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我国ESG信披存在五大挑战 - 专家建议尽快制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
【ESG】我国ESG信披存在五大挑战 - 专家建议尽快制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
浏览次数:【783】  发布日期:2024-6-16 13:39:14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ESG】 【温室气体】 【信息披露
 

  6月14日,亚布力论坛上线“ESG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大型直播,由每经AI电视全程直播。来自政府机构、各个学术领域顶尖专家、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等与会者就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新挑战、机遇与趋势、生物多样性、出海ESG合规等ESG核心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主题为“ESG 信息披露的新挑战、新机遇、新趋势”的分享环节,国家气候中心正顶级工程师、世界气象组织(WMO)气候变化委员会(CCL)专家任玉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 厦门市 政协副主席、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黄世忠,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顶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等专家,分别作主旨演讲,分析了ESG在现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并就企业在进行ESG信披时遇到的挑战提出了若干策略和建议。

  黄世忠建议,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参与主体可以从5个方面应对挑战,分别是转变思想观念、加强ESG能力建设、开展温室气体盘查、尽快制定我国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和制定适合我国金融机构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标准等。

  企业气候风险信披需完善公共数据资源

  国家气候中心正顶级工程师、世界气象组织(WMO)气候变化委员会(CCL)专家任玉玉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了气候风险对经济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她提到,极端天气事件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严重风险之一,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中国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需要特别关注气候变暖造成的水资源安全风险、冰冻圈萎缩和海平面上升等诸多问题。

  显然,气候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和政府不可忽视的议题。作为气候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风险信披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和政府的透明度,还能增进投资者、保险公司和其它利益相关者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目前,国际上对气候风险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正逐步加强,例如,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建立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已经提出了一套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建议框架。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在气候信息披露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任玉玉表示,我国在气候变化对经济实体影响的研究领域起步较晚,尚缺乏能够为企业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提供有力支持的公共数据资源;其次,对于气候风险的精细化指标研究还不够深入;另外,目前还缺少专门针对气候风险分析的工具,权威的、示范性的气候监测平台尚未构建起来。

  针对当下存在的挑战,政府和企业可以做些什么?任玉玉建议,企业需要识别和量化气候变化对行业的危险和影响,并寻找其中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气候风险并入金融决策与管理,加快金融风险影响分析工具的研制和应用。

  我国ESG信披存在五大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 厦门市 政协副主席,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黄世忠在论坛上的演讲强调了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ESG理念与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和“天下大同”思想不约 而合,表明在中国推广ESG理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

  黄教授强调,随着国际和国内对ESG信息披露要求的提高,企业需要认识到ESG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他呼吁企业转变观念,将ESG信息披露视为企业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

  我国近年来对ESG的注意水平明显提高,尤其是今年,政策层面的推动显现出空前绝后的密集态势。好比,三大交易所前不久同时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为上市公司提供了ESG信息披露的具体指导和框架;北京、上海和苏州等重要城市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ESG行动方案,这些方案涵盖了从政策支持到具体实施的全方位措施,旨在推动区域内企业的ESG实践,提升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不久前,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建议稿)》,进一步为企业ESG信息披露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不过,ESG信披体系建设其实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在当下的起步阶段难免会遇到一定的挑战。黄世忠指出,当下我国在ESG信息披露进程中面临五大挑战,分别是企业的思想观念转变、组织和治理架构、温室气体数据披露、温室气体核算和融资排放披露等挑战。

  针对上述挑战,黄世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他建议企业转变观念并加强ESG能力建设,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温室气体数据收集系统,监管层需要尽快制定与国际同步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另外,他鼓励金融机构与技术企业合作,开发环境信息平台,以提升融资排放的透明度。

  ESG要做实,不只是一份报告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顶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在演讲中通过介绍ESG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挑战,强调了ESG信披和实践的重要性。他强调了全球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共识,和中国在实现3060目标(即“双碳”目标)中的关键角色,指出中国在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四大领域的转型对实现这些目标非常重要。

  在实践路径方面,施懿宸提出了几个关键点:首先,企业需要将ESG信息披露并入其战略和产品中,确保其与公司的业绩紧密结合;其次,企业需要培养相关人才,并形成一种组织文化,将ESG理念嵌入到日常运营和管理流程中;另外,他还强调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指出KPI(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员工对ESG信息披露的注意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施懿宸强调了信息披露的本质——不只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或制作报告,而是要真正融入企业的运营流程和战略规划中,以实现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的提升。他呼吁企业不仅要关注ESG信息披露的形式,更要关注其对企业长期价值的贡献。

  其实,“写ESG报告就等同于践行ESG”,这是一个上市公司内普遍存在的误区。浏览A股上市公司ESG/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难发现,很多企业声称公司已融入ESG理念、积极开展ESG实践。但其实公司连ESG的治理架构和负责部门都没设立,ESG目标和规划也没提及,更像是一份形式上的声明和口号。

  施懿宸认为,要避免ESG理念沦为“假大空”,就要将ESG做实,落到运营流程和战略规划,而非只编制一本ESG报告。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6【设备更新】财政部等4部门联合出台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2024-6-25【元宇宙】香港金融学院 - 85%金融机构未来三年将虚拟资产纳入核心业务
2024-6-25【喜马拉雅】播客 - 金融机构的下一片蓝海?
2024-6-25【审计署】审计署 - 6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含金量不高 部分信贷投放虚增空转
2024-6-25【高质量】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揭晓 - 广东53项成果获奖 - 1人获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4-6-24【高质量】新质生产力领航,高质量发展启新篇
2024-6-23【消费金融】消费金融机构-竞速- 金融债密集落地中
2024-6-23【金融机构】经济日报 - 持续强化股东股权监管
2024-6-21【消费金融】消费金融集体招标贷后供应商 - 贷前共振风控紧缩
2024-6-21【金融服务】权威观点 - 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 相关资讯专题
设备更新】  【金融机构】  【以旧换新】  【元宇宙】  【去中心化】  【虚拟资产】  【喜马拉雅】  【2024】  【审计署】  【信贷投放】  【2023】  【含金量】  【高质量】  【科学技术】  【生产力】  【消费金融】  【中银消费金融】  【兴业消费金融】  【金融债券】  【违法违规】  【供应商】  【金融服务】  【证券公司】  【普惠金融】  【人民性】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