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数据更稳更实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更稳更实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浏览次数:【901】  发布日期:2024-6-15 6:29:54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社会融资规模】 【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6月14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继续保持在8.4%的较高水平;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06万亿元左右;5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3%;1-5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人民币,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专家表示,5月融资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利率水平维持低位。当前信贷增速虽然受到去年较高基数和一些短时间扰动因素的影响,但节奏更加均衡,对经营主体支持“实”的成分进一步得到体现。总体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节奏更均衡支持更实

  数据显示,1-5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人民币,总量增长合理,支持实体经济仍有后劲。同时,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节奏更趋均衡。

  专家认为,信贷投放“挤水分”后增速合理回归,有助于实体经济持续恢复。今年以来,央行引导金融机构盘活信贷存量,对金融数据“挤水分”“去虚胖”,信贷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

  权威人士表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仍然缺乏充分的切实需求储蓄,加上季度GDP核算方式优化后,地方政府督导下虚增存款的现象有所缓解。在此环境下,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仍接近万亿元水平,其实不算少。

  业内人士分析,地方化债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对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也有下拉作用,如果将这部分因素还原后,当月新增贷款其实是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

  值得强调的是,当前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信贷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数据显示,5月末,高新技术、“ 专精特新 ”、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4.77万亿元、4.11万亿元、2.6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15.9%、19.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1.5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60.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社融数据方面,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1.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06万亿元左右。

  “近期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形成稳定支持,一定水平上也反映出财政政策发力正在加快落地,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不断优化。”业内人士说。

  利率下调有空间也有约束

  今年以来,我国利率水平继续保持稳中有降态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为3.73%和3.69%,同比降幅明显。二季度以来,贷款利率仍持续处于历史低位。

  5月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在3.7%和3.6%左右,同比下降超过0.2个和0.5个百分点。同时,随着经济恢复向好,物价也在温和回升,实际利率水平也会继续回落。

  “当前我国政策利率较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稳固的。”权威人士表示,学术界基于不一样的假设条件对我国中性利率进行估算,主流观点认为当前中性利率水平在2%左右。

  今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在1.8%的较低水平,考虑通胀因素后的实际政策利率不到2%,仍低于中性利率,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的稳固支援力度。

  上述权威人士表示,利率下调仍有空间但也面临内外部约束。其实,今年以来,央行已屡次公开发声表示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前期政策效果还在显现,未来也会结合形势变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理。客观而言,进一步降息面临内外部“双重约束”。

  具体而言,内部方面,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利润是当前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来源,净息差继续收窄会影响银行可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外部方面,人民币汇率也是需要研究的因素。2023年以来,中美利差持续倒挂,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目前中美利差倒挂已达220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能继续保持在7.2元左右实属不容易。利率调整也需要考虑对汇率的影响。

  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

  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专家表示,M2同比增速放缓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去年高基数形成扰动。数据显示,2023年5月M2同比增速高达11.6%,存量M2已超过300万亿元人民币,很难寄希望于货币总量持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

  其次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主动“挤水分”。今年以来,规范“手工补息”、优化金融业增加值核算实际上都是在主动“挤水分”,也是在落实关于避免资金沉淀空转的要求。在此进程中,M2同比增速会有所回落。在金融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多期望的是对实体经济真实有效的金融支持。

  再次是阶段性原因影响。5月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明显增加,同比多增近9000亿元人民币,部分企业还在提前还款,对信贷增长也有下拉影响。尤其是近期发行的特别国债具备收益率高于存款、流动性较强、风险相对较小等特点,受到机构、个人投资者热捧。通过购买理财等渠道,居民和企业存款大量流向债市。

  5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整体看,今年以来,M1增速总体显现放缓态势。市场观点认为,当前M1同比增速放缓受多因素扰动,需要从更广口径看待M1性质的市场流动资金状况。

  其实,随着金融深化推进和支付便利性提高,一些研究开始关注到M1同比增速被低估的情景。近期 中金公司 发布的研究报告提出,与M1类似但没有并入统计口径的钱财还包含居民活期存款、现金管理类产品、第叁方支付机构备付金,这三类资金都具有类似M1的特征。

  以此前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为例,若将以上三类资金并入,4月M1同比增速大概在0.6%-1.1%之间,没有公布的数据那么低。从5月看,若将以上三类资金并入,预计M1同比增速至少可拉高2个百分点期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M1同比增速下降与规范“手工补息”和存款分流等原因也有关。一方面,在打击资金空转、叫停“手工补息”环境下,部分不规范的企业存款同比减少。另一方面,随着财富管理方式多元化,在存款利率下行环境下,理财产品作为存款“蓄水池”的作用明显,对存款的替代属性增强,部分活期存款向理财市场分流。

  专家表示,深条理看,M1同比增速放缓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质效提升的真实写照。另外,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优化也造成金融数据“挤水分”效应。之前季度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高度依赖存贷款规模,地方政府有较强的激动督导银行冲高存贷款,优化后的核算方法更加重视效益而非规模,各方面开始对过去存贷款数据中虚增的成分“挤水分”,未来数月还将持续发生下拉作用。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4【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新华财经晚报 - 1-5月全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
2024-6-24【长三角】长三角铁路暑运预计日均发送280万人次 - 同比增长3.5%
2024-6-24【苏宁易购】梅雨季来了!苏宁易购烘干机销量同比增长超30%
2024-6-24【创源股份】创源股份 - 为子公司提供3500万元担保
2024-6-23【中国人民银行】新华财经周报 - 6月17日-6月23日
2024-6-24【实体经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2024-6-24【财务公司】立足集团产业 - 财务公司加力服务实体经济
2024-6-23【制造业】前5个月广州经济总体平稳向好
2024-6-22【ESG】ESG标准化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建议—— - 推动符合ESG标准导向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2024-6-21【用电量】精选 - 本周重大资讯回顾 (6/17-6/21)
 ● 相关资讯专题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同比增长】  【企业利润】  【长三角】  【苏宁易购】  【消费者】  【烘干机】  【创源股份】  【子公司】  【净资产】  【提供担保】  【300703】  【中国人民银行】  【汽车芯片】  【2024】  【新华财经】  【实体经济】  【财务公司】  【上市公司】  【金融服务】  【企业集团】  【制造业】  【高技术】  【ESG】  【G标准】  【证券时报】  【标准化】  【用电量】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