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三线-治理的鱼珠样本
【吴承广】-三线-治理的鱼珠样本
浏览次数:【522】  发布日期:2024-6-16 3:58:0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吴承广
 

  在一些城市的老旧小区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最初建设时缺乏统一规划,几十年来电力、网络、电视信号等多个单位的线路逐渐接入,线路走向逐渐变得杂乱交错,有的甚至随意“挂”在墙上,影响了小区形象和住户居住体验,更加大了安全隐患。然而,也正是由于牵涉单位多不容易协调,“三线”治理工作一直困惑着很多城市。

  记者近日走访 广州市 黄埔区鱼珠街道发现,通过统筹资金、事前动员、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等方法,该区域内老旧小区“三线”杂乱、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秋瑜实习生周光正

  头顶没了“蜘蛛网”

  住户如今出入好舒心

  “以前,这里的空中、墙上都挂着很多线,五颜六色的,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不仅影响美观,每当打雷闪电,我们经过这些线下方都毛骨悚然的,生怕发生触电危险。”李阿姨在黄埔区鱼珠街天虹花园小区已经居住了近30年,她向记者介绍,该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由六栋楼梯楼合围而成,由于当年小区建设时缺少相关线路规划,“三线”杂乱的问题长时间以来持续困惑着住户们。

  “整治‘三线乱’问题,鱼珠街道将其列入2022年以来开展的老旧社区微改造计划一并进行处理。”鱼珠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承广对记者说,由于涉及单位多、需要挖掘“入地”管道等,“三线”的整治最好结合社区微改造一起施工,这样效率高、效果好。据介绍,天虹花园的微改造从2022年10月开始施工,2023年6月基本完工,今年初竣工验收。

  6月12日,记者走进该小区,目之所及非常整洁,道路上空再不见杂乱的线路,楼栋墙上也不再布满“蜘蛛网”。“居住的地方,就图一个住着心情舒畅。”李阿姨觉得,街道这件事办得“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各单位“分包”铺设

  所有线路统一“入地”

  记者随后又来到鱼珠街道铁路宿舍小区,鱼珠街道微改造项目具体责任人邱荣华介绍:“该小区大概建于20世纪80年代,距今已经40多年,在我们施工启动前,楼栋多处外墙皮都掉了。改造前,小区楼栋外墙上的线路各种各样,有高压电线、各大运营商的通信线等,挂在墙上非常凌乱,同时线的跨度很长,约有7650米,外面的强电线进入小区后线路是在楼栋之间架空的,楼房墙体受力大,随时有墙皮脱落的危险。”

  邱荣华对记者说,铁路宿舍小区总共有四栋楼,小区的配电房就在小区内的空地上,由一个箱式变压器供电。“像在天虹花园小区,‘三线’只是凌乱,其间没有强电线,不会轻易对居民造成生命危险;然而铁路宿舍小区的强电线一旦脱落,就会造成无法预料的危害。考量到这些安全隐患,我们要让这些线都‘入地’。”邱荣华说。

  铁路宿舍小区微改造项目现场施工责任人陈瑶银介绍,作为工程总包,他和团队主要负责埋好管线,而供电部门和电信、移动、广东广播电视、广州珠江数码等单位则以“分包”方式承担各自的线路铺设任务,所有线路都根据街道组织各单位事先定好的方案统一走线,经地下管道从户外到达各楼栋的一楼楼梯间,再由楼梯间送往各家各户。“需要维修的时候,每一个楼栋转角都有电井,一打开井盖就可以维修,算下来比原本裸露在外的线路维护成本更低。”

  杂乱线路“能入尽入”

  也要因地制宜改造

  在近两年的“三线”整治进程中,鱼珠街道总结出这样的整治目标:理想效果是“能入尽入”;因条件限制无法“入地”的就实现“廊架遮挡”和“区域美化”。吴承广对记者说,“三线”整治,住户的观感是最为直接的评判标准。“线路‘入地’后,社区面貌会有很大的改观,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坚守‘能入地就入地’,实在不能的也要用可以持久保持的形式增加安全性。”

  邱荣华介绍,在老旧小区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入地”也务必因地制宜。好比,在天虹花园小区内,正对街道的多是商铺,挨着商铺的道路下埋着燃气管道、供水管道等,“三线入地”在这里实施就比较困难。而在改造前,钉在墙上但袒露在外的高压电缆与“三线”混在一起难以分辨。“这种情景下,我们就退而求其次采用廊架进行遮挡的措施,可以隔绝漏电隐患,避免触电危险。”

  建工作群、开协调会

  确保各类线路有序布局

  吴承广介绍,“三线”整治涉及电力、通信、 广电 等多个单位,加上涉及小区物业公司和供电部门的资产管理,整治需要经过屡次的组织协调,难度比一般的微改造内容要大。“以天虹花园小区的‘三线’改造为例,单是这一个工程我们就开了20次线下协调会。”

  吴承广表示,由于“三线”改造涉及单位众多,在两年多的改造进程中他们渐渐摸索总结出“战略方案”:首先建立工作群,由街道发出正式的函件给各单位,各单位会进行项目申报,不同项目的施工轮流由一个单位牵头,并组织其它相关单位责任人来街道城管办开会,提出意见和需求,制定项目设计方案,共同把关造价的合理性。“方案务必事先定好,不然等施工时再来争论就来不及了。通过合理规划,可以确保各类线路有序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进行到工程实施这一步后,管道、线槽的工作由微改造项目总包团队实施作业,布线、剪线等涉及线路专业方面的改造则由各单位分包。总包、分包彼此协调对接,涉及到小区物业资产时则让物业公司进入项目组进行技术引导,根据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并在改造中注意保持网络运营线路的多样性,为市民提供多样选择的权利。

  动员辖内企业和“老东家”

  街道筹集整治资金有绝技

  记者了解到,在近五年间,鱼珠街道已实施了七个老旧小区的“三线”改造项目,每个项目期望的钱财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除了微改造专项资金以外,其余资金从哪里来?吴承广向记者透露了他们的“锦囊妙计”:

  首先,尽量把“三线”改造与政府的相关项目结合。好比,结合“容貌品质社区培育”“ 广州市 镇街全域服务治理工作”等项目,想方设法帮 老百姓 处理问题,提升居住品质和幸福感。

  其次,动员辖区内企业认捐认建。“辖区内企业一直有与社区共建的传统,像有的‘三线’改造项目资金由企业认捐认建,社区为企业颁发锦旗,这样具有社会效益的工作企业是愿意做的,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 吴承广说。

  第叁,动员“老东家”送温暖。“鱼珠街道有较多的老旧小区都是过去的国企宿舍,虽然如今经过房改产权已经属于职工个人,企业作为‘老东家’的那份情谊还在。像如今的茅岗路792大院是原 广州市 机械科学研究院的宿舍,我们把他们的管理层请到街道这边,由街道主要领导跟他们聊该小区一些重点场所的建设事宜,希望‘老东家’为职工进一步提高居住品质。诸如一些十几二十万元的投资项目,对方很豪爽的就答应了。”

  在“开源”之余还有“节流”。在一个“三线”治理工程结束并经过一轮验收后,街道会组织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再“扫一遍”。“像有些老旧线路的支撑点是在防盗网、空调架上面的,运营商职员难以到达,街道就组织入户走访,若发现个别居民楼内、住户家中有废线就帮他们清理干净,既解决了‘三线’整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又节省了额外的钱财投入。” 吴承广说。

  未来:

  或利用超声波和 大数据 整治“三线”

  据介绍,近年来鱼珠街道已整治老旧小区混乱“三线”1.5万余米。针对该项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街道制定了详细规划,将持续关注社区“三线”治理问题;另外还计划协调区职能部门采用机械作业,加快完成部分市政主干道等户外线路的治理。

  在接着的“三线”整治工作中,该街道期待能够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吴承广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利用新技术手段来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例如,利用超声波检测找出社区内需要改造的‘三线’群,利用 大数据 分析预警线路等,一旦监测到就可以更快维护线路,避免废线盘踞,提高线路监测和故障预警的准确性和效率。”

  据了解,街道方面还计划进一步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通过建群、开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部门、企业、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入三线治理方案设计中去。”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8【保证金】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关于清理竣工档案保证金的公告
2024-6-28【广州市】加快培育-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2024-6-27【广州市】广州公安今年以来侦破毒品案件471宗 - 多个涉外毒品走私犯罪团伙被摧毁
2024-6-27【非公经济】广州民营经济学院揭牌启动
2024-6-26【广州市】用好美丽河湖-样板间-
2024-6-25【青少年】穗举办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 - CBA广东队主教练杜锋任广州禁毒宣传形象大使
2024-6-25【共享单车】暂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
2024-6-22【海洋馆】广州海洋馆焕新-回归- 深海之旅下周二重启
2024-6-21【资产管理公司】广州首发声 - 打造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
2024-6-21【柔力球】体彩助力广州老年人柔力球赛展风采
 ● 相关资讯专题
保证金】  【档案馆】  【广州市】  【百千万工程】  【非公经济】  【党组织】  【经济学院】  【民营经济】  【样板间】  【青少年】  【共享单车】  【电动自行车】  【交通运输】  【海洋馆】  【广州城投】  【海洋生物】  【资产管理公司】  【资产管理行业】  【柔力球】  【老年人】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