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5月金融数据来了!新增社融强于季节性 存贷款仍在-挤水分-
【社会融资规模】5月金融数据来了!新增社融强于季节性 存贷款仍在-挤水分-
浏览次数:【53】  发布日期:2024-6-14 22:02:00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社会融资规模】 【季节性】 【挤水分】 【存贷款
 

  新一期金融统计数据出炉。6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存款增加9万亿元人民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人民币。截至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1.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

  整体来看,5月金融数据“喜忧参半”,既有实体需求偏弱影响,也有结构性因素及政策方面影响。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从更长视角看,随同经济更为轻型化,信贷需求有所转弱,监管将着力引导信用扩张模式从“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变,信贷增长要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

  新增贷款总量偏弱

  企业中长贷仍是“主力军”

  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253.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8.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

  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人民币。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891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时间贷款增加293亿元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加859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3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时间贷款增加2.44万亿元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加7.11万亿元人民币,票据融资减少30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306亿元人民币。

  综合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数据,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人民币,由此计算5月新增信贷9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少增4100亿元人民币,环比多增2200亿元人民币。

  具体到5月单月的各部门表现上,5月住户贷款增加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915亿元人民币,环比多增5923亿元人民币。其中,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增加243亿元、514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少增1745亿元、1170亿元人民币,环比分别多增3761亿元、2180亿元人民币。

  相较于住户贷款,对公贷款相对稳定,企业中长贷仍为重要拉动力量。数据显示,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少增1158亿元人民币,环比少增1200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时间贷款减少1200亿元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加5000亿元人民币,票据融资增加3572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变动-1550亿元、-2698亿元、3152亿元人民币,环比分别变动2900亿元、900亿元、-4809亿元人民币。

  “新增贷款总量偏弱,结构欠安。” 中信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评价称。明明表示,5月居民和企业部门均表现欠安。本次信贷同比大幅下滑,从结构来看,零售贷款仍然偏弱,居民购房意愿下滑对中长期居民贷款的影响还将持续,“五一”假期也未能带动居民短贷增长;而对公贷款方面,中长期贷款连续三个月同比少增,结合5月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下方,企业盈利空间收窄,生产投资意愿边际降温。

  另一部分原因则来源于金融“放空转”的监察管理要求。中国 民生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进一步补充道,持续规范手工补息和资金空转下,部分企业过去“存贷双增、低贷高存、虚增套利”的模式难以为继,造成对公贷款扩张有所放缓。

  针对住户贷款表现,温彬分析指出,“五一”假期带动服务业需求较好释放,继续保持较快恢复态势,对居民短贷有所支撑。中长贷方面,5月新一轮楼市政策力度加大,对改善新房销售、消化存量房产、稳定房地产投资具有积极作用,但增量、存量按揭的利差明显走阔,早偿压力再度抬头,造成5月按揭净增仍不乐观。

  新增社融强于季节性

  下半年有望平稳增长

  相较于总量表现偏弱的新增信贷,5月新增社融实现了规模与增速的环比双增,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初步统计,2024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少2.5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2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少增2.1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727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77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15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减171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50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196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18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减186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多251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4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少349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060亿元人民币,同比少2835亿元人民币。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人民银行数据统计发现,5月单月新增社融2.0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5092亿元人民币,环比大幅多增2.14万亿元人民币。截至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1.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相较4月末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9.5%仍有明显差距。

  究其原因,温彬指出,同比来看,政府债和企业债融资为主要拉动因素;环比来看,政府债融资、表内信贷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形成主要推动。

  “近期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对社融增速形成稳定支撑,一定水平上也反映出财政政策正加快落地,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不断优化。后续,随同专项债继续放量提速、超长期特别国债延续发行、表内贷款投放企稳,年内社融增速或显现先升后降的振荡走势。”温彬表示。

   光大银行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5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强于季节性,主要是政府债券融资反弹,抵消了银行借款增幅放缓影响,也反映出国内实体经济整体融资需求平稳增长,经济扩张动能增强。但也要看到社融结构反映出民间融资需求整体偏弱,居民消费融资意愿偏谨慎,尤其是房地产部门等相关部门拖累较为明显。

  在周茂华看来,在宏观政策支持下,消费和投资逐步恢复活力,房地产企稳复苏,有益于实体融资平稳增长。同时,根据政府债券发行计划,下半年政府债券发行有望提速,社融整体有望平稳增长。

  “挤水分”效应延续

  信贷增长将转向内涵式发展

  货币供应方面,数据显示,5月末,M2余额301.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前五个月净投放现金3618亿元人民币。

  M1、M2增速双双延续了4月的回落走势,M1增速更是再破新低,货币派生仍承压。2024年4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7.2%,M1则是同比下降1.4%。

  温彬指出,年初以来债市走牛提振理财等资管产品收益率,银行存款加快向理财等分流;监管职能部门加大对资金空转套利、银行手工补息等行为的规范,挤出部分虚增的存贷款水分;另外,优化金融业增加值核算,个别地方政府通过扩张存贷款提高金融增加值的动力也明显减弱。

  “随着协定、通知等对公‘类活期’存款付息率出现明显下行,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虚增部分正逐步压降,这一过程也对M1增长形成较大扰动。而部分资金从存款分流到理财后,虽不再并入M2统计,但实体经济的钱财供给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且当前‘挤水分’的效应也使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实、效率更高。”温彬解释道。

  明明直言,在存款产品“挤水分”和财富管理方式多元化的环境下,未来货币供应增速很难快速回升,人民银行近期大力治理“资金空转”问题,也将约束部分贷款投放,减缓存款派生。对于债市而言,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动能转换的阶段,资产荒或仍将延续,债券市场配置需求仍在,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谈及下一阶段金融市场表现,温彬预计,后续,随同货币政策适时加力、财政政策效果释放,和房地产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撑大宗消费,需求端有望逐步好转,信贷增量相应加大。在低利率环境和稳地产、促消费等政策组合拉动下,居民消费和信贷倾向或延续平稳修复态势,但力度和可连续性仍主要受就业、收入等长期变量影响。

  温彬表示,从更长视角看,随同经济更为轻型化,信贷需求有所转弱,监管将着力引导信用扩张模式从“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变,信贷增长要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金融机构需积极谋变,挖潜有效需求,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支持,提供对新动能领域的助力。同时,在着力盘活存量资源、提升资金运行效率、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进程中,信贷总量和增速也会较前期有所回落,进而使得信贷质效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适配。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2【民生证券】民生证券 - 短期钢材基本面偏弱 钢材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
2024-6-18【中集天达】中集天达IPO卡壳
2024-6-17【中集天达】过会逾一年未提交注册 - 中集天达IPO又踩雷普华
2024-6-17【季节性】能化 - 橡胶原料逐渐季节性上量
2024-6-15【中国人民银行】5月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2024-6-15【挤水分】-挤水分-出现货币效应 5月M1负增长M2增速下滑
2024-6-14【社会融资规模】5月金融数据来了!新增社融强于季节性 存贷款仍在-挤水分-
2024-6-15【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更稳更实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2024-6-15【社会融资规模】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近万亿元
2024-6-15【社会融资规模】5月份新增社融2.07万亿元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 相关资讯专题
民生证券】  【宝钢股份】  【季节性】  【基本面】  【中集天达】  【2023】  【IPO】  【净利润】  【普华永道】  【中国人民银行】  【实体经济】  【挤水分】  【货币效应】  【社会融资规模】  【存贷款】  【人民币贷款】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