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构建财务造假立体追责体系 让以身试法者-不敢再犯-
【财务造假】构建财务造假立体追责体系 让以身试法者-不敢再犯-
浏览次数:【396】  发布日期:2024-7-5 17:51:0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财务造假】 【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 【中介机构】 【以身试法】 【不敢再犯
 

  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提到,坚决打击和遏制重点领域财务做假。加大股票发行环节现场检查和督导力度,聚焦业绩异常增长等情形,严防“带病闯关”。严厉惩戒系统性做假和配合做假。

  同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还发布了新查办的5起上市公司财务做假等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下阶段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进一步从严监管企业发行上市活动,加大新股发行领域现场检查和督导力度,对现场检查中的取消企业“一查到底”,同时强化已上市企业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对财务做假的惩戒力度,使做假参与方“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还将综合运用行政监管措施、行政处理、民事赔偿、刑事追究责任、诚信惩戒和退市监管、自律管理等行径构建对财务做假进行打击的“长牙带刺”立体追究责任体系。

  对现场检查中的取消企业“一查到底”

  今年以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大对股票发行环节现场检查和督导,修订完善现场检查及配套制度,强化检查发现问题惩戒力度。

  3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修订并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进一步规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程序与方式。4月3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修订并发布《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随机抽取比例从5%大幅提高到20%。另外,沪深交易所同步修订首发企业现场督导业务规则,优化督导类型、适用情形及检查范围。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措施有助于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申报责任,加大资本市场入口关把关力度,有益于督促引导各方强化申报质量,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上证报记者获悉,下阶段,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进一步从严监管企业发行上市活动,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方责任,加大新股发行领域现场检查和督导力度,切实施展现场检查对书面审核的补充验证延伸作用,探索重大疑点稽查提前介入,依法立案查处;对现场检查中的取消企业“一查到底”,切实落实“申报即担责”;切实树立对投资者负责的宗旨,强化资本市场功能施展,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对以身试法的做假者打到“不敢再犯”

  今年以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加大财务做假行为打击力度,共对财务做假、欺诈发行等作出处罚60余件,罚没款金额46.33亿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罚没款金额3.22余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315.39%;案均罚没款22820余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罚没款1151余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1.55%;惩处责任主体109人(家)次,市场禁入22人次,其中采取十年以上禁入的8人次,市场禁入人次同比增长22.22%。

  从今年查处的案件来看,主要显现出了三个特点:一是对欺诈发行行为严厉责罚不贷,好比严肃查处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虚增收入及利润诈骗发行核准行为,对恒大地产罚款41.75亿元人民币。二是加强对“首恶”“关键少数”惩戒力度,如奇信股份案中有关公司实际控制人叶某授意、指挥公司从事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犯法行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叶某处以1400万元罚款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三是穿透识别、依法严厉责罚通过多种手法做假的表现。好比,对华讯方舟形成资金闭环、业务闭环的智能自组网等业务穿透识别,对其财务做假等信息披露犯法行为,对公司及责任人员处以1910万元罚款。

  业内人士表示,针对财务做假行为,监管职能部门应视情形区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主体责任,分类处理,对以身试法的做假者重拳出击“痛击筋骨”,打到“不敢再犯”;在财务做假相关案件量罚时,需要综合考虑做假金额、持续时间、行为后果、配合调查情况等多种因素,做假金额仅是诸多量罚考量因素中的一个方面,不应简单将做假金额绝对值与行政处理金额挂钩。

  构建“长牙带刺”立体追究责任体系

  “行政处理只是非法追究责任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不是唯一更不是全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部门责任人表示,下一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始终坚持“严”的行政执法主基调,在行政处理之外,积极支持对财务做假等各类非法行为的刑事追究责任和民事赔偿等工作,持续加大与公检法各部门的联动,对财务做假中涉嫌犯罪线索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综合运用行政监管措施、行政处理、民事赔偿、刑事追究责任、诚信惩戒和退市监管、自律管理等行径构建对财务做假进行打击的“长牙带刺”立体追究责任体系,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持续推动修订注册会计师法,并推动制定《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工作,进一步强化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金融机构、客户、供货商等第叁方配合上市公司做假,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犯法行为等的责任追究力度,将严重做假的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努力破除做假“生态圈”,持续加大对财务做假的惩戒力度,使做假参与方“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另外,打击财务做假也离不开一线监管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4月30日,就沪市公司财务做假相关违规行为,上海证交所共作出31份公开谴责,并公开认定33人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共作出15份通报批判,和19份监管警示。2024年以来,深交所已对 *ST天沃 等13家存在做假或占用公司的28名“关键少数”,采取终身至3年不等的公开认定措施。直到今天,北交所上市公司尚未发生财务做假案例。

  下一步,沪深北交易所将进一步强化做假占用“关键少数”的惩戒力度,用好用足现有监管工具箱,加大公开认定、暂不予受理等重处罚措施适用力度,做到应罚尽罚、应用尽用,全面加强打击违规行为的范畴和强度。同时,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与财务做假相关主体的刑事立法、民事赔偿规则,加大对配合财务做假第叁方的刑事追究责任力度。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7-8【数字经济】巨丰收评 - 市场加速探底 近4900股下跌
2024-7-8【食用油】卸完煤油直接装食用油?汇福粮油 - 油罐车不是我们的 油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多家上市公司回应
2024-7-8【苏美达】合计派发4.31亿 - 苏美达实施年度股东分红计划
2024-7-8【食用油】油罐车卸完煤油直接装食用油?多家上市公司回应 - 不存在此行为
2024-7-8【格力地产】最新重组方案出炉!格力地产将逐步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
2024-7-8【格力地产】格力地产强势涨停 - 拟置入珠海免税集团不低于51%股权
2024-7-8【上市公司】国浩律所上海办合伙人黄江东 - 信息披露违法风险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首要法律风险
2024-7-8【万通发展】重组方案遭质疑 - 万通发展收到问询函
2024-7-8【格力地产】格力地产拟逐步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置入珠海免税集团不低于51%股权,股价早盘涨停
2024-7-8【财务造假】严惩财务造假,提振投资者信心
 ● 相关资讯专题
数字经济】  【半导体】  【贵金属】  【资本市场】  【食用油】  【油罐车】  【福粮油集团】  【苏美达】  【股东分红】  【西王食品】  【道道全】  【格力地产】  【房地产开发】  【上市公司】  【黄江东】  【内幕交易】  【信息披露】  【万通发展】  【问询函】  【财务造假】  【江苏舜天】  【证监会】  【投资者】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