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部分债基产品收益率超10%?权威人士提醒当心高位-接盘-风险
【债券价格】部分债基产品收益率超10%?权威人士提醒当心高位-接盘-风险
浏览次数:【898】  发布日期:2024-6-14 19:43:20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债券价格】 【收益率
 

  6月14日,50年期特别国债迎来第壹次发行。财政部当天招标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三期)(50年期),本期发行总额为35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后仅为2.53%,反映出市场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热爱。记者还了解到,今年以来,部分债券型基金投资回报率上升,一些产品年化率甚至超过了10%,吸引了很多投资人的目光。

  近期发行的特别国债由于具备收益率高于存款、流动性较强、风险相对较小等特点,受到机构、个人投资者热捧。通过购买理财等渠道,居民和企业存款大量流向债市。Wind数据显示,1—5月债券型基金(下称“债基”)资产规模增加了4921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仅为732亿元人民币。

  债券型基金“牛市”的背后,隐藏着不小的投资潜在风险。业内专家分析,此轮债基行情与债券利率下行有很大关系,这种高收益不具备可连续性。长期收益率不会持续处于低位,投资者在债市高位接盘,未来遭受投资亏损的危险很大。

  债基拉长久期寻收益

  近期,人民银行屡次就长期国债收益率偏低与居民购买特别国债公开发声,提醒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

  部分国际投行如麦格理集团则提醒道,中国债券市场需要吸取美国硅谷银行危机的教训,投资者大量持有长期美债,在利率方向和水平变化后会袒露出重大风险。

  当前债基追求高收益的策略主要是拉长久期。从信用债市场来看,据 华西证券 统计,6月1—9日,中长久期信用债在一级市场发行占比上升且利率降幅较大,二级市场中长久期品种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

  债基投资收益一方面来自持有债券期间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则来自债券价格变动引发的资本利得。据业内人士介绍,债券利率与价格负相关,利率走低,价格就会升高;持有债券的久期也会影响债基投资收益,简单而言,久期放大后,债券价格变动与债券利率变动的倍数关系也会放大。“从这个意义上看,久期实际上有倍数或杠杆效应。”举例而言,在利率同样下降1个百分点的情景下,久期3年的债券价格会上涨3%,而久期8年的债券价格则会上涨8%。

  受“资产荒”影响,近期一些机构投资者找不着收益较好的资产,尤其是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后,更加凸显出债券基金的比价优势。这些机构投资者更多地依靠拉长债券久期来追求高收益,实际上也是在“冒险”挣钱,博弈市场利率还会走低。

  高位“接盘”隐藏风险

  通常在利率下行阶段,债券价格上涨,大量金额涌入债市,加剧了债券供求失衡,利率进一步下行,价格继续上涨,形成正反馈效应;反过来,利率回升时也会有负反馈效应。为此,业内专家提示,长债收益率不会持续处于低位,“投资者在债市高位接盘,未来遭受投资亏损的危险很大”。

  回顾2019年至2020年间的债市行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曾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半年间降低了近80个基点,之后又在2020年5月至11月回升了80个基点期间。若投资者在利率低点也就是价格高位买入,持有到2020年11月卖出,半年将亏损6%左右,折算为年化率就亏损10%以上。当时,债券基金也曾出现大面积亏损,投资者大幅赎回又加剧了市场的继续下行,并进一步放大亏损。

  总体来看,久期对债基投资收益的倍数效应是双向的。未来若债券利率回升,久期越长,债基产品资本利得收益也会成倍下降,风险相应加大。“对债基产品收益率数据要理性看待。”业内人士强调,通常市场宣传的 利润率是年化率,根据一段时期的实际收益率折算而成,是动态变化的。

  举例而言,若过去30天某债基产品净值由1元增长至1.01元,意味着该产品当月收益率为1%,折成年化率可高达12%。但对于债券基金而言,月度收益率1%已经属于高收益,很难指望每月的 利润率都有此水平。即便后续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一年的实际收益率也远远达不到10%以上的期待收益率;反而是出现潜在亏损风险的机率在加大。

  “很多投资者认为,由于市场中还有大量待配置资金,那么一旦收益率出现了上行的苗头便会有资金将其再度‘买’下来,所以收益率也就不会真的上行。” 光大证券 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荒”是驱动2022年第四季度收益率下行的直接起因,也是那时较多投资者笃定未来收益率还将继续下行或是低位运行的主要逻辑。

  张旭提醒,当前的债券市场和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之前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也许,此时投资者更需关注债券类资产的价钱波动风险,守护好“钱袋子”。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2【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投资AB面
2024-6-21【债券型基金】超长期国债太火爆抢不到?这两种基金考虑一下
2024-6-19【债券型基金】南财早新闻 - 倒查30年?国家税务总局回应;滴滴辟谣IPO传闻
2024-6-19【债券型基金】南财早新闻 - 倒查30年?国家税务总局回应;滴滴辟谣IPO传闻
2024-6-18【债券型基金】这类基金太火爆!规模逼近10万亿元
2024-6-18【债券型基金】火爆!这个市场逼近10万亿元
2024-6-18【债券型基金】国内债券型基金规模逼近10万亿
2024-6-17【债券型基金】-财经分析-限购难抵资金涌入 债券基金是时候-见好就收-了吗?
2024-6-15【特别国债】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 - 影响几何?
2024-6-15【特别国债】社论 - 超长期特别国债密集发行 积极财政政策加快落地
 ● 相关资讯专题
特别国债】  【投资者】  【债券型基金】  【持有人】  【IPO】  【国家税务总局】  【收益率】  【ETF】  【债券市场】  【年内收益率】  【债券基金】  【见好就收】  【积极财政政策】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