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吴清再次带队多地调研 - 哪些政策正酝酿推出?
【资本市场】吴清再次带队多地调研 - 哪些政策正酝酿推出?
浏览次数:【647】  发布日期:2024-6-28 22:16:48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资本市场】 【高质量】 【国九条】 【证监会
 

  监管将有新行动。6月28日,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消息,近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与其它班子成员先后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展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分别与上市公司、行业机构、投资者、专家学者及系统单位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自吴清上任以来,这已不是第壹次走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研,先是任后不久的2月19日,吴清率队前往银河证券金融街营业部与多名个人投资者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再是今年4月,围绕落实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等主题,开展调研督导。调研中,实地走访了4家科技创新企业。

  从最新调研结果和吴清表态来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深入开展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将抓紧研究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揽子举措。吴清表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坚持稳中求进、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坚持尊重规律、守正创新,着力推动高水平的市场化改革。记者梳理后发现,本次调研之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最新明确了接着的四条工作主线:

  1.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对 新产业 新业态新技术的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加快推进“科创板八条”落实落地;

  2.着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并购重组等基础制度;

  3.着力推动中介机构提供高标准的专业服务,大力强化执业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

  4.着力推动实现非法“高成本”,大幅强化行政、刑事、民事立体化追究责任,保持严监管强监管态势,切实维护“三公”的市场秩序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四条最新明确的工作主线其实在过去的数月内,已经有前瞻与进展。好比6月19日推出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即“科创板八条”,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 股权激励 、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目前已经有案例落地,如芯联集成拟收购控股子公司芯联越州“并购案”;再好比5月24日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这是A股史上最严、最全的减持规定。

  业界人士认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正在形成。今年4月12日,资本市场第叁个“国九条”正式出炉,与配套制度规则共同形成“1+N”政策体系。目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就抓好新“国九条”及配套制度落实落地,着力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新“国九条”出台以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先后推出50多项制度规则,突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全力以赴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主线。制度的逐渐出炉,财联社曾在《吴清履新满百日,70份新政新策出炉,最集中改革在过去100天》有过集中全面的梳理。

  跟踪报道下来,包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交易所和其它资本市场监管参与主体把落实新“国九条”与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在保持各业务环节基本制度总体稳定的条件上落实要求、完善规则,抓紧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进一步增强制度机制的适应性、有效性、可预期性。

  谈及接着的工作,吴清强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坚持“开门搞评估、开门搞改革”,强化市场沟通,广泛聆听、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改革完善相关制度规则,抓紧推出一批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增进形成各方共同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强大合力。

  哪些建议在调研中被听取?

  领导班子集体出动、多地调研,哪些建议与意见来自市场、来自行业,并被制度改革所吸收?这成为关注所在。目前来看,主要有九个方面,这也与近期市场所关注的热门议题对上等号,好比“进一步完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强化退市进程中的投资者保护”,和“进一步增强融券、量化、退市监管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具体建议如下。

  1.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要紧紧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与之相适配的全链条市场服务体系和相关制度机制。

  2.坚持质量优先,严把IPO准入关,完善科技型公司精准识别机制。

  3.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平衡,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着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4.坚持依法从严监管,进一步增强融券、量化、退市监管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5.严厉惩戒财务做假、欺诈发行等严重非法行为。

  6.进一步完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强化退市进程中的投资者保护。

  7.多措并举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支持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产业整合,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8.进一步推动通顺私募股权 创投 基金“募投管退”循环,引导其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9.压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加快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对于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方对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布满信心,对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布满信心。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务必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进一步破除制约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哪些共识正在形成?

  综合财联社记者采访,随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上任、“1+N”政策体系的推出建立,已经有五大共识正在形成:

  一是走进市场、走进一线,这样监管调研的步伐更多了,回应市场关切的动作更多了。2月18日至1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座谈会由吴清和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主持,市场、学界和业界等代表参与座谈。另外,吴清还在2月19日下午还专门带队前往银河证券营业部与10多名个人投资者代表座谈交流。

  到了今年4月,为深入贯彻新“国九条”,吴清还带队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围绕落实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等主题,开展调研督导。调研中,实地走访了4家科技创新企业,召开了5场座谈会,分别与上市公司代表、行业机构代表和部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单位责任人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在最新的调研中,吴清也再度明确,要增进形成各方共同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强大合力。

  关于回应市场关切,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和分红制度,市场有所讨论,都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领导及时回应。另外,对于市场聚焦的“私募跑路”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对浙江瑞丰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立案侦查,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二是投资者是市场为本。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坚持把维护投资者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全过程。今年“5·15”期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就密集发布了10个投资者保护制度,在近年来十分罕见。远不止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重点打击欺诈发行、财务做假、占用担保、违规减持等非法行为,密切盯防并严厉惩戒操作市场、内幕交易等影响市场正常秩序的犯法行为,由此开出的罚单、问询函时常刷屏。这些都是为了给投资者入市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记者特别留意到,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有所调整,就在6月28日,具体调整的情景也得到了公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度、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接收转办证券期货基金业的投诉事项;金融消费者、投资者反映的信访、举报事项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各自法定职责和监管权限分别接收办理。

  三是尊重规律、尊重规则。具体来看,尊重规律,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创新规律;尊重规则,首先是要尊重法律,尊重契约,尊重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好比6月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就《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理裁量基本规则(征求建议稿)》向社会公开征求建议。记者了解到,这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个对资本市场行政裁量权基准作出系统规定的规范性文件。这在法律界人士看来,《规则》的出台可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稳定市场预期。

  吴清最新调研也继续提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坚持稳中求进、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坚持尊重规律、守正创新,着力推动高水平的市场化改革,好比“进一步增强融券、量化、退市监管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四是持续严监严管。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表示,监管工作重点为“两强两严”,强就是要强本强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严就是严监严管,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

  目前来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落实好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宗旨,健全监管托底机制,在市场准入、日常监管、现场检查等环节增强监管穿透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尤其是要对各类非法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持续净化资本市场生态。

  五是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得到践行,好比中介机构、上市公司董监高和重点投资者。一方面,监管职能部门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引导行业机构端正经营宗旨,提升合规水平、专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强化重点投资者交易行为监测监管,加快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制度机制,强化高频交易监管。依法严厉惩戒欺诈发行、财务做假、内幕交易、市场操作等各类非法行为。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30【上市公司】上半年A股高股息资产受追捧 新-国九条-提高我国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
2024-6-30【产业发展】-稀土管理条例-10月1日起施行 助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6-29【成都】感受新区高质量发展活力 - 全国媒体成都东部新区采风行活动举行
2024-6-29【供电局】中山供电局获评2024数字中国-十佳解决方案-奖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
2024-6-29【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培育高质量创投机构 - 四部门为创投齐发声
2024-6-28【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老港口-焕新-记 - 提-智-增效 货畅其流
2024-6-28【资本市场】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 着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加快完善发行上市等基础制度
2024-6-28【资本市场】吴清 - 证监会将坚持-开门搞评估、开门搞改革-
2024-6-28【资本市场】刚刚 证监会重磅!吴清 - 抓紧研究谋划
2024-6-28【资本市场】吴清最新发声明确监管新动作 - 研究谋划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一揽子举措 推出一批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
 ● 相关资讯专题
上市公司】  【上半年】  【高股息】  【国九条】  【资本市场】  【产业发展】  【稀土产业】  【《稀土管理条例》】  【供电局】  【数字孪生】  【数字化转型】  【数字中国】  【生产力】  【十佳解决方案】  【创业投资】  【保险资金】  【创投机构】  【货畅其流】  【高质量】  【证监会】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