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特稿 - 向海而生 中非携手走向深蓝
【渔业】特稿 - 向海而生 中非携手走向深蓝
浏览次数:【181】  发布日期:2024-6-8 18:25:09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港口
 

  中国和非洲大陆虽然相隔遥远,但海洋拉近了双方距离。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中非蓝色经济合作顺时应势,不断深入,一无所获。

  非洲大陆四面环海,湖河遍布。在非洲各国大力发展 海洋经济 环境下,非洲急需解决人才匮乏、资金不足、渔业基础设施落伍等诸多问题;而中国在海洋渔业、船舶工业、港口建营等领域在全球处于优势地位。中非蓝色经济合作相得益彰,适逢其时。

  小小银鱼丰衣足食

  午夜时分,一艘木制渔船停在近海,利用几盏诱鱼灯吸引鱼群并撒网。随同天光渐亮,渔民开始收网,满载而归或稍有收获,渔船都将如期返回港口,将用冰块保鲜的鱼交给岸边的工厂员工。

  这是穆罕默德·查米拉的日常。过去37年间,查米拉只做一件事——在肯尼亚夸莱郡希莫尼镇捕捞鳀鱼。在当地人眼中,这种银色小鱼富含多种 维生素 ,颇受欢迎。

  早上9点前,一桶桶加冰的鳀鱼被送到附近工厂。工人清洗、加工、晾晒、挑拣后,将合格的小鱼放入冷库保存,等待运往中国加工成美味的小鱼干。

  “两年前,我与中国公司建立伙伴关系。他们提供捕捞技术和新型渔具,我动员其它渔民一起进深海收获更多鳀鱼。”查米拉对此布满感激,他靠打鱼养活8个孩子,与中国公司的合作改变了他长期拮据的生活。

  在肯尼亚野生水产品2022年获得输华准入后,一家中国公司将肯尼亚的300多公斤野生鳀鱼运抵长沙,参展2023年的第叁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启了肯尼亚野生水产品出口我国的进程。

  阿卜迪·杜拉15岁开始打鱼,但依靠路边售卖的模式无法造成稳定收入。与中国公司合作后,杜拉的渔获不再担忧销路,中国公司照单全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近年来,中国与近20个非洲国家开展渔业合作,相关产品年产量约30万吨。据非盟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非洲蓝色经济规模有望增至4050亿美元。

  休戚与共共向深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3年8月于南非举办的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中方提出愿实施“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着手推动渔业、近海 水产养殖 、海洋生物技术产品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的乌干达水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水产专家陈太华正蹲在水塘边查看鱼苗情况,一位当地员工熟练地投喂饲料。乌干达水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是我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三期)南南合作项目水产示范基地,这里的渔场排灌系统采用中国技术建设而成。

  2022年11月,陈太华等9名中国农业专家抵达乌干达,执行为期三年的农业技术合作任务。当地渔户主要养殖胡子鲶、罗非和镜鲤,由于不了解生物特性,也未打通销售渠道,最初对技术合作积极性不高。

  中国专家团队因地制宜,设立面积1215平方的稻田养鱼示范池,投放胡子鲶670尾,结合水塘养鱼的投喂方式等实用技术,既降低水稻虫害防治成本,又增加水产品收入,逐渐得到当地认可。

  截直到今天年3月,陈太华团队已在乌干达10个地区开展了水塘养殖、稻田养鱼、市场销售等方面培训,共428人参与获益。

  位于印度洋西南海域的马达加斯加是世界著名虾场,外汇收入主要依靠鱼类和养殖产品出口。2009年,中国水产(集团)总部通过收购经营不善的马达加斯加渔业公司,进入该国渔业市场,多年保持盈利,用工本地化率超90%。

  “我2015年应聘入职,工资很不错,还可以资助爸妈。工作期间,我得到了公司资助的深造机会,已经取得管理学硕士学位。”中水集团马达加斯加渔业公司会计师安尼萨对记者说,她不光事业有成,还在工作中结识了同公司的海员老公,组建家庭。

  马达加斯加渔业和蓝色经济部长波贝尔·马哈坦泰表示,蓝色经济是推动马达加斯加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欢迎与包含中国在内的合作伙伴携手推动本国渔业发展。

  百川归海聚于一湾

  在渔业与 水产养殖 方面的技术交流合作不断加深的同时,中非港口航运物流进一步通顺。海洋让四海联通,世界交融。港口建设则是海上交通的条件,满载货物的船舶在这里停靠启航。

   大西洋 几内亚湾岸边的詹姆士敦是加纳首都阿克拉的传统渔业社区。上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当地最贫困的区域之一,设施破旧不堪的旧渔港阻碍了当地渔业进一步发展。2020年8月,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让不计其数居民感到振奋。

  功能齐备的码头,宽敞明亮的鱼市……历经三年多时间建设,一座现代化渔港已经完成,待移交加方正式投入使用后,这里将变成一个集渔民靠泊卸鱼、渔船维修,水产品贮存、交易、生产加工等功能的综合体。

  詹姆士敦居民保罗·奥乌苏难掩喜悦:“我们迫不及待想看到渔港投入使用,它将完全改善渔民们的作业环境和生活水平,也将使詹姆士敦社区的整体面貌发生巨变。”

  2016年,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巴塔旧港进行的扩改建工程竣工,这是赤道几内亚建国以来单体投资额最大的超级工程之一;2023年,由中国港湾承建的坦桑尼亚第壹个现代化大型渔港——基卢瓦渔港项目奠基,作为坦桑政府第叁个五年计划的旗舰项目,预期成为激活其新经济领域增长点的重要抓手;2024年,由中企开发的尼日利亚莱基港迎来史上最大货轮,尼日利亚港口拥抱大型集装箱货轮的理想变为现实。

  以风为信,向海而兴。中企承建的一座座港口如同桥梁,将分散的非洲各国引向区域协同发展。深水行舟,大宗货物得以通达世界各处,一座座现代化港口就像嵌在非洲绵长海岸线上的珍珠,闪耀丝路,联通中非命运与共。

  坦桑尼亚畜牧和渔业部部长阿卜杜拉·哈米斯·乌莱加表示,中国不仅在渔港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还在农业和渔业技术方面提供珍贵帮助。通过引进顶尖的技术和设备,非洲国家农业和渔业产量明显提高,民众收入也明显提升。

  近年来,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 ”建设海上合作设想》、“蓝色伙伴关系原则”,“ 一带一路 ”蓝色合作倡议等文件。中非双方结成蓝色伙伴关系,中非蓝色经济合作机制和平台朝着多领域、全方位和深条理的方向不断发展。“相信在共同努力下,中非将继续通力合作,在浩瀚大海中实现共同繁华。”乌莱加说。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19【国际金融中心】IMF - 上海区域中心旨在进一步加强IMF在亚太地区的工作和伙伴关系
 ● 相关资讯专题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科技】  【IMF】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