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曾经的滨江工业带实现蝶变,背后是李佳蕾等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 杨浦的文物建筑,她如数家珍
【李佳蕾】曾经的滨江工业带实现蝶变,背后是李佳蕾等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 杨浦的文物建筑,她如数家珍
浏览次数:【1001】  发布日期:2024-6-10 5:33:59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李佳蕾】 【工业遗产
 

  本站记者胡幸阳

  端午节假期,许多市民游客选择到杨浦滨江City Walk。15.5公里的岸线,密布着许多工业风、年代感的老建筑,可欣赏,也可步入。曾经的滨江工业带实现蝶变,背后是以杨浦区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中心(杨浦区文物管理事务中心)文博管理部部长李佳蕾为代表的杨浦区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2020年9月,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入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建立名单。今年1月,上海杨浦生活秀带被国家文物局正式授予全国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称号。三年多来,李佳蕾与同事们一起,科学实施区域文物资源、工业遗产集中连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以示范区建立引领带动社会经济发展,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专业源于热爱

  “在示范区建立早期,李佳蕾率领部门同事,积极配合区里、局里,不断厘清建立要求,反复与相关部门、企业沟通交流,咨询专家学者意见,加班加点、数易其稿,最终形成示范区建立工作方案。”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朱音奇对记者说。

  为将更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并入文物保护的范畴,李佳蕾开展田野调查,走访厂区老职工,收集建筑背后的故事,为历史建筑的文物身份认定奠基基础。在与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国际)研究院的合作中,李佳蕾与高校团队一一探寻每幢建筑前世今生的故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杨辰介绍,李佳蕾十分熟悉杨浦区内文物和工业遗产的信息细节,和示范区内各地块功能和开发建设情况,能够及时、准确解答课题组研究期间遇到的疑惑。他们共同将具有历史底蕴、建筑特色的毛麻仓库、明华糖仓、三新纱厂旧址仓库、上海锅炉厂旧址厂房等工业遗产升级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进一步提高了工业遗产的保护能级。

  杨浦区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中心(杨浦区文物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陈玉琴说,李佳蕾像是在大脑里装了一套系统,当被问及杨浦的哪个地块、哪条路上有啥文物建筑,甚至哪栋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开发利用等情况时,她总能第壹时间如数家珍般侃侃道来。

  这份专业,源自于对文物事业的热爱。一有时间,李佳蕾就喜欢去文物修缮现场瞧瞧。“看着满载匠心的一砖一瓦、一梯一窗、一梁一墙重现往日光华,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地保护场所记忆,我由衷地感到自身工作的意义。”李佳蕾说。

  盘活更多工业遗产

  示范区的建立汇集了各方力量,也凝结了文物保护利用的实践智慧。李佳蕾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长效建设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的若干举措》,将示范区建立的经验成果上升为制度机制,为后来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物保护利用模式和修缮流程路径。

  政策举措共有4方面、20条内容,从工业遗产保存保护、活化利用到拓展生活秀带新空间,着眼将更多的工业遗产盘活用好。为了让《若干举措》真正地管用、好用,李佳蕾和同事们又制定了对工业遗产的甄别评估、工业遗产档案资料抢救等细化工作规程。

  李佳蕾认为,国家文物局正式授予上海杨浦生活秀带第壹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称号其实不是文物工作的结束,而是标志着示范区由“建立期”转入巩固成果期和全面建设期。她积极参与全市第壹个文物数字管理平台的建立,和同事们一起推动杨浦文物数字管理平台并入“一网统管”。

  “现在正在开发文物数字管理平台的第贰期,拟加入三维数字建模,逐步实现数字化测绘建档、文物建筑本体和周围环境风险的智能感知和风险预警。”李佳蕾和同事们商量着示范区建设未来三年行动计划、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等新工作计划,“我们将坚决贯彻‘保护第壹、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要求,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立机制固化为长效机制,让百年工业城区继续焕发新活力。”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10【李佳蕾】市民游客争相打卡杨浦滨江百年建筑,百年工业城区何以焕发新活力?
2024-6-10【李佳蕾】曾经的滨江工业带实现蝶变,背后是李佳蕾等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 杨浦的文物建筑,她如数家珍
 ● 相关资讯专题
李佳蕾】  【工业遗产】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