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
今年, 广东省 所使用的新课标I卷作文题如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人工智能 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6月7日,2024年高考首日,万众瞩目的语文作文题目新鲜出炉。羊城晚报第壹时间邀约大咖点评高考作文题。
统筹/羊城晚报记者蒋隽
图片/受访者提供
人工智能 其实不是万能,有待解决的问题始终无限
彭玉平(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人工智能 给这个时代造成了机遇和挑战,也造成了喜悦和恐慌。
人类在无力与有力、无能与可能、有限与无限之间,需要重新寻觅和确定自己的位置。但“ 人工智能 ”的前缀是“人工”,这多少意味着人类对智能的操控性始终在离合之间。借助科技的力量, 人工智能 可以取代甚至超越人类的部分活动,包含部分智力活动。如 人工智能 在具备相关素材之后,就可以写出一种有模有样的诗歌,这令很多诗人感到恐慌。但模式化诗歌的缺陷是天然存在的,再强大的 人工智能 ,也不会取代李白与杜甫,这就是个性的力量,这就是作为人类自信的底蕴所在,这也是“智能”前之所以要前缀“人工”二字的原因所在。
人工智能 的出现,我们无法回避,但也不必恐慌。这世界的主人永远是人类, 人工智能 说到底,体现的是人类的尊严。
考题给的材料文字布满着弹性,如说“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这就意味着许多的问题, 人工智能 还是无能为力、望而生畏的,而这种“得到答案”的快速,终归是人类赋予的功能。“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句话也布满着迷惑性,要谨防不能被“带节奏”,而是要自出判断。
常规的问题、普适性的问题,在 人工智能 的协助下,的确变少了。但人类的特点就在于永远在思考,永远在关注瞬息万变的社会,也永远在提出问题,所以问题不会越来越少,而只可能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人工赋予的智能没有尽头,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才是无限的。
“智能”终究体现的是人类的智慧,人类继续生存,智能才能不断拓展。没有人类,何来智能?为 人工智能 送去的掌声是短暂的,为人类智慧送去的掌声是千古的。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陈亮
不一味依赖AI求解,时代青年应“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
胡伟( 广东省 写作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创意写作中心主任)
这次作文题让同学们的想象力得到了施展。考生要关注科技的最新进展,了解 人工智能 对人类的新挑战,并有自己对科学发展的见解。
题目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关注媒介素养,重视考教衔接。与教材中跨媒介阅读的学习任务群相关。
二是传承了去年高考作文命题材料极简的形式,在审题上降低难度。
三是从思辨性思维的考查方向入手,重视对学生思辨思维的考查。在写作上强调言之有理,引导学生做有思想的新时代青年。
四是与当下网络时代、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写作能够做到持之有故,引导学生做胸中有天下的新时代青年。
同学们写议论文时要论点鲜明,论据典型新鲜,论证逻辑清晰。要思考题目中“问题”的本质,对“问题”的回答只需容易的查询,还是包含更深条理的探索和创新?
在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中,我们要提高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知识有深度与广度,在快速获取答案的同时,还要深入探究问题。技术的进步可能发生一些新问题,如加剧数字鸿沟,出现数据隐私、算法偏见等。同学们可以思考未来技术可能如何进一步改变我们处理问题的形式,和我们如何准备迎接这些变化。
“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一方面说明数字化时代下急剧的变化催生了大量新问题、新矛盾,另一方面说明在互联网和 人工智能 的加持下我们等待答案的时间更短。但这些问题的定论是否最优?这需要我们施展判断力、洞察力、决断力,对信息和观点加以理解、分析、综合,再得出符合实际情况、有效处理问题的定论,而不能完全依赖 人工智能 。
同时,时代持续发展,社会需要进步,客观上总会有新的问题发生。不能期待问题越来越少,原地“躺平”,作为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青年,应该“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以主人翁的姿态投放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之中,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为国家贡献聪明才智。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陈亮
科技进步只会激发好奇,新的《十万个为啥》正在谱写
六神磊磊(作家,著名自媒体人)
题目很贴合时事,可是不太关注科技新闻的同学可能会受点影响。
“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是题目关键句。这看似开放式提问,其实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基本上你不大可能回答“是”,那样风险很大,也不好把握。现在最通行的立场是: 人工智能 是挑战,但人类的创意无可替代。不流行长AI志气灭人类威风。因此,不要花费时间去选择立场,不要轻易去挑战判卷老师的认知。与其在立场上求新,不如在表达上求新。
写作时无妨扣住“问题”这个词,把它的内涵挖掘、延展一下,往好了去解释,别真的去聊人类以后会遇到啥新问题,而是展开更为积极的想象。例如,可以说“问题”其实代表好奇心,代表人类的思考,代表我们探索未知的精神,进一步叩问世界秘密的动力和激情。
怎么在表达上求新呢,可以运用诗词。你可以说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提出问题去了解世界,“问渠哪得清如许”“江畔何人初见月”,都是人类对世界、时空的思考,闪烁着智慧云云。今后哪怕 人工智能 继续飞速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只会进一步激发好奇,让我们去探索更大的问题。加一点诗意的:过去的《十万个为啥》已经成了常识,不再新鲜,可是新的《十万个为啥》正在谱写。
总之别去跳坑,自己铺条平坦的路走。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孙磊
在造成“益处”的同时, 人工智能 也引发现代性焦虑
苏琼(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习中文系教授)
互联网的普及、 人工智能 的应用,甲辰龙年ChatGPT等大模型快速发展的消息弥漫,技术进步给世人造成的便利显而易见。然而,文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人,在“困难”地享受“益处”的同时,更能体验到科技飞速发展所造成的现代性焦虑。这个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对人文科学与文科生算不上友好。
在平淡日子里,我们经常需要应对使用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时的挫败感、乏力感与孤独感。网络世界兜售焦虑赚取流量的流言,一定水平上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加深。“先进”技术与智能 机器人 可能在战争中施展的“优势”,及其可能给危机四伏的当下世界所造成的安全隐患,都会给渴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人们造成更多的精神焦虑。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孙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