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刚刚!证监会、公安部等六部门 - 联手放大招!
【财务造假】刚刚!证监会、公安部等六部门 - 联手放大招!
浏览次数:【900】  发布日期:2024-7-5 18:00:09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财务造假】 【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 【中介机构】 【公安部】 【证监会
 

  刚刚,A股重磅来了。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

  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讲话人介绍,意见的出台,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资本市场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指明了方向,将有力推动各方进一步严厉责罚财务做假,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全面构建财务做假综合惩防新的工作格局,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泰勒整理了其中要点。

  1、严肃惩办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行为

  持续优化完善股票债券发行上市审核注册机制,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加大股票发行环节现场检查和督导力度,聚焦业绩异常增长等情形,严防“带病闯关”。重点关注已违约及风险类债券发行人,严厉惩戒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挪用募集资金和逃废债等非法行为。

  2、严厉惩戒系统性做假和配合做假

  密切跟进系统性、团伙型财务做假特征及演变趋势,依法从严打击通过伪造变造凭据、利用关联方虚构交易或第叁方配合等方式实施系统性做假的表现。全面惩处财务做假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配合者和专业化配合做假的职业犯罪团伙,坚决破除做假“生态圈”。

  3、加强对滥用会计政策实施做假的监察管理

  强化财会监督,加大对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实施财务做假的打击力度。高度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执行情况,加大对操作资产减值计提调理利润、以财务“洗澡”遮掩前期做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4、强化对特定领域财务做假的打击

  依法惩办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通过“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方式实施的财务做假。

  严厉惩戒利用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票据交易等方式实施的财务做假。

  从严厉责罚处基于完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便于大股东攫取巨额分红、满足 股权激励 行权条件、规避退市等目的实施的财务做假。

  压实私募股权 创投 基金经理勤勉尽责责任,强化对基金所投项目财务可靠性的尽职调查和投后管理,防范做假行为发生。

  5、健全线索发现机制

  健全对线索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制度,规范线索处置程序。依法依规利用银行流水电子化查询和反洗钱协查机制,提高涉案资金查询效率。建立健全配合做假方名录,延伸排查和串并分析其它相关方做假线索。优化检查调查统筹调度和跨区域协作机制,提升重大复杂线索发现能力。

  6、深化行刑衔接协作

  针对欺诈发行、违规信息披露、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重大证券违法线索,符合基本条件的,及时启动联合情报道侦工作。

  对跨区域、系统性等重大做假犯罪案件,推动建立健全公安和检察机关联合挂牌督办机制,提升大案要案查处效率。

  7、强化行政追究责任威慑力

  加快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明确第叁方配合做假、资金占用等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加大对财务做假案件的处罚力度,对主要责任人员依法坚决实施市场禁入。

  优化财务做假行政处理标准,大幅提高犯罪成本。

  对恶意转移财产的被执行人,通过向法院提起撤消权之诉追回相关财产。

  严格执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对欺诈发行、严重财务做假的企业依法坚决予以退市,强化对相关机构和个人追究责任。

  8、推动加大刑事追究责任力度

  加大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实施财务做假、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等行为的刑事追究责任力度。

  深挖上市公司董事、顶级管理人员挪用资金、职务侵占、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违法犯罪线索。

  供货商、客户、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第叁方人员配合实施财务做假构成犯罪的,依法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9、推动完善民事追究责任支持机制

  统筹运用先行赔付、支持诉讼、代位诉讼、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等一系列投资者赔偿救济制度机制,进一步提高犯罪成本。

  10、国有资产出资人加强监督管理

  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部门、有关企业主管部门持续加强对所出资企业的监督管理,及时督促相关企业依法依规处置所控股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财务做假及配合做假问题,严肃追究责任问责,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财政、证券监管职能部门。

  11、金融监管职能部门提升协同打击力度

  金融监管职能部门及时处置所属企业、所监管企业的财务做假、配合做假、为违规占用担保提供协助等诸多问题并向财政、证券监管职能部门通报。

  督促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对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等贷款对象财务可靠性的关注和审查。

  强化证券执法与财政执法的分工协作,避免监管真空及监管重复。加大债券市场统一执法力度,提升执法效率。

  12、压实地方政府责任

  地方各级政府在提供政策支持进程中,将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财务可靠性作为扶优限劣的重要依据,依法合规出具税收、合规等证明文件。

  加强与相关部门工作协同,切实履行因财务做假问题引致风险的属地处置责任。

  13、增强公司治理内生约束

  落实独立董事改革要求,有效施展独立董事监督作用,强化审计委员会反舞弊职责。

  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绩效薪酬追索等内部追究责任机制,督促董事和顶级管理人员履职尽责。

  强化考核约束,将财务做假作为各级国有企业责任人经营业绩考核扣分项。

  14、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推广以上市公司和债券发行人质量为导向的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机制。

  督促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加强执业质量控制。

  中介机构在发现做假行为时主动报告的,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存在重大非法行为的中介机构依法暂停或禁止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严格执行撤消执业许可、从业人员禁入等制度。

  15、完善财务信息相关制度

  完善信息披露豁免监管制度,严格豁免条件和程序,防范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滥用豁免遮掩做假行为。

  16、加强联合惩戒与社会监督

  完善财务做假等重大非法行为内部人士举报奖励机制,提高奖励金额,保护“吹哨人”合法权益。发布典型违规案例查处情况,加大警示宣传力度。

  17、推动修订《证券法》,对违规信披公司和责任人的罚款上限由60万元、30万元大幅提升至1000万元、500万元人民币,对欺诈发行的罚款上限由募集资金的5%提高到1倍。

  18、《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违规披露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十年。

  19、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

  以下是全文。

  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讲话人就《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讲话人就《意见》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制定《意见》的主要考虑是啥?

  财务做假毁坏资本市场诚信基础,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打击资本市场财务做假是证券监管执法一以贯之的关键。近年来,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持续改进监管执法工作,健全执法体制机制,一批重大典型案件得到及时惩处。2021-2023年共办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案件397件,其中做假案件203起。2021年以来向公安机关移送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人等主体涉财务做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犯罪案件150余起。推动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其中康美药业赔偿投资者24.59亿元人民币,紫晶存储和泽达易盛赔偿超过13亿元人民币。坚决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并对退市公司犯法行为一追到底,为中小投资者向公司及责任主体索赔提供依据。从近年情况看,“白马股”因做假突然爆雷现象明显减少,市场生态持续好转。

  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打击和防范财务做假也面临一些新的形势和问题。如,财务做假的隐蔽性、复杂性明显增加,加大了发现和查处难度。尤其是近期查处的很多案件中,第叁方配合做假问题显现并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同时,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现行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已运行多年,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变化。与市场各方的期待相比,惩办力度和综合效果还不够。就整体而言,做假公司仍是少数,上市公司群体始终是我国企业的优秀代表。但财务做假对市场信心的影响很大,对投资者利益损害很重,亟需各部门、各地区多管齐下形成合力,重拳整肃、坚决杜绝遏制。同时,也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深化公司治理,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增加基础制度供给,从源头防范做假发生。

  二、《意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意见》聚焦综合惩办资本市场财务做假,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着力完善监管协同机制,构建综合惩防长效机制。《意见》共20项内容,分三个部分:第壹部分是总体要求,第贰部分是主体内容,第叁部分是落实保障。主体部分共提出5方面、17项具体举措。

  一是坚决打击和遏制重点领域财务做假。包含严肃惩办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虚假信息披露、挪用募集资金和逃废债等行为,严厉惩戒系统性做假和第叁方配合做假,强化对滥用会计政策实施做假的监察管理,强化对特定领域财务做假的打击力度。

  二是优化证券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包含健全线索发现机制,施展科技手段支撑作用,增强穿透监管能力。加快推进监管转型,完善重大案件调查处罚机制,提高查办质效。深化证券执法与司法机关在信息共享、案件办理、警示教育等方面的协作,提升大案要案查处效率。

  三是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究责任力度。包含加快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强化行政追究责任威慑力。推动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强化对“关键少数”及构成犯罪配合做假方的刑事追究责任。完善民事追究责任支持机制,推动简化登记、诉讼、执行等程序,强化对投资者赔偿救济,提高综合犯罪成本。

  四是加强部际协调和央地协同。包含国有资产出资人及有关企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对相关企业实施财务做假及配合做假问题严肃追究责任并通报反馈。金融监管职能部门提升协同打击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财务可靠性的关注和审查,加大对函证业务合规性的监督检查力度。地方政府将财务可靠性作为扶优限劣的重要依据,切实履行因财务做假问题引致风险的属地处置责任。

  五是常态化长效化防治财务做假。包含增强公司治理内生约束,强化审计委员会反舞弊职责,施展独立董事监督作用,推动公司内部建立追究责任机制。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对存在重大非法行为的中介机构依法暂停或禁止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完善资本市场会计、审计相关规则,强化联合惩戒与社会监督。

  三、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强化立体化追究责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高度重视提升财务做假非法成本和涉及的投资者保护工作,积极推动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究责任、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究责任体系。

  一是在立法层面上,推动修订《证券法》,对违规信披公司和责任人的罚款上限由60万元、30万元大幅提升至1000万元、500万元人民币,对欺诈发行的罚款上限由募集资金的5%提高到1倍;《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违规披露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十年;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

  二是在立体化追究责任上,行政处理是立体化追究责任的一环,刑事追究责任和民事赔偿也是立体化追究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追究责任方面,今年以来已依法将40余起财务做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民事追究责任方面,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投资者服务中心,积极支持投资者发起民事追偿诉讼,综合运用先行赔付、支持诉讼、代位诉讼等,强化投资者赔偿救济。目前正在对上市公司(包含部分退市公司)重大违法案件支持投资者向人民法院申请发起普通代表人诉讼10起,在审支持诉讼22起。

  《意见》将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究责任力度作为重要内容。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重大案件行刑衔接,突出对财务做假公司和“关键少数”的关键打击,重点做好“追首恶”,严厉惩处做假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强化对控股股东、实控人组织实施做假、侵占的刑事追究责任力度。完善民事追究责任支持机制,推动简化登记、诉讼、执行等程序,完善示范判决机制,加大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适用力度,便利投资者获得赔偿。

  四、下一步,推进落实《意见》将开展哪些工作?

  《意见》是构建综合惩防资本市场财务做假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目前,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制定了贯彻落实《意见》的细化工作方案。下一步将积极会同国资监督管理机构、金融监管职能部门、有关企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地方政府等,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推动《意见》各项任务、要求落地见效。

  一是加大打击惩办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涉财务做假风险问题的排查,从严厉责罚处、一体打击财务做假、侵占、第叁方配合做假,对非法问题依法严厉责罚,并及时通报。

  二是优化工作机制。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会同相关部门对相关领域防治财务做假情况进行会商,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相关部门也将强化内部监督,对于管理或监管履职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问责。三是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对《意见》的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积极回应市场关切。相关部门加大对所出资企业、主管或监管企业的指导力度,切实做好各项安排落实落地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的公告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的公告

国办发〔2024〕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24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

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

  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财务做假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动摇投资者信心。近年来,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一批财务做假案件得到及时查处,市场生态有效净化。可是,财务做假花样雨后春笋,案件查处难度大,有效打击系统性、隐蔽性、复杂性财务做假的任务十分艰巨,务必坚持综合施策,强化标本兼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增强工作合力。为从严打击资本市场财务做假,维护良好市场生态,现就进一步做好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某某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主席关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进一步加大对财务做假的打击力度,完善监管协同机制,构建防治财务做假长效机制,加大制度供给,强化激励约束,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依法从严打击财务做假,强化穿透式监管,提升执法司法工作质效。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强化对做假责任人及配合做假方的追究责任。

  ——坚持系统观念。凝聚各方合力,提升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化条块结合、区域联动,形成各部门、各地区各司其职、齐抓共治的工作格局。

  ——坚持守正创新。加大基础制度供给,创新方式方法,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增强内生动力,营造崇尚诚信、不做假账的良好市场环境。

  二、坚决打击和遏制重点领域财务做假

  (一)严肃惩办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行为。持续优化完善股票债券发行上市审核注册机制,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加大股票发行环节现场检查和督导力度,聚焦业绩异常增长等情形,严防“带病闯关”。重点关注已违约及风险类债券发行人,严厉惩戒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挪用募集资金和逃废债等非法行为。

  (二)严厉惩戒系统性做假和配合做假。密切跟进系统性、团伙型财务做假特征及演变趋势,依法从严打击通过伪造变造凭据、利用关联方虚构交易或第叁方配合等方式实施系统性做假的表现。全面惩处财务做假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配合者和专业化配合做假的职业犯罪团伙,坚决破除做假“生态圈”。

  (三)加强对滥用会计政策实施做假的监察管理。强化财会监督,加大对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实施财务做假的打击力度。高度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执行情况,加大对操作资产减值计提调理利润、以财务“洗澡”遮掩前期做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强化对特定领域财务做假的打击。依法惩办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通过“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方式实施的财务做假。严厉惩戒利用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票据交易等方式实施的财务做假。从严厉责罚处基于完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便于大股东攫取巨额分红、满足 股权激励 行权条件、规避退市等目的实施的财务做假。压实私募股权 创投 基金经理勤勉尽责责任,强化对基金所投项目财务可靠性的尽职调查和投后管理,防范做假行为发生。

  三、优化证券监管执法体制机制

  (五)健全线索发现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突出科技支持作用,施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支撑功能,依法查询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多渠道识别财务做假线索。健全对线索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制度,规范线索处置程序。依法依规利用银行流水电子化查询和反洗钱协查机制,提高涉案资金查询效率。建立健全配合做假方名录,延伸排查和串并分析其它相关方做假线索。优化检查调查统筹调度和跨区域协作机制,提升重大复杂线索发现能力。

  (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加快推进监管转型,优化各条线各环节职能定位,构建高效协同的监察管理架构。强化发行审核、公司监管、中介机构监管等业务条线协同,提升监管效能。加强日常监管、稽查执法、行政处理等各环节衔接,提升执法效率。完善重大财务做假案件调查处罚机制,提高查办质效。及时总结执法经验,持续优化监管工作流程机制。用好与境外证券监管机构签署的双边、多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大跨境协查力度,提升对利用境外业务从事财务做假的查处效率。

  (七)深化行刑衔接协作。推动强化证券执法和司法机关在信息共享、案件办理、警示教育等方面的协作。针对欺诈发行、违规信息披露、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重大证券违法线索,符合基本条件的,及时启动联合情报道侦工作。对跨区域、系统性等重大做假犯罪案件,推动建立健全公安和检察机关联合挂牌督办机制,提升大案要案查处效率。

  四、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究责任力度

  (八)强化行政追究责任威慑力。加快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明确第叁方配合做假、资金占用等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用足用好法律授权,加大对财务做假案件的处罚力度,对主要责任人员依法坚决实施市场禁入。优化财务做假行政处理标准,大幅提高犯罪成本。对恶意转移财产的被执行人,通过向法院提起撤消权之诉追回相关财产。严格执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对欺诈发行、严重财务做假的企业依法坚决予以退市,强化对相关机构和个人追究责任。

  (九)推动加大刑事追究责任力度。推动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加大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实施财务做假、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等行为的刑事追究责任力度。深挖上市公司董事、顶级管理人员挪用资金、职务侵占、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违法犯罪线索。供货商、客户、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第叁方人员配合实施财务做假构成犯罪的,依法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十)推动完善民事追究责任支持机制。探索建立证券公益诉讼制度。推动简化登记、诉讼、执行等程序,完善示范判决机制,加大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适用力度。统筹运用先行赔付、支持诉讼、代位诉讼、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等一系列投资者赔偿救济制度机制,进一步提高犯罪成本。

  五、加强部际协调和央地协同

  (十一)国有资产出资人加强监督管理。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部门、有关企业主管部门持续加强对所出资企业的监督管理,及时督促相关企业依法依规处置所控股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财务做假及配合做假问题,严肃追究责任问责,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财政、证券监管职能部门。督促所出资企业积极履行对所参股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财务可靠性的股东监督责任。加强执法协作,发现涉及其它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财务做假线索的,及时将线索移交财政、证券监管职能部门。

  (十二)金融监管职能部门提升协同打击力度。金融监管职能部门及时处置所属企业、所监管企业的财务做假、配合做假、为违规占用担保提供协助等诸多问题并向财政、证券监管职能部门通报。督促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对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等贷款对象财务可靠性的关注和审查。在函证集中化基础上,加快推进函证数字化处理,鼓励、引导中介机构等主体通过数字函证平台开展函证业务,加大对金融机构函证业务合规性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证券执法与财政执法的分工协作,避免监管真空及监管重复。加大债券市场统一执法力度,提升执法效率。

  (十三)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地方各级政府在提供政策支持进程中,将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财务可靠性作为扶优限劣的重要依据,依法合规出具税收、合规等证明文件。在市场监管、税务、能源消耗、社保缴纳、诉讼仲裁、产权登记等领域为相关部门调查取证提供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工作协同,切实履行因财务做假问题引致风险的属地处置责任。

  六、常态化长效化防治财务做假

  (十四)增强公司治理内生约束。引导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突出对舞弊重点领域、环节的监督制约。落实独立董事改革要求,有效施展独立董事监督作用,强化审计委员会反舞弊职责。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绩效薪酬追索等内部追究责任机制,督促董事和顶级管理人员履职尽责。强化考核约束,将财务做假作为各级国有企业责任人经营业绩考核扣分项。加大对“关键少数”的宣传教育力度,将诚信合规意识作为资本市场培训的核心内容。

  (十五)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推广以上市公司和债券发行人质量为导向的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机制。督促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加强执业质量控制。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中介机构发现涉及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财务做假的,及时向财政、证券监管职能部门通报。中介机构在发现做假行为时主动报告的,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健全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督促有关机构及人员勤勉尽责。对存在重大非法行为的中介机构依法暂停或禁止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严格执行撤消执业许可、从业人员禁入等制度。

  (十六)完善财务信息相关制度。完善资本市场会计、审计、评估监管规则,发布重点领域的应用案例或实施问答,强化对会计准则实施的指导。强化财会监督制度建设,推进电子凭据会计数据标准应用,提升企业财务会计规范化水平。完善信息披露豁免监管制度,严格豁免条件和程序,防范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滥用豁免遮掩做假行为。

  (十七)加强联合惩戒与社会监督。将财务做假、资金占用和配合做假等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并入金融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将相关信息在“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进行公示,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强化失信约束。完善财务做假等重大非法行为内部人士举报奖励机制,提高奖励金额,保护“吹哨人”合法权益。发布典型违规案例查处情况,加大警示宣传力度。

  七、落实保障

  (十八)加强组织实施。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强化政策衔接、工作协同,强化监督问责,对管理或监管履职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问责。充分施展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等机制在重大案件协调、重要规则制定、重大问题会商等方面的作用。

  (十九)加强舆论引导。加强对资本市场财务做假综合惩防工作的宣传解读,重视主动引导,创新宣传方式,凝聚各方共识。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推动营造诚信经营和崇法守信的市场生态。

  (二十)加强风险防控。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坚决清除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财务做假。有效统筹打击财务做假与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7-8【财务造假】破除财务造假-生态圈- 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2024-7-8【专精特新】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周代数 - 拥抱新质生产力 加强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企业
2024-7-8【数字经济】巨丰收评 - 市场加速探底 近4900股下跌
2024-7-8【食用油】卸完煤油直接装食用油?汇福粮油 - 油罐车不是我们的 油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多家上市公司回应
2024-7-8【苏美达】合计派发4.31亿 - 苏美达实施年度股东分红计划
2024-7-8【食用油】油罐车卸完煤油直接装食用油?多家上市公司回应 - 不存在此行为
2024-7-8【格力地产】最新重组方案出炉!格力地产将逐步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
2024-7-8【格力地产】格力地产强势涨停 - 拟置入珠海免税集团不低于51%股权
2024-7-8【上市公司】国浩律所上海办合伙人黄江东 - 信息披露违法风险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首要法律风险
2024-7-8【万通发展】重组方案遭质疑 - 万通发展收到问询函
 ● 相关资讯专题
财务造假】  【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  【投资者】  【江苏舜天】  【生态圈】  【有助于】  【专精特新】  【周代数】  【数字经济】  【半导体】  【贵金属】  【食用油】  【油罐车】  【福粮油集团】  【苏美达】  【股东分红】  【西王食品】  【道道全】  【格力地产】  【房地产开发】  【黄江东】  【内幕交易】  【信息披露】  【万通发展】  【问询函】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