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普惠保险重在利民
【低空经济】普惠保险重在利民
浏览次数:【688】  发布日期:2024-6-14 5:58:0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低空经济
 

  近年来,保险行业积极开展普惠保险业务,普惠保险服务供给不断深化,产品类型不断丰富,社会覆盖面逐步拓展,施展了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去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普惠保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最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丰富产品服务、提高服务质效、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监管五个方面对普惠保险发展提出要求。

  持续提升覆盖面

  普惠保险作为中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保障民生、服务社会,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广泛覆盖、公平可得、保费合理、保障有效的保险服务。 中国人寿 寿险 福建省 分公司探索创新“ 乡村振兴 保”项目,根据“线上销售、线下服务、网格驻点、区域经营”总体思路,让更多乡村群众享受到实惠便捷的普惠保险服务;龙年春节前夕, 中国太保 产险广东茂名中支快速支付2024年当地农民工工资保证险赔款500万元人民币,确保160多名农民工拿到钱回家过年;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组建小微客户服务中心,并针对小微企业的理赔需求开通24小时服务专线接报案,辅导小微企业快速处理货物和拖欠钱项等。随着普惠金融服务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保险产品和服务造成的便利与实惠。

  “当前普惠保险发展仍存在服务广度不够、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保障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责任人表示,当前,普惠保险发展的关键领域包含:提升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加大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群、特殊职业和新市民等群体的保障力度,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抗风险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积极参与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校园安全、道路安全等突发事件,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有效提升各类风险的保障能力;积极发展医疗责任、医疗意外和疫苗接种等相关保险;适应人口政策调整造成的变化,积极发展生育、儿童等保险,满足家庭风险保障需求。

  《指导意见》对保险公司建立普惠保险发展领导体制提出明确要求。“保险公司要将开展普惠保险、履行社会责任并入经营绩效考核,大型保险公司普惠保险考核权重原则上很多于5%。”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责任人表示,《指导意见》要求董事会和管理层要定期听取普惠保险发展情况,强化普惠保险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保险公司要明确普惠保险业务牵头部门,建立推动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强普惠保险内控管理,确保经营行为依法合规、业务财务数据真实,及时识别和防控相关风险。

  支持 养老金 融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创新发展各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投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领取形式多样的商业养老年金产品,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 养老金 发展报告2023》提出,自2022年11月正式试点实施以来,个人 养老金 一直存在“三低”问题,即缴存比例低,实际缴存人数仅为开户人数的22%;缴存金额低,实际缴存金额平均仅为税优政策规定的缴存额上限的2.5%;投资比例低,实际投资的钱财平均约为缴存额的61%。

   中国银行 研究院研究员杨娟表示,普惠养老保险产品是特别契合个人 养老金 发展期望的产品。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截至2024年6月11日,个人 养老金 产品的数量增加至762只,其中保险类产品82只,比一季度末增加11只,占二季度以来新增个人 养老金 产品数量的68.75%。“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普惠保险发展对于丰富个人 养老金 产品的支撑作用。”杨娟说。

  在鼓励丰富产品的同时,《指导意见》还支持保险公司在风险有效隔离的条件上,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将成为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3月份, 中国人寿 集团公司旗下养老社区“国寿嘉园·北京乐境”落地昌平未来科技城。目前, 中国人寿 集团公司的养老产业布局已覆盖北京、天津、苏州、厦门、成都等10余个城市,业态涵盖城心公寓养老、城郊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等,可提供养老床位数近万张,并将持续加大养老床位和服务供给。

  杨娟表示,养老产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切实可行的投融资渠道支持。保险资金具有久期较长、成本较低的特点,可以采用股权、债券、基金、资产支持计划与保险管理产品等多种形式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增进长期稳健经营

  确保人民群众“买得到”“买得起”“赔得满意”,是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坚持的准则。《指导意见》提出,一是坚持广泛覆盖,提升保险服务的可及性;二是坚持惠民利民,提升保险服务的可负担性;三是坚持公平诚信,提升保险产品的保障属性;四是坚持稳健运行,提升保险经营的可连续性。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看,保险公司要规范普惠保险服务内容,改进服务品质,完善消费投诉处理机制和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通过代理、协办方式开展普惠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依法承担处理保险消费纠纷的责任,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监管职能部门要强化普惠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检查,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

  从保险公司的视角看,部分普惠保险在经营中只是保本微利,对经营的可连续性是个挑战。例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惠民保”,由于单均保费低廉且普遍不限制年龄和健康状况,一直有业内人士担忧“惠民保”业务赔付率过高,甚至面临着较高的“逆向选择”风险。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个城市的“惠民保”产品通过持续提升参保率、降低免赔额等方式,既保证了产品的可连续性,又提升了消费者的获得感。

  有业内人士认为,“普惠”其实不简单地等于于“低价”。“国外小微保险的费率与市场化产品相比也其实不低,因为价格可持续就务必与风险匹配,只是在信用担保、保费缴纳方式和市场化的金融产品有所不同,进行了倾斜、优惠和补助。”瑞士再保险中国原总裁陈东辉认为。对此,《指导意见》要求普惠保险要把握保险经营规律,强化产品定价回溯分析,加大长周期评估考核力度,增进普惠保险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在严格监管考核的同时,给予普惠保险一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也非常必要。《指导意见》提出,依法合规推进行业数据与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等相关部门及相关机构的信息共享,拓展普惠保险相关数据来源,提升普惠保险产品定价科学性,增强普惠保险风险管理能力;各监管局和保险公司要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沟通,争取将发展普惠保险并入当地民生保障工程,给予政策和资源支持;支持地方政府通过普惠保险方式进行社会风险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责任人表示,普惠保险发展的目标是未来5年高质量的普惠保险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基础保险服务提质扩面取得新进展,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保险服务可得性实现新提升,保险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得到新改善,防范化解保险风险取得新成效,普惠保险助力金融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5【中金所】把握根本遵循 -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2024-6-24【低空经济】-高新产业链观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为科技创新市场化提供保障
2024-6-24【普惠金融】黑猫投诉 - 普惠金融、百顺宝和哈啰金融近7日投诉增长率最高(6月17日-6月23日)
2024-6-24【低空经济】低空经济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
2024-6-23【华夏幸福】华夏幸福股价逼近1元/股 - 瞄准低空经济新风口 高管团队抛出增持计划
2024-6-22【低空经济】打造低空之城,山区小县文成凭什么?
2024-6-22【低空经济】竞逐低空经济,广东何以-飞-在全国前列?
2024-6-22【华夏幸福】股价逼近1元 - 华夏幸福高管抛增持计划
2024-6-21【任德奇】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 - 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率和质量,用好数字化技术是关键
2024-6-21【华夏幸福】这家A股房企,瞄准低空经济!股价逼近1元,高管抛增持计划!
 ● 相关资讯专题
中金所】  【湖南证监局】  【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  【低空经济】  【新材料】  【技术装备】  【市场化】  【增长率】  【通用航空】  【飞行器】  【补短板】  【华夏幸福】  【供应商】  【文成县】  【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  【科比特】  【任德奇】  【交通银行】  【数字化】  【覆盖率】  【董事长】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