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华南片区宣贯会在广州举行 - 减少单纯扩大产能项目 - 加强技术创新提质降本
【锂电池】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华南片区宣贯会在广州举行 - 减少单纯扩大产能项目 - 加强技术创新提质降本
浏览次数:【246】  发布日期:2024-7-6 10:06:22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锂电池
 

  最近,韩国京畿道华城市的一家知名电池制造厂——Aricell电池厂突发大火,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从天而降的灾难不仅震惊了韩国社会,也引发了全球对电池产业安全生产的深刻反思。

  7月5日,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华南片区宣贯会在广州举行,会上介绍了修订版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下称《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

  为优化 锂电池 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卷”安全、“卷”质量,《规范条件》提出,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强化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执行高于国家标准产品技术标准

  在锂电这个与高能量化学品打交道的行业,安全是一家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

  面对 锂电池 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升、行业秩序有待规范的情景,自2015年第壹次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来,我国工信部已屡次修订完善有关规定,限制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本次修订的《规范条件》中还增加了关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规定,好比,鼓励企业制定和执行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产品技术标准或规范。

  《规范条件》中,除单体电池能量密度外,还提出了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更为全面和细化的技术要求。这意味着 锂电池 及其上游材料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以满足日益提升的市场需求。

  作为国内锂电产业链企业主要集中地之一,广东根据此前出台的《 广东省 推动新型 储能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全力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

  好比,突破电池本征安全与控制技术,攻关电池智能传感、热失控阻隔技术;建立 储能 系统安全分级评估技术体系,提升电芯、电池包、电池簇和系统级分级安全管理优化技术;研究多元新型 储能 接入电网系统控制保护与安全防御技术……

  在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广东一方面加强全过程安全管控,完善 储能 设备制造、建设、回收利用等。另一方面,制定安全技术标准。好比,研究制定全过程安全标准;围绕设备制造、安置、运营等重点领域,建立完善产业安全技术标准;完善 储能 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对 储能 设备的核心部件实行严格管理。

  提升多项 锂电池 指标要求

  在日前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 宁德时代 老总曾毓群表示:“如果把不安全的电池放在家里,将造成无穷的定 时炸弹。”他认为,行业如果要比,就要比技术,比技术造成的长期价值、可持续价值,和安全可靠的性能。“要‘卷’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卷’质量、‘卷’安全”。

  如何让“卷”技术、“卷”质量成为行业共识?相较于此前版本的文件,本次修订的《规范条件》,对 锂电池 产品性能有了更详细的指标要求,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次数容量要求明显提升。

  例如,在动力电池领域,《规范条件》区分了三元 锂电池 和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而在2021年版的规范条件中则并未区分。其中,使用三元材料的能量型单体电池能量密度≥23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65Wh/kg;使用磷酸铁锂等其它材料的能量型单体电池能量密度≥165Wh/kg。

  另外,《规范条件》还对 锂电池 上游的正负极材料、隔膜等产品作出要求,均较修订前的版本对产品性能要求有所提升。好比,负极材料领域,要求碳(石墨)比容量≥340mAh/g,无定形碳比容量≥280mAh/g,硅碳比容量≥480mAh/g。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从动力 锂电池 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尾部企业淘汰加速和中游企业前向一体化是主要趋势。技术研发方面,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是企业将来的研发烧点。

  “《规范条件》将会增进 锂电池 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长远来看,头部企业有望提升效益,而技术储蓄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则可能面临淘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正顶级工程师姜涛表示。

  优化 锂电池 产业区域布局

  近年来,我国 锂电池 产业快速发展,初步获得了全球领先优势。2023年底,全国 锂电池 总产量超过940GWh(吉瓦时),同比增长25%,其中消费型80GWh,动力型675GWh, 储能 型185GWh, 锂电池 装机量超过435GWh,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随着国内锂电行业的高速扩张,产能规模不断增长,也面临利用率逐年下滑等诸多问题。参加本次宣贯会的企业普遍认为,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隐患一定水平上表明高端、优质产能不够,低端产能过剩。

  在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方面,《规范条件》提出,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强化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规划明确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 建设工业 企业的区域不得建设锂离子电池及配套项目。上述区域内现有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关闭拆除,或严格控制规模、逐步迁出。

  为推动 锂电池 行业产能向高端、优质转变,《规范条件》提出,企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款项很多于主要业务收入的3%,鼓励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鼓励企业建立绿色工厂;申报时上一年度实际产量很多于同年实际产能的50%。

  从全国来看,广东新型 储能 产业链整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23年广东 锂电池 出口超千亿元人民币,增长15.9%。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显示,从锂电上市企业省份分布来看,广东上市企业数量遥遥领先,广东、江苏、浙江三省锂电上市企业数量占比合计将近50%。

  为优化 锂电池 产业区域布局,《指导意见》系统地规划了 锂电池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辅料、系统集成、回收等领域布局,贯穿了 储能 生产的全产业链。

  好比,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为重点建设珠江口东岸 储能 电池产业集聚区,以肇庆、江门、珠海、中山为重点建设珠江口西岸 储能 电池产业集聚区;以佛山、韶关、江门、清远为重点建设正极材料集聚区;以深圳、惠州、东莞、湛江为重点建设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集聚区等。

  这时,广州、深圳等12个地级以上市也出台了新型 储能 产业发展的配套文件,全省形成“1+N+N”政策体系。

  “总体来看, 锂电池 行业规范条件的修订更新,传递出鼓励创新、淘汰落伍、引导行业高端化发展的政策导向,有助于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动力电池和 储能 电池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姜涛认为,随同着技术进步、市场细分日益明晰,行业规范也还将与时俱进,更好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做大总量和做优存量的关系,推动锂电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南方日报记者昌道励许宁宁

  实习生陈乐童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