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如何让大规模高价值数据可信流通?WAIC上两份白皮书提出新倡议 - 直击WAIC
【匿名化】如何让大规模高价值数据可信流通?WAIC上两份白皮书提出新倡议 - 直击WAIC
浏览次数:【543】  发布日期:2024-7-6 14:13:0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匿名化】 【隐私计算】 【白皮书】 【WAIC
 

  顶级会议,不仅要聚焦当下发展,更要为产业未来建言献策。

  一如此次2024世界 人工智能 大会,如何让大规模高价值数据可信流通成了很多业内人士关注的关键,为此在7月5日的分论坛上,多家产学研机构联合发布两份白皮书,为 数据要素 流通行业当下普遍遇到的挑战,提供最新的技术思考和行业实践。

  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 数据要素 流通合规、安全和高效,产学研界正积极推进全面的技术标准制定,聚焦解决不同隐私计算技术产品的通用安全分级,受控环境下的数据匿名化,和数据离开运维域后的有效管控等许多问题。

  隐私计算规模化落地呼唤通用的安全分级框架

  隐私计算技术可以在保护隐私安全的条件下释放数据价值,是数据可信流通的核心技术之一,然而由于隐私计算技术路线众多,在产业落地应用中出现“讲不清”“看不懂”“不敢用”的情景。隐私计算产品需要安全分级方法,可以为实际产品选型提供指导,推动隐私计算技术实现大规模落地。

  一方面,隐私计算技术路线众多,且不断有新的技术涌现,应用场景方难以评估不同技术的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因为各参与方信任水平不同、数据类型不同,不同场景需要达到的数据可控水平也是不同 的,一味追求高安全,抑或完全忽视安全,都是不可取的。

  当前,虽然针对单一技术路线已经有一些安全分级标准,可是不同技术路线的分级标准完全无法对应,用户无法对所有的产品进行横向比较,这些标准也不适用于新出现的技术路线。因此,适用所有技术路线的通用安全分级思路亟需明确,来引导数据跨域流通场景中不同隐私计算产品的技术选型和安全评估工作。

  本次发布的《隐私计算产品通用安全分级》白皮书逐一讨论隐私计算安全分级面临的诸多难点,包含技术路线特征不同难以进行统一分级、部分重要安全能力难以被分级和量化、安全是系统性问题涉及的维度多、范围广。针对以上挑战,给出通用安全分级的设计思路,包含根据攻防效果分级来屏蔽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在“可证安全”和“不安全”之间增加一个“抵御已知攻击”的分级水位,引入软件信誉度等更多维度量化“实现安全”,明确所有技术特征与安全分级的对应关系。

  该白皮书由蚂蚁集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大数据 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深圳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清华大学牵头编写,另有国内16家机构参与编写。编写指导组成员包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密码协会会士王小云,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区块链数据安全 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奎等权威学者。

  个人信息“匿名化”困境有望迎来新办法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将深刻影响并重构经济社会结构,而 数据要素 的价值施展关键在于不同主体、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流通复用。其中,个人数据是当前利用价值最高、使用场景最多样、处理措施最成熟的数据,在 数据要素 市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怎样在个人隐私保护的条件上,实现数据价值开发,是产业界面对的棘手挑战。

  一方面,对于描述或标识特定自然人信息的数据,如自然人的姓名、身份证等,数据持有者掌握该类信息后,有可能发生隐私泄露、滥用等风险。对于自然人与数据持有者交互引发的描述行为痕迹信息的数据,数据持有者汇集大量个人痕迹数据后,经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将数据价值不断放大,但也有可能存在发生“ 大数据 杀熟”等风险。另一方面,部分技术处理方式造成数据精度损失很大,实际场景无法使用,使得数据失去流通和应用价值。

  同日发布的《个人信息匿名化制度:技术与法律(2024)》白皮书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大数据 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和蚂蚁集团共同发布。这是学术与产业界第壹次联合从技术与法律双重维度对个人信息匿名化问题做系统性梳理与阐释、探寻可落地技术方案与数据流通解决路径。

  当前,为平衡“数据流通”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双重目标,《 网络安全 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设置了“个人信息匿名化条款”,将匿名化后的个人数据排除在个人信息保护之外。然而,由于匿名化条款的法律内涵和实施标准有待厘清,匿名化条款往往存而不用。

  “个人信息匿名化条款存而不用已经成为数据交易流通和 数据要素 市场建构的最大瓶颈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数字经济 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许可在发布现场表示。许可介绍,白皮书着重考察和对照了各国与匿名化制度密切相关的个人信息定义、去标识化或假名化制度、匿名化标准和开展匿名化的具体指引。

  白皮书建议,在数据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进程中,应充分考虑个人信息匿名化相关处理技术与制度规范内容。为破解“个人信息匿名化”的困境,务必从单一的法律视角转向复合的“数据基础设施”的路径。匿名化条款可以拓展为一套融合法律和技术的条件设施,从而推动在不同行业、不同机构之间实现可信、安全的数据共享、开放、交易。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7-11【海洋生态环境】白皮书 - 中国以最严格制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024-7-10【大模型】用AI点咖啡、陪逛展!晨报小记者实地探访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4-7-9【负责人】WAIC 2024-多款AI应用首次亮相 对话网易伏羲有关负责人
2024-7-8【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WAIC上火了 但还不够聪明 - 科技心语
2024-7-8【人工智能】Scaling Law不适用于投资行业?朱啸虎对话上海AI基金 WAIC2024再度-语出惊人-
2024-7-8【人工智能】Scaling Law不适用于投资行业?朱啸虎在2024WAIC再度-语出惊人-
2024-7-8【事业群】WAIC 2024 - 全球最大甲骨文-数据集-开源 AI落地产业将-比特-转化成智能生产力
2024-7-8【人工智能】WAIC 2024 - 大模型需要颠覆性应用,依靠技术与产业积累
2024-7-8【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正成为行业变革力量 - 2024 - WAIC展现四大趋势
2024-7-7【研究生】学而思教育集团执行总裁位晨 - AI不可能取代教育 但将助力个性化终身成长-WAIC 2024
 ● 相关资讯专题
海洋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白皮书】  【排污口】  【大模型】  【人工智能】  【WAIC】  【负责人】  【人形机器人】  【中信证券】  【Atlas】  【朱啸虎】  【亚马逊】  【ScalingLaw】  【语出惊人】  【事业群】  【甲骨文】  【研究生】  【中央军委】  【个性化】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