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上市首日破发 - 云工场的小而美出路和困境
【云工场】上市首日破发 - 云工场的小而美出路和困境
浏览次数:【411】  发布日期:2024-6-14 23:29:06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云工场】 【数据中心】 【IDC解决方案】 【边缘计算服务】 【IDC
 


K图 02512_0

  2023年5月31日云工场递表,2024年6月14日在港交所上市,一年间这家IDC(互联网 数据中心 )和边缘云服务商,仍未打破九成营业收入靠单一业务的格局。

  上市首日,云工场4.37港元的开盘价较发售价跌了5%,按收盘时股票价格计算,云工场总市值为17.48亿港元。以2022年营业收入计,云工场在IDC行业的运营商中立服务商中排在第11位,市场份额0.6%。作为中小型、非自建 数据中心 的IDC服务商,云工场避开了高额投入的危险,可是对上下游的话语权和成本的控制力仍然是考验。

  开盘4.37港元,收盘3.8港元

  “今日上市”,云工场官方公众号在6月14日港股开盘不久后发文,“云工场赴港IPO”的字样也出现在官方网站。

  当日,云工场开盘价4.37港元,较发售价4.6港元跌了5%,盘中虽一度达到4.65港元,但收盘时跌至3.8港元。以收盘价计算,云工场总市值为17.48亿港元。北京商报记者就上市当日的股票价格表现,邮件采访了云工场,但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应。

  业内人士更加关注企业的未来,文渊智库开创人王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类企业的前景不错, AI概念火爆,IDC解决方案商应该会受益。只要会炒作概念,股票价格应该有一定想象力”。

  云工场建立于2015年,以IDC(互联网 数据中心 )服务切入市场,目前其给自己的定位是:致力于成为 边缘计算 和AI智算服务提供商,产品服务主要包含边缘AI和IDC。

  IDC是指用于安置服务器和存储及相关网络设备的设施,用于组织、处理、存储及流传大量数据。IDC可按运营商接入类型进行分类,即运营商运营或运营商中立 数据中心

  在中国,运营商运营 数据中心 由国有电信运营商主导: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 ,它们开发 数据中心 的部分起因是为了增进相关网络服务的销售;运营商中立 数据中心 可供多个网络服务运营商接入,让其客户享有多于一个运营商接入的灵活性及冗余度。云工场就属于运营商中立 数据中心 服务商。

   边缘计算 服务或边缘云是一种基础设施及计算服务,其与IDC解决方案服务的区别在于可让客户在互联网边缘组建和获取及提供数字体验,可降低延迟、增强可靠性等。

  营业收入大头毛利率最低

  根据招股书,2021—2023年云工场营业收入分别是4.64亿元、5.49亿元、6.96亿元人民币,来自IDC解决方案服务、 边缘计算 服务、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及其它服务三部分。

  三年间,IDC解决方案服务营业收入分别是4.37亿元、5.39亿元、6.74亿元人民币,占比总营业收入的94.2%、98.2%、96.8%。

  不过在IDC解决方案服务市场,云工场并未在第壹阵营。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2年营业收入计算,云工场在IDC行业的运营商中立服务商中排在第11名,市场份额是0.6%,前三名分别是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世纪互联 数据中心 有限公司、秦淮数据集团,相应的市场份额为8.9%、7.3%和3.3%。

  IDC解决方案服务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且竞争激烈的市场,估计有400个不同规模的参与者,包含国有电信运营商、独立IDC服务供货商、其它互联网公司及 云计算 公司。云工场其实不拥有、建造或发展本身的IDC,而是在提供IDC解决方案服务时管理从供货商采购的 数据中心 空间及柜机。

  谈及非自建模式,瑞达恒研究院经理王清霖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自建 数据中心 周期长,前期投入很多,但安全性、可控性、成本控制、长期效益比较好。有一定经济能力,且数据量和算力需求较大的企业,会倾向自建 数据中心 。非自建 数据中心 企业前期投入较少,可以将资金用于研发等其它部分,可是数据的安全性等受到一定限制。未来 数据中心 或许会类似公有云的业务模式,也会向租赁或定向使用等方向发展”。

  云工场在风险因素板块中则提到:“由于我们与中国主要 云计算 服务及互联网服务供货商之间的协议其实不是独家协议,这些公司未来可能会决定增加与我们的竞争对手合作、开发自身的 数据中心 功能或终止与我们的协议,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均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扩展计划和预期增长发生重大不利影响。”

  营业收入贡献大其实不代表最挣钱。2021—2023年云工场毛利率分别是12.2%、12.6%、12.6%,IDC解决方案服务的毛利率为11.5%、12.4%、11.9%。

  以2023年数据为例,云工场的 边缘计算 服务和ICT服务及其它服务的毛利率分别是20.4%和86.1%。营业收入占比最高的IDC解决方案服务毛利率垫底,毛利率最高的业务的是贡献最少营业收入的ICT服务及其它服务。

  研发开支不增反降

  和IDC解决方案服务、ICT服务及其它服务业务相比, 边缘计算 服务创收的时间更晚,2022年才成为营业收入来源之一。

  云工场的策略是逐步偏重于IDC解决方案服务及新开发的 边缘计算 服务。云工场还在招股书中强调,“扩大 边缘计算 服务的能力对于我们的营业收入及长期盈利能力的改进非常重要”。2021—2023年,云工场经调整净收入分别是2092.9万元、1361.7万元、2360万元。

  综合营业收入和营业收入结构,王清霖认为,“一般而言,营业收入持续上涨,但经调整净收入和毛利率增长有限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云工场方面表示,“我们提供EdgeCDN(边缘分发网络)服务,并已推出灵境云下的EdgeAIoT( 物联网 智能边缘产品)服务。边缘对象存储及边缘流媒体直播品牌旗下经改进的串流功能、加速功能、 数据安全 功能及存储功能在内的其它 边缘计算 服务正处于开发之中,若干新服务组合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

  招股书援引数据显示,中国 边缘计算 服务市场整合度相对较高,估计有超过100个市场参与者,以2022年营业收入计,五大厂商占市场份额的22.2%,云工场的市场份额为0.01%。

  从成本和开支的视角看,2021—2023年云工场的销售成本增幅与营业收入相当,分别是4.08亿元、4.8亿元、6.08亿元人民币。销售成本主要包含IDC解决方案服务相关成本、 边缘计算 服务相关成本及ICT开支。

  具体到开支,包含销售及分销开支、行政开支、研发开支三部分,每年占比最高的都是行政开支,2023年的研发开支为2223.1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357.4万元少了134.3万元。

  研发开支主要包含技术支援费用、雇员福利开支等,其中技术支援费用占大头,主要指就基础设施管理服务、信息通信技术服务(ICT)和其它服务的系统开发、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发展、外包研发成本和专利申请开支。

  云工场方面解释,“技术支援费用(主要指外包研发成本)在2021年及2022年达到高峰,起因是在2022年筹备及推出 边缘计算 服务”。在王清霖看来,“IDC服务商类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技术和服务,这也是增加企业壁垒的有效方式。研发成本投入高,是一种比较正常的钱财使用模式。但也需要警惕新技术的过度投入,无法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16【2023】港股IPO周报 - 慢病管理平台方舟云康通过聆讯 云工场上市首日跌近两成
2024-6-14【云工场】上市首日破发 - 云工场的小而美出路和困境
2024-6-11【美联储】港股本周要闻前瞻 - 美联储利率决议重磅来袭 两只新股将上市
 ● 相关资讯专题
2023】  【港交所】  【保荐人】  【人民币】  【IPO】  【云工场】  【方舟云康】  【数据中心】  【IDC解决方案】  【边缘计算服务】  【美联储】  【20亿】  【利率决议】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