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中车宁文泽 - 标准地铁推广率将超50% 低运量投资控制在1亿元/公里以下
【中国中车】中车宁文泽 - 标准地铁推广率将超50% 低运量投资控制在1亿元/公里以下
浏览次数:【268】  发布日期:2024-6-13 21:11:30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中国中车】 【轨道交通
 

K图 601766_0

K图 01766_0

  2023年,中国标准地铁已在32个项目示范应用,市场应用推广率达48.38%,预计2024年市场应用推广率将超过53%。6月13日, 中国中车 股份有限公司(601766.SH,以下简称“ 中国中车 ”)总裁助理宁文泽在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高峰论坛上透露了上述消息。

  宁文泽称,中国标准地铁列车产品平台,研制了时速80公里A/B型车和时速120公里A/B型车四个车型,完成了30种部件的自主化研制,产品自主化率达98%以上,中国标准覆盖率达86.9%。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推动下,30种自主化部件已经全部实现装车运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宁文泽表示, 中国中车 将继续开展标准地铁2.0的研制。该项目将继承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项目的成果,站在地铁交通系统角度,从全场景动身,构建以车辆为方向、“云—边—端”协同的系统架构,实现相关全面的重构、融合、创新,研制出面向将来的标准地铁列车2.0产品平台。

  就标准地铁的推广, 中国中车 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标准地铁推广率还不高主要受限于几个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与既有线路列车的兼容性问题,好比线路限界、车门间距等,这些可能会与标准地铁列车有不同,进而影响到标准列车的推广。他建议,鉴于上述客观条件,标准地铁列车应该设置一个评价体系,也就是采标率,如果列车的采标率达到了70%或80%以上,就应该界定为标准地铁列车。

  在市域列车方面,宁文泽称,自2023年起, 中国中车 牵头实施了《系列化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研制及试验》项目。该项目总结既有项目实施经验,结合技术发展实际,构建一个技术平台,研制时速160公里A型车、时速160公里C型车、时速160公里D型车和时速200公里D型车四种系列产品,围绕缔造中国标准、中国产品、中国品牌这三个核心任务,形成一套协同创新机制,搭建市域车辆谱系化产品平台,推进市域轨道装备的产业规模化和行业规范化。

  宁文泽强调,标准智能市域列车不仅提供单一的车辆,还提供一套支撑全寿命周期服务的数据,更关键的是提供“车地一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在中低运量系统方面,宁文泽表示,面对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全面的发展困境, 中国中车 将导入“基于数智的全生命周期系统思维”,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提出经济适用、便捷舒适、协同融合、绿色低碳、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六大优化策略,对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全要素进行了系统优化。

  宁文泽强调,更高性价比系统解决方案是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发展的未来和趋势,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目前 中国中车 已经积累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储蓄。“在标准场景的优化方案中,中运量制式直接工程投资2亿元/公里以下,低运量制式直接工程投资1亿元/公里以下。”他说。

  宁文泽所称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困境是指,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细化了城轨审批条件,对于低运量轨道交通项目,原则上项目直接工程投资,也就是工程费用和车辆购置费,不能高于1亿元/千米,早期客流强度不得低于0.1万人次/公里·日。对不满足条件的项目,要反复论证,才能开展审批程序,相关情况要提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不难看出, 中国中车 为解决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发展困境,在该制式标准场景优化方案中,正努力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条件靠拢。

  根据运载客流量大小,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大运量、中运量和低运量。大运量单向可运送3万~6万人/小时,如地铁;中运量单向可运送1万~3万人/小时,如轻轨、跨座式单轨等;低运量单向可运送1万人/小时,如有轨电车、自导向轨道系统(APM)等。

  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大陆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开通城市28座,线路48条,总里程708千米,其中有轨电车平均运行速度约为22公里/钟头。低运量轨交系统在建线路26条,总里程395公里;规划低运量轨交系统城市7座,线路41条,总里程684公里。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13【中国中车】中车宁文泽 - 标准地铁推广率将超50% 低运量投资控制在1亿元/公里以下
 ● 相关资讯专题
中国中车】  【轨道交通】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