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嘀嗒出行完成港股IPO - 挖掘渗透率不足1%的顺风车市场
【嘀嗒出行】嘀嗒出行完成港股IPO - 挖掘渗透率不足1%的顺风车市场
浏览次数:【674】  发布日期:2024-6-28 16:04:59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嘀嗒出行】 【顺风车】 【2023】 【出租车】 【IPO
 

  6月28日,嘀嗒出行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股份代号为02559.HK。

  据了解, 中金公司海通证券 及野村证券为联席保荐人。最终定价每股6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1.82亿港元。

  嘀嗒出行建立于2014年,2020年10月第壹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4年5次冲击IPO之后,如今终于成行。

  顺风车市场是一个蓝海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小型私人乘用车的可用座位的利用率只有约30.3%。报告预计,以出行距离计的顺风车渗透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0.36%增至2028年的0.80%。

  不同于网约车的商业模型

  嘀嗒出行业务包含顺风车、智慧出租车、广告及其它服务等。2023年,嘀嗒出行总收入8.2亿元人民币,其中顺风车业务收入占比为95%。

  在出行市场中,顺风车的市场份额远远小于网约车、出租车。2023年,嘀嗒顺风车搭乘次数和交易总额分别为1.3亿次和86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滴滴2023年总收入高达1924亿元人民币,国内出行总单量为29.32亿单。

  但顺风车平台的商业模型却相当优质。嘀嗒出行在2019年就开始盈利,且是唯一连续五年盈利的出行平台。

  其商业模型的优势体现在高毛利率和低补助。

  作为纯信息服务平台,顺风车平台其实不拥有或租赁车辆,亦不承担任何与持有车辆相关的成本。

  2023年,嘀嗒出行的毛利率和经调整净收入率分别达到74.3%和27.7%。相比之下,近日提交招股书的曹操出行主要经营网约车业务,2023年毛利率仅为5.8%,并录得净亏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嘀嗒顺风车车主补助及顺风车乘客用户奖励总额仅占同年顺风车平台交易总额的1.8%、1.9%及1.8%,远低于网约车中支付给司机及乘客奖励及补助占平台交易总额平均16.7%的水平。

  这是因为,顺风车车主与乘客之间的关系属性是分摊出行成本的互助行为,因此,顺风车平台得以以极低成本去撬动业务增长,无需支付大量补助去促进订单。

  同时,顺风车平台虽然在利润端优势明显,但在收入端则表现差强人意。

  顺风车是巨大蓝海,但目前仍处于市场早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小型私人乘用车的平均乘员人数仅1.4人;可用座位的利用率较低,约为30.3%。报告预计,以出行距离计的顺风车渗透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0.36%增至2028年的0.80%。

  可见,顺风车市场待掘空间很大,也正是因为已挖掘市场空间有限,顺风车市场的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嘀嗒出行2023年顺风车应答率仅为66.5%,行业平均应答率更是只有约50%至55%。如果应答率不够高,势必影响车主、乘客的使用意愿,进而影响顺风车市场增长。

  因此,嘀嗒出行方面介绍,在此次上市募资金额中,有50%将用于扩大用户群并加强营销推广计划。

  单次搭乘车费较高

  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2023年单次搭乘车费高达66.3元。要知道,这是在平均每公里搭乘车费仅1.1元,约为出租车车费30%~50%的情景下得到的。

  公开信息显示,另外一个头部顺风车平台2020年的单次搭乘车费高达74元。

  另外,顺风车平台收取的服务费很低。据介绍,2023年,嘀嗒顺风车的车主服务费率为9.7%,低于网约车27.1%的平均水平;同时,嘀嗒顺风车车主佣金率高达89.7%,高于网约车70.3%的平均水平。

  对于车主而言,单笔车费收入高且平台提成低,假如不加强监管,保证顺风车互助行为的属性,顺风车将变异为扰乱出行市场秩序的“黑车”行业。

  好比,一名车主即便每天只拉10笔订单,扣除平台服务费后还能得到近600元的收入。

  其实,司法判决文书显示,有的“黑车”司机利用顺风车平台从事里程较长的城际客运,被以非法营运处罚。

  顺风车的单次搭乘车费较高,也说明城际订单的占相当高。

  那么,如何通过监管保证顺风车的属性?

  首先,要限制顺风车的乘车费用及每日搭乘次数。嘀嗒出行招股书显示,其通常将顺风车的搭乘车费设定为当地出租车价格的一半,同时禁止私家车车主在嘀嗒出行App上应答超过每日限制的额外乘车请求。

  “这造成私家车车主几乎没有动力通过我们平台从事任何有收益的商业活动(包含网约车服务)。”招股书写道。

  其实,如果车主开流畅风车服务是真的出于互助或分担出行费用,接单次数自然不多。

  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2023年有1560万认证车主,搭乘总次数为1.3亿次,平均每名车主接单不到10次。

  另外,2023年平均每名车主每月收入仅40.5元,还不到单笔订单车费的水平。

  其次,要让车主提前公布行程路线,让乘客来匹配车主的出行路线和时间。相反,网约车司机通常会接受乘客指定的动身地及目的地,且不会预设或公布其行程路线。

  第叁,要将顺风车数据与管理部门共享。嘀嗒出行招股书显示,其已在七个城市建立数据共享机制,2023年,这七个城市贡献了顺风车平台交易总额的31.4%。

  平台收入方式变化

  嘀嗒出行2023年收入8.2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大幅增长43.2%,其中顺风车业务收入更是增长超过50%。

  对于顺风车平台而言,其收入来自向车主收取的信息服务费。

  此前,嘀嗒出行的服务费通常包含最低起步价及基于预期行程距离按分级基准计算的预定固定金额,且不论行程距离均有一定上限。

  从2023年2月开始,服务费更改为车费的固定百分比。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百分比约为10.5%。

  显然,从固定费用改为提成,在平均单次搭乘车费增加的情景下,能够提高平台的收入。但这同时引出一个问题:开始提成的顺风车平台,其承担的责任是否应该增加?

  目前来看,这尚未改变顺风车平台的责任属性。

  顺风车平台与网约车平台有压根不同,网约车平台被认为提供的是道路运输服务,要承担承运责任,而顺风车平台被认为提供居间服务,不承担承运责任。

  因此,顺风车平台的责任一般包含对私家车车主及其车辆进行背景调查,制定平台的安全机制,为使用平台的私家车车主及乘客购买保险及提供具有紧急响应机制的顾客服务。

  当出现交通事故时,引发的赔付主要由保险公司覆盖。

  嘀嗒出行招股书也显示,自2020年以来,嘀嗒出行作为被告共牵涉232宗与汽车事故相关的诉讼,其中194宗已审结。

  在已审结的194宗案件中,大多数法院认为,嘀嗒出行身为一个纯粹的信息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是居间服务,而不是承运服务,主要责任是对私家车车主及其车辆进行背景调查和核对。因此,在大多数情境下,法院均认定不用平台对汽车事故造成的伤害或损害负责。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7-1【健友股份】健友股份回复年报工作函 - 境外资产披露前后差异系错误解读
2024-7-1【泰金新能】泰金新能IPO - 业绩增长承压 资产负债率远高于行业均值
2024-6-30【宋中杰】北京五兄弟搭伙 - 拿到一个出行IPO
2024-6-30【*ST左江】突发-归零-!股民人均亏38万
2024-6-30【观典防务】上半年44股遭立案!ST股占比近四成 - 7股已收罚单
2024-6-30【麦德龙供应链】麦德龙供应链递表港交所 - 近三年营收均超200亿元
2024-6-30【普利制药】未完成核查、信息失真 - 这些A股拒交年报将面临什么后果
2024-6-30【酉立智能】酉立智能闯关北交所 - 大客户收入占比近95% 应收账款大增
2024-6-30【周六福】IPO雷达 - 周六福三闯A股后改道港交所 依赖加盟商遭质疑 频繁更换保荐机构
2024-6-30【新世界发展】房企观察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新世界发展加速出售非核心资产-降杠杆- 今年已套现约55亿港元
 ● 相关资讯专题
健友股份】  【2023】  【资本化】  【泰金新能】  【分别为】  【报告期】  【资产负债率】  【IPO】  【宋中杰】  【嘀嗒出行】  【*ST左江】  【财务造假】  【左江科技】  【证监会】  【观典防务】  【上半年】  【ST股】  【麦德龙供应链】  【解决方案】  【港交所】  【普利制药】  【威创股份】  【东旭蓝天】  【酉立智能】  【光伏支架】  【应收账款】  【北交所】  【周六福】  【保荐机构】  【新世界发展】  【核心资产】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