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新能源车企-淘汰赛-全面打响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企-淘汰赛-全面打响
浏览次数:【846】  发布日期:2024-6-15 6:29:54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新能源汽车】 【淘汰赛】 【新能源
 

  2024年即将过半,多家车企销售进度明显落伍。截至五月底,多数 新能源 汽车品牌销售和交付数量不及年初设定目标销量的三成。

  销售目标如悬顶之剑,部分车企正通过扩容团队、提升工厂生产效率等各种方式努力在各个环节再“踩脚油门”;也有企业面对现实开始下调销量目标,试图通过提高服务品质、回归产品价值的形式减轻交付压力。

  销售进度落伍

  随着各 新能源 汽车品牌5月销量数据逐渐公布,各品牌上半年销售交付情况已经较为清晰地显现出来。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5月底,多数新势力品牌销量目标完成率在20%-30%之间,销售进度明显落伍年初设下的目标。

  蔚来、理想、极氪、阿维塔、零跑几家新势力的交付目标完成率都在20%-30%之间,其中极氪的交付目标完成率迫近30%,蔚来为28.7%、理想为25.2%、阿维塔为27%、零跑约为23%。

   比亚迪 和鸿蒙智行品牌当前交付进展较快。截至5月底, 比亚迪 累计销量为127万辆,相较全年目标销量360万辆完成率为35.28%,在销售数据和计划完成进度上都有比较好的表现。鸿蒙智行1-5月的单月销量均超过2万辆,合计销售14.6万辆,目标完成率达到36.5%。

  3月上市、4月开始交付的小米SU7在两个月内共交付了1.57万辆。6月14日,小米集团老总雷军在社交平台表示,截至6月13日SU7累计交付突破2万辆,预计6月交付将突破1万辆。但和全年交付10万辆-12万辆的目标比,SU7目前还在产能爬坡阶段,交付完成率约为15%。

  目标完成率同样未到20%的还有小鹏和哪吒汽车,表现未达预期。

  一二季度其实不是汽车市场的传统旺季,叠加钱格战热潮下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多数品牌前5个月销量表现平平。不过,行业人士表示,随着车企营销策略调整、新车型推出和 新能源 车市场渗透率的提升,下半年市场将持续回暖,“金九银十”期间,汽车品牌预计还能迎来一波销售热潮。

  竞争日益激烈

  各大品牌在制定2024年销量目标的时候恐怕没想到, 新能源 汽车淘汰赛今年会打得如此惨烈,新品、价格、营销、出海全面开“卷”,“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2024年以来,已经有超20家品牌加入“价格战”大乱斗,车企也正加快推出新车型。乐道L60、埃安第贰代AION V(霸王龙)、享界S9等车型都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江淮汽车 表示,其与华为携手缔造的豪华智能 新能源 汽车也将推出,这是华为的第四款智选车。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老总余承东透露,这将是一款百万级超高端旗舰车型。

  同时,蔚来的第贰品牌乐道和小鹏的第贰品牌MONA也将“加入战局”,聚焦细分市场,价格聚焦在当下竞争最激烈的20万元价格带。

  车企老板们不仅要抓价格、抓成本、抓经营,还集体下场直播吸引流量、加强转化率,亲自搞起了宣传。

  在雷军和余承东的“率领”下, 长城汽车 老总魏建军、极越总裁夏一平、哪吒汽车总裁张勇等车企老板纷纷现身直播间。奇瑞老总尹同跃直言,当下市场的环境,需要车企“利用新的互联网思维,向余承东学习、向雷军学习,亲自去讲解、去介绍(汽车)。”

  行业竞争的“战火”甚至开始向燃油车蔓延。在最近举办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油电同权”成了话题焦点,BBA的“腰斩式降价”也屡次登上热搜。

  广汽老总曾庆洪表示:“当 新能源 汽车纯电占比达到50%时,建议相关部门研究一下油电同权。”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提到:“我们一直建议油电同权,行业环境逐步回归合理竞争的公平环境。中国电价低,而油价‘一升油半升税’,油车用户税负与电车严重不同化。”

  随着 新能源 技术逐渐成熟,燃油车加入战局一定将汽车行业竞争的激烈水平再推上一个台阶。

  应对策略各异

  市场分析人士对记者说:“品牌在去年就预期到了竞争的加剧,但可能没想到会这么激烈,年初制定目标时还相对乐观。但现在很多车企已经开始准备在价格和销量之外寻找生路。”

  销量焦虑下,“踩油门”再拼一把还是“踩刹车”重新思考成了 新能源 汽车品牌一定要做的决策。

  现实所迫,部分品牌不得已向“价值”回归。3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表示,将公司一季度交付量展望下调至7.6万辆-7.8万辆,将年度销量目标从原定的80万辆降低至56万辆-64万辆。理想汽车总裁李想发布致员工信复盘了首款纯电车型理想MEGA销量、口碑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自我批判。

  李想表示,理想从上至下过于关注销量和竞争,让欲望超越了价值,销售团队大幅减少了服务L系列用户的时间和精力,使公司经营效率明显下降。

  后续将放弃理想MEGA全面开花的销售策略,聚焦在头部城市的大型零售中心进行产品体验和试驾,并在这些城市加速建设超充站。

  3月底,蔚来也发布公告表示,下调2024年第壹季度交付展望,从原先的约3.1万辆-3.3万辆微降至3万辆。

  6月14日,余承东在行业论坛上表示:“当前我们不具备低成本的能力,做30万元以下的车都是亏的,成本能力就有差距。不是我们不想去卷成本、卷价格,是没这个能力,所以只能卷价值。”

  而另一边,也有企业正继续向提升交付量的目标努力。近期,极氪团队进行了一定比例的人员调整,预计将增加25%的一线岗位,增加16%的营销服务人员数量,结构性优化中后台岗位。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表示,目前公司也很焦虑,在努力持续加速车辆的生产和交付。

  小米汽车也表示,小米SU7即将进入新一轮的交付提速,6月起,小米汽车工厂正式开启双班生产,提升产能,以确保6月交付超过1万辆。

  但不论是“踩油门”还是“踩刹车”,汽车行业产品迭代和品牌更替速度正明显加快。多位分析人士表示,未来3年到5年是汽车行业的分水岭,多数车企将在淘汰赛中出局。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6【淘汰赛】欧洲杯现-死亡半区- 德法葡西齐聚 乱成一锅粥
2024-6-15【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企-淘汰赛-全面打响
 ● 相关资讯专题
淘汰赛】  【法国队】  【死亡半区】  【一锅粥】  【新能源汽车】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