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城市轨交运维时代 - 轨道减振商如何转型布局?
【轨道交通】城市轨交运维时代 - 轨道减振商如何转型布局?
浏览次数:【158】  发布日期:2024-6-15 20:31:10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九州一轨】 【震安科技】 【人工智能
 

  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在资本市场上,在轨道减振这一细分赛道上谁又能“老树发新芽”,催生出新的想象空间?

  6月13至15日,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期间,国内城轨交通减振降噪综合服务商 九州一轨 (688485.SH)总裁曹卫东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运维时代。公司推出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将助力轨道交通运维水平迈向工业 人工智能 运维新阶段。通过布局这一业务,公司也将尽快从产品供货商转变为数据服务商。

  在市场空间收窄的背后,在轨道交通减振这一领域,主要参赛选手 天铁股份 (300587.SZ)、 震安科技 (300767.SZ)、 九州一轨 等均在谋求新的前途。

  轨道交通进入运维时代

  6月13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理事长赵维钧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局部噪声投诉举报持续居高。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各渠道各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约450.3万件。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问题凸显。

  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音问题催生出数家上市公司。在这一细分赛道上,A股 天铁股份震安科技 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上市, 九州一轨 于2023年初登陆A股。

  前述几家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较为类似,以 九州一轨 为例,其主营产品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橡胶隔振器、减震垫、隔振垫、粘滞阻尼器等。

  近年来,地铁审批条件收紧,多城地铁规划被叫停,轨道交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大基建时代已悄然落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增长率从2017年高峰时期的21.2%降至9.11%。从业绩来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增速放缓,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受到冲击。

  如今,这一细分赛道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业绩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且其市值也不算太高。

  我国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历经20余年高速发展,如今正在迈入运维时代。不过,进入运维时代其难题也接踵而来。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控制、设备病害防治、老旧线路改造、检测技术去人工化、维保模式优化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同水平的挑战。具体而言,其一,轨道、车辆病害频发,其二,老旧运营线路里程增加及状态劣化;其三,传统检测无法全面显现列车运行条件下轨道真实状态,其四,“计划修+故障修”的传统维保模式效率低下。

  轨交运维进入AI大模型时代

  在运维时代,在轨交减振这一细分赛道上,相关上市公司该何去何从?

  AI算法或成为轨道交通运维时代的下一个市场增长点。

   九州一轨 副总裁丁德云对界面新闻表示, 九州一轨 花费6年时间研发并推出“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以 九州一轨 开发的轨道断面、线路、便携声纹监测软硬件产品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域的轨道声纹在线监测系统,依托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所有实时监测与静动态检测数据集成,采用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实现轨道与车辆真实状态全时全域监测。

  声纹识别技术,可通过对设备发出的声音进行研究分析,可以预测设备的健康状况,实现预测性维护,从而大幅提升城轨运维的智能化水平,在提升线路安全、降低运维成本等方面施展作用。

  丁德云称,与C端 人工智能 不同,前者可挖掘 海量数据 量,很容易获得素材训练模型。然而,工业 人工智能 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数据来源。

  “数据是我们的核心优势。依托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全面的推出,公司将加快向 大数据人工智能 转型的步伐,尽快从产品供货商转变为数据服务商”。曹卫东对界面新闻表示。

  界面新闻了解到,当前这套系统中的部分模块已经在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中得到了应用。好比,城轨车载轨道声纹监测子系统(便携)已为北京、天津等9个城市近30条线路提供了轨道动态不平顺检测分析服务。

  直到今天,中国大陆地区共有59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38条,在建线路合计224条,近600条城轨线路将为新业务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面对市场空间增量不足的困境,在轨交减振这一细分领域的选手们也在谋求新的增长点。 天铁股份 在寻找第贰增长曲线,好比除“减振/震业务”外,5月15日 天铁股份 称,公司把“锂化物 新能源 业务”也作为另一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积极拓展国际海外业务,公司也正积极探索以互联网工厂升级传统制造的模式,落地信息管理技术。

   震安科技 也正在拓展技术面和业务面。在2024年5月1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就“研发重点布局哪些方向这一问题”, 震安科技 称,2024年公司的研发重点主要是新型隔震减震产品、三维振动控制产品等领域。就公司新业务拓展方向,公司方面直言,接着公司除了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外,还将重点发力工业厂房和设备、能源化工等其它振动控制领域。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15【轨道交通】城市轨交运维时代 - 轨道减振商如何转型布局?
2024-6-13【地下水】培育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新质生产力 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装上-智能大脑 -
2024-6-7【有轨电车】5月全国城轨客运量增长11.7% - 红河、文山两地有轨电车客流现三连跌
 ● 相关资讯专题
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九州一轨】  【震安科技】  【人工智能】  【地下水】  【立方米】  【有轨电车】  【客运量】  【地方政府】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