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可转债-大变局- 6月超八成下跌 风险排查需再加码
【可转债】可转债-大变局- 6月超八成下跌 风险排查需再加码
浏览次数:【737】  发布日期:2024-6-28 21:13:0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可转债】 【信用风险】 【大变局
 

  6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近期遭遇“泥石流”的可转债市场迎来一丝回暖。Wind数据显示,6月28日,中证转债微涨0.37%,但相较于月初仍旧存在2.68%的下跌幅度。

  不过,从个股来看,数据则较为灰心。550只A股可转债中,6月期间下滑者占比高达86.55%。其中,搜特退债、广汇转债、中装转2下跌幅度更是在40%以上。

  可转债集体下跌为哪般?

  根据受访人士分析,股市流动性偏弱、基本面较差的小微盘股退市风险加大、一些可转债到期无法兑付、部分可转债信用评级下调等原因综合交织,造成可转债超调。

  不过,可转债的下行大概率为短时间现象而非长期趋势,待本轮信用风险和退市风险出清后,可转债市场估值将更加合理,大部分转债价格预期有所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多数可转债组团下跌,但少量优质转债仍然保持上涨。好比,诺泰转债6月上涨幅度即接近30%。其背后折射出可转债市场的结构性分化。

  结构性行情正在演绎

  可转债,这一历来被视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品种,近期深陷“股债双杀”泥潭。

  6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可转债略有回暖。Wind数据显示,中证转债在6月27日下降0.27%的条件上,于6月28日微涨0.37%;从个股来看,全市场当日上涨可转债比例达到65.80%。

  不过,假如拉长时间线,与月初数据相比,可转债表现则存在很大提升空间。6月1日-6月28日,中证转债下跌幅度达3.03%。个股方面更为夸张,550只A股可转债中,476只出现下滑,比例高达86.55%;下跌幅度在5%以上的占比33.45%,11只跌超20%;搜特退债(-53.76%)、广汇转债(-43.67%)、中装转2(-41.68%)、英力转债(35.40%)缩水比例更是超过30%。

  可转债集体下跌,原因何在?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将其总结为三大因素:宏观经济压力传导下,市场流动性偏弱;监管新政下,基本面较差的小微盘股面临调整,退市风险加大;在出现到期利息无法兑付事件后,可转债信用风险逐渐袒露,引发市场担忧。

  另外,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近期处于转债评级密集披露期,部分可转债信用评级被下调,进一步引发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可转债整体处于下行阶段,但其实不是所有的可转债都在走下坡路,可转债结构性行情正在演绎。正如华福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所言,当前正股市值较小、经营景气度低、评级低的转债市场表现较弱,而正股基本面优质、评级较高的转债价格则较为正常。

  Wind数据显示,6月期间,我国仍然有62只、占比11.27%的可转债出现上涨;其中上涨幅度在1%、5%、10%以上的分别占比7.45%、3.27%、0.91%。

  可转债走低或是短时间现象

  可转债走低,是短时间现象还是中长期趋势?

  田轩和徐亮认为只是短时间现象。徐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可转债整体走低主要是部分弱资质转债信用风险外溢引发的,待本轮信用风险和退市风险出清后,大部分转债价格预期有所修复。

  田轩更为详细地分析道:当前可转债的整体走低是由于市场信心不足、重塑监管生态、部分弱质可转债公司基本面较差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市场的一次集中调整,属于短时间现象;从长期市场底层投资逻辑来看,尚存的一些经营状况存疑、信用风险集聚的可转债可能会继续造成小幅市场波动,但总体上市场持续下调的存在性不大,并且随着市场风险的逐步袒露与市场情绪的缓解,市场估值将更加合理。

  怎样让造成可转债走低的因素早日消退?

  在田轩看来,一方面,需要加强市场沟通,及时进行风险排查,强化信息披露,引导市场采取更加稳健的投资策略,关注质优价优的可 转债标的 ,增进市场估值修复;另一方面,需巩固市场监管,重点加强对涉及债券违约、有退市风险、恶意“逃废债”等公司的处置,加速风险释放与出清,同时严厉惩戒借机进行恶意做空、操作市场的表现,保障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根据退市新规标准统计,当前上百家上市公司存在退市风险,其中,可能触及“1元退市”红线是诸多公司的担忧所在,这也在一定水平上引发投资者担忧,同时造成可转债市场相应下调。

  针对这一现象,如何疏解市场压力?

  田轩建议监管职能部门从三方面动身加强调控。首先,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采取下修转股票价格等方式短时间内提振市场信心。其次,完善面值退市标准,更加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与长期持续经营能力,适当给予自救与调整许可;而对于触发退市标准同时,基本面极差、甚至出现重大违规问题的“残渣余孽”,强化退市执行,及时进行市场出清。再者,做好权益追回和投资者赔偿工作。

  徐亮针对转债主体退市后可能存在的信息披露相对弱化、或将出现的“逃废债”行为给出两方面建议。

  一方面,强化对退市主体“逃废债”行为的监察管理;另一方面,可以维持退市主体对应转债的正常上市交易,交易价格或可反映对应主体的信用风险,使得对应主体的偿债行为的可跟踪度更强。

  另外,田利辉建议监管机构进行有效的期待管理,开展退市指导,强化与投资人的沟通,提高透明度和信任度。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7-1【可转债】大幅调整后 - 可转债市场会如何演绎
2024-6-28【可转债】可转债-大变局- 6月超八成下跌 风险排查需再加码
2024-6-28【可转债】上交所 - 本周对退市整理股票以及个别波动幅度较大的可转债进行重点监控
2024-6-28【可转债】-暴跌-后可转债市场 - 83只跌破百元面值 大量个券或遭评级被下调
2024-6-27【可转债】可转债市场超调后或迎估值修复,东时转债涨超13%,可转债ETF(511380)近10日吸金超22亿元
2024-6-27【可转债】触底反弹 - 可转债市场有望逐步回暖
2024-6-27【可转债】可转债市场超调后或迎估值修复
2024-6-25【钙钛矿】两大光伏展览热度超预期 - 大变局中的光伏产业如何破解内卷式竞争
2024-6-25【可转债】可转债市场,突变
2024-6-24【可转债】信用风险持续释放 - 低价可转债连续大跌
 ● 相关资讯专题
可转债】  【信用风险】  【大变局】  【上交所】  【转债市场】  【投资者】  【可转债ETF】  【东时转债】  【钙钛矿】  【光伏产业】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