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南财观察 - 争议中的数据知识产权 - 浙江实践带给市场哪些启示?
【知识产权】南财观察 - 争议中的数据知识产权 - 浙江实践带给市场哪些启示?
浏览次数:【847】  发布日期:2024-6-15 18:50:25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
 

  通过确权为数据开发利用提供合法合规保障,是当前 数据要素 市场建设的条件。浙江是数据 知识产权 这条路径的“开路先锋”。最近,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透露,截至2024年5月,浙江已受理数据 知识产权 申请11358件,登记6081件,占全国70%以上。

  不过,学界对“数据 知识产权 ”尚存争议。 北京市 东权(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蒋强分析,数据的权利基础比较复杂,需要结合数据的内容、类型及应用场景具体分析,“既要施展 知识产权 保护无形财产的优势,又要避免以单纯 知识产权 的思路处理复杂的数据权益。”

  在数据 知识产权 的金融化运用方面,浙江“成绩单”表现亮眼:截至2024年5月,浙江累计实现数据 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被侵权保险、证券化、交易、许可金额26.25亿元人民币。此前也有至少8家浙江企业获得了授信规模逾亿元的数据 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这时,国内大部分数据资产融资授信规模不高于1000万元。“数据 知识产权 +金融”的创新可以给 数据要素 市场造成哪些启示,仍留待实践和时间给出答案。

  占全国七成,累计变现超26亿元

  6月12日,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深化数据 知识产权 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上“亮实力”。据中新网消息,截至2024年5月,浙江共受理数据 知识产权 申请11358件,登记6081件,占全国70%以上;累计实现数据 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被侵权保险、证券化、交易、许可金额26.25亿元人民币,占全国90%以上。另外,已完成数据 知识产权 交易许可47件,金额2003万元;已经有162件数据 知识产权 实现金融化运用,总金额24.05亿元人民币,108家企业户均受益266万元。

  作为全国首批数据 知识产权 改革国家试点地之一,浙江在数据 知识产权 领域探索积淀已久。早在2021年,浙江获批成为全国首个数据 知识产权 标准化试点地区,发放了全国首张数据 知识产权 存证证书,实现了首笔数据 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至2022年9月,浙江累计实现数据 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2000万元。过去三年,浙江企业依靠数据 知识产权 所获融资额呈指数型上升。

  今年5月,浙江在数据 知识产权 这一赛道上再提速,发布《关于深化数据 知识产权 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描绘“两步走”的“路线图”:到2024年底,要实现数据 知识产权 登记总量突破10000件,实现数据运用价值50亿元以上;到2027年,实现数据 知识产权 登记总量、运用价值分别要达到30000件和200亿元人民币。

  《意见》与此前出台的《浙江 知识产权 保护和增进条例》《浙江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一起构成了浙江“一文件、两法规”的数据 知识产权 制度保障体系。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 知识产权 局)局长谢小云表示,下一步将更大力度推进数据 知识产权 保护全链闭环、制度全域运用、生态全面形成,努力贡献更加系统成熟的数据 知识产权 保护浙江方案。

   数据确权 探索步入“深水区”

  确权问题一直是 数据要素 开发进程中的重难点。在“数据二十条”(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施展 数据要素 作用的意见》)提出的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基础上,各地通过数据产权登记、数据 知识产权 登记、数据资源登记等方式对 数据确权 积极展开探索,逐渐步入“深水区”。

  浙江无疑是数据 知识产权 这条路径的“开路先锋”。那么,何谓“数据 知识产权 ”?

  对此,浙江政府办公厅在对《意见》解读时解释道:数据 知识产权 是指数据处理者对依法收集、经过一定算法加工、具有实用价值和智力成果属性的数据集合所享有的权益,是对数据创新利用智力劳动和其它投入贡献的承认和保护。以“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为内核的数据 知识产权 是关联数据资源、数据资产、 数据要素 的“最大公约数”。

  简而言之,确认数据 知识产权 的关键,是对数据加工付出了智力劳动。而与“最小公倍数”之间的距离在于,数据 知识产权 对原始数据供给、数据产品经营等其它环节难以覆盖。有学者指出,一方面,由于数据的特殊属性,其实不是所有数据都能被并入 知识产权 的框架;另一方面,如果对数据设置过强的排他性保护,或无益于数据的流通和利用。在实践中,数据 知识产权 的本质审查也面临难题。

  “既要积极介入,又要有限介入。既要施展 知识产权 保护无形财产的优势,又要避免以单纯 知识产权 的思路处理复杂的数据权益。” 北京市 东权(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蒋强分析,数据权利基础具有多元性,可能同时发生多项权利;数据的权利归属也具有多元性,可能涉及多个权利人。在实务中,“数据 知识产权 ”通常对应于数据引发的作品权、商业秘密或竞争权益。但数据的权利基础比较复杂,还可能会发生个人信息权益、隐私权、其它人格权或其它权利、权益,也有可能不发生任何权利、权益而属于任何人均可自由使用的内容。基于上述的复杂性,数据赋权改革仍然处在探索阶段,需要结合数据的内容、类型及应用场景具体分析。

  其实,与数据流通交易相比,数据 知识产权 在数据资产化方面的应用更为成熟。截直到今天年5月,浙江数据 知识产权 交易金额为2003万元人民币,与同期高达24亿元的金融化运用差距明显。此前,浙江日报曾报道,截至2024年2月底,已经有8家浙江企业获得授信规模逾亿元的数据 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而这时,国内大部分数据资产融资授信规模不高于1000万元。《意见》注意到了这一优势,强调要强化金融服务创新,做深做透“数据 知识产权 +金融”这篇文章。

  继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深圳8个省市开展首批数据 知识产权 工作试点后,2023年12月,天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贵州、陕西9省被新增为第贰批试点地,试点期限至2024年11月。数据 知识产权 的探索会带给 数据要素 市场哪些启示,将通过实践给出答案。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1【知识产权保护】一桩专利案带来近90亿投资 外商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投票-
2024-6-21【知识产权】光伏产业呼唤知识产权强保护 - 创新驱动与全球领先的必由之路
2024-6-20【知识产权】专利维权-双轨制-下,跨国药企抗癌药维权4个月成功
2024-6-20【外国人】-专利保护在中国进展非常顺利-
2024-6-18【知识产权保护】惠州真金白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 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维权可获资助
2024-6-17【AI创作】人工智能内容创作方兴未艾,侵权案例也逐渐增多—— - 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
2024-6-15【知识产权】南财观察 - 争议中的数据知识产权 - 浙江实践带给市场哪些启示?
2024-6-14【知识产权】吉利诉威马技术侵权案终审获赔6.4亿元 - 创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新高
2024-6-14【知识产权】索赔23亿元获赔2670.47万元 - 美摄天价索赔未获法院支持
2024-6-13【知识产权保护】一财社论 - 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相关资讯专题
知识产权保护】  【光伏产业】  【外国人】  【Janssen】  【专利保护在中国进展非常顺利】  【企事业】  【AI创作】  【人工智能】  【生产力】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