业锻造硬核对力

  如果说创新人才集聚激活了上虞的城市氛围,那么以 新材料 、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青春产业”,则奠基了上虞“青春之城”建设的动力之源。其中,作为第叁批浙江“万亩千亿” 新产业 平台培育名单中的一员, 新材料 产业是上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业。

  今年5月,一颗超大尺寸 蓝宝石 晶体在浙江 晶盛机电 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晶环电子“新鲜出炉”,实重达到952.6kg,迈入1000kg级别,再次刷新了泡生法超大尺寸 蓝宝石 研发的世界纪录。 蓝宝石 晶体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同时具有很好的透光性、热传导性和电气绝缘性,且耐磨、抗腐蚀,被广泛应用于 LED 衬底、消费电子保护玻璃、卫星空间技术、高强度激光窗口等领域。浙江 晶盛机电 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石刚表示:“我们有信心将继续引领大尺寸衬底市场,助力新型显示Micro LED 技术突破,提升 LED 产业链国产化及竞争力。”

  晶盛的突破是上虞 新材料 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背后,少不了一系列创新平台和产业政策等保驾护航。尤其在 新材料 领域,中试环节非常重要,但仅靠企业的实验室往往力不从心。2022年1月,上虞联合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共建全国首个 新材料 领域市场化运营的专业中试平台——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 新材料 创新基地,为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工业化、产业化的一条龙服务,加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针对中试环节无据可依的问题,上虞制定了国内首个《中试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的遴选、入驻、运行和监管等进行全方位约定。同时,为提高中试项目的审批效率,满足创新时效要求,上虞通过多部门联合会商、中试基地整体环评等行径,大幅缩减审批流程。“一般企业落地中试项目需要15至18个月,而落户中试基地只需3至4个月。”上虞区科技局相关责任人介绍。目前,中试基地已完成立项项目24个,正式签约项目15个,进入设备安置和生产阶段项目11个。

  当前,具有上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围绕 新材料 、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链群培育,上虞积极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挖掘重点企业增长潜力,不断推动“小巨人”企业破茧而出。截至2023年,上虞累计培育3家雄鹰企业(认定)、6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5家国家级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22家上市(过会)企业、164家省级“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五类企业数量均居 绍兴市 首位。在“经济主战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新赛道 新产业 新项目正加快布局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加速形成。

  除了内部挖潜,上虞还积极借势,融入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今年3月,绍兴出台《 绍兴市 融杭发展规划》,提出将以绍兴 滨海新区 、柯桥经开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为主体,在制造业方面加强与杭州钱塘新区、滨江高新区等平台统筹联动发展,重点在集成电路、纺织化纤、生物医药、 新能源 汽车四大产业开展深度合作,合力缔造杭州湾南岸产业创新带。另外,上虞还紧盯上海张江、金桥、金山等重点产业集聚区,争取在现代医药、智能制造、化工 新材料 等产业开展配套协作,形成多领域、紧密型供应链合作关系。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责任人表示,上虞的创新创业平台品牌已在上海打响,下一步将坚持招大引强、头部引领,把上海的资源优势和上虞的成本优势叠加起来,真正做好上海孵化、上虞转化的文章,缔造高端制造的协作区。

  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建设青春之城,离不开青年主体。鲁霞光认为,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究竟是人的竞争,是青年人的竞争,是青年群体所引发的新质生产力、新的源动力的竞争。而缔造“青春之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缔造一个适合年轻人生活、创业的城市,有青春业态、有青春景观、有青春活力,让上虞成为一座最懂年轻人的城市。

  此前,上虞创业青年雷鹏琳因“听劝”走红全网,被称为“最听劝老板”,一年收获200万粉丝,卖出120多万把伞。但在他看来:“‘人形许愿池’这个称号与其给我,不如给中国伞城更合适。没有中国伞城完整的配套设施,网友的愿望,我一个也完成不了。”雷鹏琳口中的“中国伞城”,位于上虞崧厦街道;雷鹏琳的底气,则来自上虞深厚的产业基础。目前,崧厦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成品伞制造基地,1400多家伞厂年产各类成品伞6亿把以上,年产值超过130亿元人民币。当地人常津津有味:“全球三把伞,一把崧厦造。”

  青年聚则城市兴。上虞人从很早就知道,城市发展不仅要重“融智”,更要向外“借智”。其中,上海是最频繁被提及的地方。多年间,上虞依靠“借智”尝到甜头的企业名单,可以开得很长很长,好比2000年,曾经的上海“星期天工程师”任世瑶,便促进了上虞第壹家上市公司。近年来,根据“一个支柱产业对接一所知名大学优势学科、共建一家产业研究院”的思路,上虞和上海、杭州等地的产学研合作越发密切。另外,上虞还加强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全方位战略合作,设立复旦曹娥江基础研究基金,大力推进复旦曹娥江创新中心、浙江大学—上虞半导体材料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探索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创新链条。

  眼下,上虞正全面建设“创客城市”,聚焦外地大学生“怎么引”、上虞籍大学生“怎么回”、本地大学生“怎么留”,大力实施青年大学生引留倍增计划,深化上虞籍大学生联系服务“六个一”机制,积极引育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落户。目前,上虞已引育顶尖人才4人,省级以上领军人才136人。浙江工业大学韩文锋博士全职加盟浙江诺亚 氟化工 有限公司,主导研发浸没式冷却液关键技术,首创了与美国3M电解氟化法(全球性技术难题)完全不同且更绿色、环保的技术路线,实现了进口替代,并应用到中国超算中心等重点工程等。

  为吸引更多人才,上虞建立了人才政策定期更新机制。另外,上虞还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加快打响“虞快办”服务品牌,增强人才们的归属感。好比,创新开展了青春新市民“乐居乐业”增值服务。以前,新居民办证需要6个月以上居住时间,从去年开始,上虞在全省率先开展试点,研发长三角居住证互认、转换办理模块,发放全国首张长三角“跨省互通互认”居住证,使得新居民在长三角地区实现无障碍流动。同时,构建统一的电子居住证网上核发体系和智能速办机制,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医疗服务、创业扶持等23项公共服务事项。今年,上虞新增市民6.2万,相关改革措施已在长三角地区复制推广。

  文化提升城市魅力

  “青春之城”,既要布满潜力无穷的生机活力,又要满足城中之人对美好生活的种种向往。人才和产业构筑起了“青春之城”的四梁八柱,但真正要让城市焕发“青春气质”,关键在于文化赋能,通过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基因,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和活力魅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最深沉、最根本、最核心的发展源动力。”鲁霞光指出,上虞聚力物化活化,聚焦缔造孝德、瓷源、东山、春晖等文化标识,推动项目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地域特色文化创新发展,全面提升“青春之城”文化力,以文润城塑造青春城市精神气质,系统集成缔造青春城市形象。

  上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中国古老的县城和最具特色的唐诗之路,还是世界青瓷的起源地、梁祝文化的诞生地,生生不息的“妈妈河”曹娥江流淌出时代年轮的如画风景。近年来,上虞深入推进“青春文化激活提能工程”,全面推动地域特色文化物化活化转化。好比,为抓好“瓷之源”金名片,发掘保护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举办全国首届“上虞窑”开窑节,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签订青瓷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缔造瓷源文化小镇,深化艺术引领区建设,布局展、产、研、学、游五大功能区,匹配溯源研学营地、美术馆沉醉秀场、名瓷展销中心、名家名瓷展厅等,传承和创新越窑青瓷文化。

  除了传统文化IP,上虞还想出了更多新玩法。今年“五一”期间,氧气音乐节就与上虞碰撞出火花,打破常规跨界玩法、催生快乐多巴胺,吸引更多人前来感受不同 的音乐节。利用沪杭甬长三角中心区位优势,上虞以一首歌曲撬动了一座城市的活力,也用“音乐+”打开了新经济新业态的更多可能性。近年来,在上虞,这样的“花头”很多。例如,上虞张村的樱花谷嘉年华和市集、串起上虞滨江风光的曹娥江半程马拉松、酷炫多彩的国际涂鸦周等,不仅读懂了年轻人,也让更多人发现了“多面上虞”。

  通过文化赋能,上虞在提升城市能级品质、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多点发力,持续放大小城生活的便利性、精致感、烟火气、人情味,把上虞建设成为人们心生向往的时尚活力之城、宜居幸福之城。好比,“未来城”牢牢把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及复盛生命科学园落地机遇,聚焦生命健康重点赛道和 数字经济 新业态2大核心产业,加快缔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活力城”实施“老城焕新”行动,将老城作为活的历史博物馆来缔造,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安置小区等改造提升,加快“一江两岸”总部楼宇建设。“文旅城”则以“慢活休闲”为导向,把整个上虞身为一个大景区来布局,谋划建设运营一批可参与可体验的项目场景。

  近期,文旅市场的火爆出圈,给城市造成巨大红利,也造成了深度思考。上虞的定论,是继续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对上虞而言,上海一直是其重要的旅游客源地。沪虞两地人文相亲、地缘相近,旅游资源互补性强,当“ 东方明珠 ”遇见“虞山舜水”,每每都能擦出火花。这些年,上虞每年都会与上海开展旅游招商推介互动,围绕“诗画曹娥江”品牌创新推介形式,深化文旅合作。前不久,由音乐人小阿七演唱的上虞城市歌曲《愿你越过人间山水长》正式发布,将上虞一批人文地标写入歌词,演绎一场青春与将来的碰撞,用音乐展现“青春之城”的生气与活力。上虞希望,通过主动融入长三角生态文化旅游圈,聚力缔造上海生态休闲后花园。

  今年,是上虞“青春之城”建设从开局起势迈向突破成势的关键一年。上虞提出,目标到2026年,城市气质、城市活力、城市温度、城市颜值在长三角区县市中脱颖而出,创新创业、宜居乐居、时尚活力、大爱有为的“青春之城”基本建成。同时,站在区域合作新起点上,上虞正加速用“青春之城”串联接沪之路,并以此为契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快人产城“融圈进群”,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