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上海饮料分级制度试行 - 推向全国仍需进一步优化
【新加坡】上海饮料分级制度试行 - 推向全国仍需进一步优化
浏览次数:【900】  发布日期:2024-6-15 5:20:5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新加坡】 【进一步
 

  随着天气逐步转热,饮品的消费进入旺季。目前,有直播间因宣传徒负虚名存在诱导消费者的问题被禁,原因之一是主播强调所售产品适用人群为“控糖人士”“孕妈妈”等,宣传其产品低糖、低热量等,但从实际检测结果来看,某些宣称无糖的产品实际含糖量特别高。

  对于目前上海试行的饮料分级制度,行业内的说法各有不同。很多媒体认为,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推行食品、饮品的分级制度,国内的饮料、包装食品的分级也需要开展。也有行业内的人士指出,饮品、包装食品的分级制度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国内人群的食物摄入情况进行制定。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指出,目前上海试行的分级制度,其实是引进的新加坡的饮品分级制度,在一定水平上其实不能反映出国内对于营养摄入需求和需求的特殊性,“目前,上海试行的制度其实不是强制性的制度,因此只有部分品牌响应号召,这实际上就成为部分品牌的宣传工具,其参考价值反而减弱,假如未来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饮品分级制度,强制性和相关的政策是需要跟进的。”

  饮料分级需因地制宜

  今年三月,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为引导公众健康饮食,该中心研制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上海开始试行。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等4种成分含量,评定等级从高至低,标识ABCD四级,推荐水平逐步递减。

  直到今天,在上海地区,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快乐柠檬等现制茶饮品牌已经开始在产品包装上进行标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并没有包装饮品根据上海饮品分级进行标识。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营养选择”饮料分级方法主要参考国内外标准,考虑饮料营养成分分布及人群饮料摄入情况,最终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的含量对饮料进行综合分级,分级从A到D级,其推荐水平递减。

  根据目前媒体披露的信息和专家的介绍,上海饮料分级制度的主要参考对象是新加坡的饮品分级制度。据了解,为进一步遏制糖尿病的发展,新加坡政府要求在新加坡零售的含较高糖分和反式脂肪的预包装饮料,务必贴上标签,并禁止发布相关的宣传广告。其中,A级的饮品最健康,B级的饮品较为健康,厂家可自愿标注;C级饮料不健康,D级饮料最不健康,厂家务必标注。例如,传统含糖可乐根据新加坡的标准属于D类饮料,根据要求禁止相关产品在新加坡进行广告宣传。

  “新加坡分级制度出台的背景是糖尿病病发率不断上升,但当前我国人均摄糖量远低于建议的平均值。”钟凯说。此前,有外媒报道称,新加坡营养调查显示:本地人均每天摄取12茶匙的糖分,远超维持正常营养所需分量。新加坡人平均每天摄入60克糖,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位列第贰,而高糖引发的糖尿病已经成为新加坡的一大经济问题。

  对于我国人均摄糖的含量,目前各个机构统计的数字其实不相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一个普通人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指导文件,人均每日糖摄入量最好少于25克,最多不要超过50克。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均每日摄糖量21克,在全球排行中处在靠后的位置。但也有媒体指出,当前我国人均每日摄糖量超过了30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国内各地区年摄糖量不同巨大,最高的西藏地区人均年摄糖量为3.5千克(换算日均摄糖量约为9.58克),最低的山东仅为0.9千克。且对照2015年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地区人均摄糖量显现的是下降趋势。

  “我国人口的摄糖主要来自于蔗糖,即由主食摄取,因此我们对照其它的国家和地区,人均摄糖量其实不高,尤其是反式脂肪指标上,我国人均仅不到0.6克,远低于世卫组织建议的一天限量在2克左右,且国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反式脂肪不会成为危害健康的主要指标。”钟凯建议,在反式脂肪上,对于饮品的评级因素应该相应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商家也在设立自己的评级制度。记者在北京走访发现,诸如盒马生鲜会在自己的自产商品中表明食品的ABCD评级,但并未向外界普及其评级的标准。科信食品和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峰指出,这实际就成了商家宣传的一种手段。

  阮光峰认为,饮品、包装食品的分级应该在国人的膳食食物特点之上而建立,目前上海试行的分级制度其实不强制所有的品牌进行公示,这造成一些品牌将评为A级的饮品进行标明,反而C、D类产品其实不标明,使得饮品分级制度成了很多品牌宣传的形式之一,违反了分级制度运行的初衷。新加坡的制度是要求D类饮料务必强制性标识,且禁止其相关产品在新加坡进行广告宣传,但上海的制度并没有对评级较低的饮品有强行的责罚制度。

  对此,快消行业专家路胜贞认为,相关饮料分级其实是进一步放大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其实不意味着该类产品饮料会直接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但容易的ABCD标注又会加大消费者对饮品的抵制或信任,这实际上都是未来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FOP标识建立仍旧漫长

  “其实,食物和饮品上标明配料和含量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了知情权,可是由于大部分消费者无法分辨产品是否对自己的身体发生过多的影响,因此很多国家的评级制度应运而生,但从实际来看,目前大部分评级制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阮光峰说。

  “虽然FOP标识(食品包装正面标识体系)是大势所趋,可是很多国家的FOP制度存在一些漏洞,即评级高不代表可以无节制地摄入,评级低不代表可以不摄入。新加坡和目前上海试行的饮料分级制度,都属于评价型FOP(包装正面标识),主要目标是帮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食品的营养属性,指导合理选择,其同类产品例如碳酸饮料可以作为评价和选择标准,但跨种类的饮品之间很难做比较,例如无糖可乐属于B、半脱脂奶属于C,这种比较就毫无意义,只会让消费者迷惑。”阮光峰对记者说,举例说明,纯净水的评级一定是A,含有非乳源性糖,加了新鲜草莓的果汁就属于B,但从营养价值来看,果汁一定比纯净水丰富。

  据了解,目前,食品、饮品的信息披露分为传统营养标签、信息型FOP、评级型FOP、阈值型FOP。根据上述排列,信息密度越低、理解难度越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所有国家和地区对于食品的评级标准均有不同。例如英国的FOP标识中,就要求标出脂肪、饱和脂肪、盐和糖含量的高低,加拿大则是脂肪、饱和脂肪、盐和糖含量的高低,而新加坡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美国使用的则是阈值型FOP,FOP标识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绿色标志,表示食物符合营养标准;另一部分说明每份食物的能量和食品的份数。“优点是容易辨识和理解,可是存在诱导消费、贸易壁垒和过于商业化的问题。”钟凯说。

  同时,钟凯也介绍到,目前澳新的健康星评分系统较为全面,可是显现出的信息量较多,所以过于复杂,且评分体系过于繁琐和复杂。对于消费者而言,明白的要求也较高。

  综上所述,上述专家均认为,目前现行的FOP标识其实不存在绝对的完美和失败,都是在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理解水平难易之间做选择。且大部分地区都是根据本国人的饮食和诱发次健康物质的比率做出的考量。

  2021年9月国家卫健委对外发布的《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征求建议稿)中,已经把糖含量和饱和脂肪酸列为强制性标识项目。但对于全国性的强制FOP标识,当前国内还没有相应的意见稿和规则出台。

  “FOP标识务必是在一个国家建立起一套统一的FOP,不然就毫无意义,同时需要配套的对营销行为进行管控并持续的跟踪和评估,对效果建立正确的向往,同时最关键的是在执行的同时,强化对消费者的教育。”钟凯说,因此,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统一的FOP标识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工作。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6【民营企业】强调公平竞争、强化法治保障!国务院报告明确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工作
2024-6-26【金融稳定】进一步厘清央地金融监管职责!金融稳定法草案二审作出三项修改
2024-6-26【新加坡】堵、堵、堵!全球港口拥堵度创一年半新高 - 船舶候港时间长达一周
2024-6-26【企业家】进一步清理涉企业、企业家虚假不实信息!微信最新发文
2024-6-26【企业家】微信 - 将进一步清理涉企业、企业家虚假不实信息 依法依规处置侵害企业等内容及账号
2024-6-26【进一步】-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在广州交付 标志我国冰区科考又进一步
2024-6-26【骄成超声】骄成超声拟转让青岛奥博59%股权 - 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
2024-6-26【新加坡】新加坡称自2019年以来收缴44亿美元非法资产
2024-6-26【经济发展】国务院报告明确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点工作
2024-6-25【现货】农产品 - 随着新季红枣关键生长期的来临 天气炒作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 相关资讯专题
民营企业】  【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进一步】  【新加坡】  【企业家】  【骄成超声】  【2019】  【受害者】  【人工智能】  【英伟达】  【国务院】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