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硬科技-!投资激增30倍
【科创板】-硬科技-!投资激增30倍
浏览次数:【500】  发布日期:2024-6-16 18:22:55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科创板】 【生物医药】 【副总经理】 【硬科技
 

  激增30倍!

  成为新质生产力“主阵地”

  2024年6月13日,科创板迎来开板五周年。作为中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试验田”,科创板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充分施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性平台的作用,强化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的支援力度,持续缔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受访公募机构和人士表示,科创板市场在支持“硬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创新转型中施展了积极作用,明显提升了科研投入和创新成果,吸引了机构资金涌入,尤其是公募投资增长迅速,五年持股市值激增30倍。科创板市场有效对接了“硬科技”与资本,进一步完善了多条理资本市场,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助力“硬科技”与资本有效对接

  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主阵地”

  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573家,首发募资总额超9100亿元人民币,总市值已经达到5.7万亿元人民币,A股占比达6.6%,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生力军。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市场在支持“硬科技”、推动经济创新转型等方面施展了积极作用。

  “科创板五年历程,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并逐步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主阵地’。”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四部投资总监助理兼基金经理肖瑞瑾称。

  肖瑞瑾认为,科创板设立运行以来,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首先,科创板有力支撑了中国科创企业的发展。其次,科创板作为最先实施注册制的资本市场之一,通过长时间平稳运行,证明了注册制的可行性和政策优势,有力支撑了注册制改革的进程。第叁,一批科创类公募基金设立并成功发行,有力引导了社会资金配置方向逐步向科创行业迁移,也有力地支持了科创行业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也认为,科创板定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汇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行业结构布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当前,科创板已成为助力“硬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投融资平台,有力推动通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也表示,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硬科技”特色鲜明。新“国九条”也明确了科创板要坚持“硬科技”的定位,旨在支持科技创新并更好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华夏、富国基金也认为,一方面,在科创板助力下,科技创新市场活力不断迸发,一批 专精特新 企业涌现,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科创板增进了“硬科技”与资本的有效对接,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硬科技”领域,进一步为经济创新转型注入了 新动力

  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重点领域加快科技攻关,研发投入迭创新高,创新成果屡获突破。

  数据显示,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三大产业的企业数量占比近八成,2023年科创板公司整体研发投入达1500亿元人民币,迭创新高。

  “科创板肯定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抓手,中国经济转为中低增速高质量发展,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硬科技’和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称。

  激增30倍

  公募等机构持续“加码”科创板

  五年来,随同着科创板市场的发展,各类型资金争相布局科创板,尤其公募投资科创板显现快速增长势头,相关产品雨后春笋且斩获佳绩,未来还将持续“加码”。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目前公募已经持有565家科创板公司,持仓总市值超过7600亿元人民币,是2019年公募“科创板投资元年”的30多倍。

  庞亚平表示,自开板以来,科创板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账户数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末超过7万户,同比增长30%。4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引导私募股权 创投 基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开发科技主题基金产品等,科创板有望吸引“耐心资本”为代表的中长期机构资金持续布局。

  “科创板已成为公募重要的产品布局阵地,一方面基金公司对科创板股票覆盖度和研究能力持续获得提升,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推出了更多细分行业的科创公募基金产品,方便个人投资者更好参与科创板的机会。”华夏基金也表示,随着科创板持续健康发展,吸引更多优质标的加入,公募基金等机构对科创板的投资热度也将持续。

  同样,肖瑞瑾也认为,未来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将持续增加投资科创板市场。

  肖瑞瑾的理由有三:首先,考量到科创板开户门槛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科创板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持仓比例仍有进一步提高空间。其次,目前机构投资者参与科创板市场仍然以被动投资为主,主动投资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最后,随着 新产业 、新模式、新动能的不断涌现,将在二级市场诞生丰富的投资机会,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要求机构投资者持续加大科创板市场投资力度,不断提升相关投研能力和加大投资力度。

  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让各路机构投资者积极布局且不断加码的背后源动力,是科创板巨大的投资价值。

  庞亚平用数据表示,以2019年为基数,科创板公司近4年营业收入和净收入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3.3%和24.4%。科创板行业结构布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逐步发展壮大,一批科创板公司积极面向 人工智能 、基因技术、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积极布局。同时,科创板公司积极通过分红、回购、增持等方式,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AI产业变革的时代环境下,科创板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这时,“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投资市场“第壹热词”,科创板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培育地,其投资价值更被富国、博时、嘉实等基金公司看好。

  富国基金表示,就未来而言,随着中国经济从高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核心方向,新质生产力的其中一个核心抓手就是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于公募基金而言,“逐浪潮头、把握贝塔”是不变的命题,所以也会积极挖掘科创板的投资机会,掘金优质科创公司。

  就当下看,富国基金认为,经过近三年的调整,目前科创板的估值已回落至历史低位,风险释放明显。若后续市场整体回暖,科创板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有望触底回升,至少将迎来结构性机会,尤其是科创属性较强的龙头企业。

  王贵重也表示,作为缔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科创板投资价值可期。

  完善多条理资本市场重要举措

  设立五年以来,科创板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资本市场,并有力推动了科技自主创新,增进创新要素加速汇聚,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明显贡献。

  华夏基金表示,科创板的到来和发展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拓了一片创新土壤,并成为全面注册制的“开路先锋”,推动注册制从0到1落地。迈入新时代,科技创新强有力地支撑着高质量发展,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劲动力。五年来,科创板将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功能施展得淋漓尽致,全面的创新制度在此落地生根。科创板在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方面获得了明显成效,也为其它市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王贵重更是用数据表示,开板五年来,科创板日益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受理了1146单IPO申请,接纳了573家上市公司,首发募资总金额达9107.89亿元人民币,总市值逾5万亿元人民币。同时科创板围绕发行承销、交易机制、指数投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的改革,对于完善多条理资本市场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富国基金表示,从资本市场功能看,科创板的五套上市标准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推动了资本市场为科技强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同时,严格的退市制度下,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良性机制加快建立,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科创板开板五年以来,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数量均有提升,同时科创板设置的投资者门槛较高,对投资者研究能力要求也较高,增进了投资人的机构化,进而推动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在资本市场逐步确立。”富国基金表示。

  券商投行紧抓科创板机遇

  多措并举压实“看门人”责任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举办开板仪式。历经五年的发展,科创板从无到有,目前已经有57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高达5.7万亿元人民币,IPO首发总融资额超9100亿元人民币。

  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孙利军指出:“科创板率领了其它板块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五年内为创业板、主板的注册制存量改革平稳过渡和北交所的推出起了示范带头作用,为中国资本市场造成了不断变革的活力。”

  随着新“国九条”的推出,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得到有力保障。孙利军表示,从政策环境而言,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受益于更加规范的市场秩序和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融资环境。就全球趋势而言,随着 人工智能 、芯片制造等高科技领域成为目前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科创板上市公司无疑是其中最亮眼最具有潜力脱颖而出的企业。

  科创板蓬勃发展之际,证券公司作为保荐机构,深度参与科创板生态。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13日,共有54家券商为科创板上市企业提供IPO保荐服务。其中,排在首位的为 中信证券 ,项目数量达79家。 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 服务项目也超过50家,排名前列。

  除了头部券商发力科创板业务外,部分投行业务颇具特色的中型券商也将科创项目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抓手。例如, 国金证券 投行相关责任人表示,国金投行积极服务科创板企业,积极推进区域化聚焦和行业专业深入发展,在注册制大环境下提前布局,聚焦、深耕细分行业领域,在业务全面覆盖基础上培育重点产业,重点深耕医疗健康、 新能源 与汽车、信息通信技术等行业领域。

  民生证券投行人士介绍称,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民生证券积极服务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企业,目前已成功保荐三十余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有效助力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公司以服务成长型公司为目标,集中资源服务重点客户,大力开发生物医药、半导体、其它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 等新兴产业客户。

  注册制下,券商投行业务也从通道业务向专业化、综合化转型。投行部门需要与研究、财富管理、直投、资管等业务部门合作,带动证券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共同为投资者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可以说,自科创板开启注册制后,证券公司各业务板块的“协同作战”模式也得到了更多锻炼和考验。

  另外,随着科创板市场的不断发展,创新成果持续推出,如引入做市商机制、推出科创50ETF期权、构建科创板指数体系等,当中同样少不了证券公司的参与。据上海证交所官方网站显示,目前共有17家券商成为 科创板做市商 ,其中 华泰证券中信证券 提供做市服务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分别达到116家、110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之际,保荐人的持续督导作用凸显。如何把好科创板“看门关”,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成为市场关重视点。

   国金证券 投行相关责任人指出,注册制的科创板实行后,进一步强化了中介机构责任,要求投行充分施展“看门人”的作用。除了要求投行提高执业质量、严把入口关、增强风险控制能力、提高申报项目质量、杜绝带“病”闯关的情景外,还需要不断提高服务宗旨,包含接受监管、面向市场及服务发行人的理念。

   中信建投 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介绍称,作为证券服务机构, 中信建投 证券牢记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使命,紧抓注册制改革契机,进一步深化投行业务的改革创新,着重培养以专业服务能力、定价及销售能力、合规风控能力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严把项目质量关,督促发行人、其它中介机构等参与各方切实尽责,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增进市场健康发展,恪尽职守做好资本市场“看门人”。

  民生证券投行人士称,在投行项目执行进程中,民生证券坚决压实投行业务三道防线职责,充分施展投行业务三道防线的作用,在项目筛选、尽职调查、核查把关等业务环节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把控关键节点风险,确保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坚持严把出口关,切实履行保荐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职责,杜绝欺诈发行和财务做假行为。

  人员培养方面,该投行人士也提到,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转型需求的科技类公司成为投行业务的关键客户,这意味着投行人员需要对产业链有更深入的研究,对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切实需求有更充分的领会,才能更好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价值链的综合金融服务。证券公司应高度重视对投行人才及团队的吸引和培养,以多种方式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私募股权 创投 基金成为投资主力

  科创领域呼唤更多耐心资本

  2024年6月13日,科创板迎来开板五周年。在私募股权 创投 机构看来,科创板对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创新转型,施展了关键作用。如今私募股权 创投 基金已成为投资科创板的重要力量,行业呼唤未来有更多的耐心资本投放到科创领域。

  科创板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

  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开板五年来,共有573家公司登陆科创板,首发募资总金额达9107.89亿元人民币,截直到今天年6月14日,总市值达到5.75万亿元人民币。在私募机构看来,科创板在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上,施展了积极作用。

  联想 创投 表示,科创板通过资本的力量增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为原始创新提供了面向二级市场的融资平台,尤其是对研发投入大、技术壁垒高的企业而言,是一个解决资金问题的绝佳渠道。另外,科创板也针对硬科技领域作出一系列改良尝试,如扩大股票日内涨下跌幅度、不设新股上市早期涨下跌幅度限制等,增加了市场的活力和韧性。“科创企业的成长倚重资金与时间,硬科技从成果到转化发生、盈利,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的过程,科创板把这些客观规律直观显现出来了。”

  基石资本老总张维称,一是A股目前共有50多家未盈利企业成功IPO,其中科创板占比超九成,主要涉及制药、半导体与生物科技等行业,都是典型的长周期、大投入的硬科技企业;二是 中芯国际海光信息 、百济神州、 金山办公传音控股 等前几大市值的企业,在科创板市场获得投资者认可。“科创板的意义在于支持需要长期投入的硬科技企业上市,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创业与投资热情,进而改变全社会的融资结构,推动经济创新转型。”

  上海科创集团旗下海望资本执行总裁孙加韬坦言,科创板最大的作用是推动了硬科技企业上市,上海科创集团此前投资的 中微半导 体、盛美半导体等,都是得益于科创板的推出才顺畅上市,现在已成为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同时科创板的推出,也带动了硬科技投资,相关数据显示,近86%的科创板上市企业获得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的支持。之前很多投资消费、互联网、模式创新的投资机构,也纷纷转投硬科技。“可以说,科创板的推出,改变了中国 创投 界近年来的投资方向。”

  科创板的设立对于多条理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私募机构认为,科创板将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联想 创投 表示,科创板市场会持续保持向好趋势,这是经济结构优化的一定结果。科创企业的孵化过程除了需要稳定的钱财,也需要管理运作相关配套,和更大的资方耐心。 创投 机构可以参与企业的早期发展,提供相应的战略支持,缩短草创企业的孵化周期。

  张维称,科创板是不对等竞争战略在金融领域的伟大实践,科创板应该更加包容,与科技企业发展的需求相契合,其核心在于市场化和法治化。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意义,在于支持需要长期投入的硬科技企业上市,孕育伟大企业的雏形,期待未来科创板能够诞生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

  私募股权 创投 机构成为投资主力

  科创板需要更多有耐性的资本

  其实,私募股权 创投 机构是投资科创板的重要力量,据投中研究院统计,目前科创板VC/PE的渗透率(科创板已上市公司在上市前获得VC/PE投资的)约为84%;同时,获得VC/PE投资的企业,电子信息行业数量最多,占比39%,制造与医疗健康占比分别为29%、18%。

  张维表示,科创板推出后,私募机构对半导体等硬科技项目的投资力度明显增加。科创板让 创投 机构对硬科技企业的投资,得以实现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2019年以来,基石资本投资的企业有13家在科创板上市,包含半导体领域的 格科微芯动联科中科蓝讯 等, 人工智能大数据 的云从科技、星环科技,医疗健康的 华大智造华恒生物赛诺医疗 等,工业 机器人 的埃夫特,汽车产业链的 东来技术 等。“基石资本沿着‘科技创新’与‘国产替代’两条主线,在硬科技行业实践CVC式产业链投资布局,聚焦于半导体、 新能源 等行业规模大、成长性高的主流赛道。”

  据孙加韬介绍,海望资本是上海科创集团基金运营管理的核心平台,聚焦于“硬科技”产业投资,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高端装备、 新能源新材料 等产业链的最上游、价值链的最顶端、技术体系的最底层,围绕“卡脖子”技术和国产替代的环节开展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投资。

  另外,联想 创投 表示,公司投资的 杰华特 、海光、思特威、 珠海冠宇中控技术 、寒武纪等企业都已经在科创板上市,包含芯片设计制造、工业软件等多个细分领域。公司称,凭借联想CVC2.0生态,与被投企业通力合作,缔造政府、被投企业、联想三方共赢格局,为被投企业构建网状竞争优势。联想 创投 团队对于科技产业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给草创企业巨大助力。且联想 创投 本身就坚持投资原始创新,对于科创企业而言意味着陪伴与共同成长。

  可是,私募也直言,近年来在科创领域的投资出现一些问题,值得重视。未来科创板更期望的是有耐心、有温度的资本。

  孙加韬认为,在科创板已经上市最多的半导体和生物医药领域,短时间内很难找到特别大的投资机会。原因有两点:一是在半导体等成熟的行业内,整个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短时间内行业的天花板比较明显,很难再冒出新的 独角兽 企业;二是同质化、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随着科创板的推出,越来越多投资机构一窝蜂转向硬科技投资,赛道高度重合,造成资金的结构性过剩,据清科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仅半导体及电子设备、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这三个行业的投资案例数占总投资的比率就高达63%。

  “一些投资机构和创业者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仍然习惯于通过堆资金、堆产能、快速推高估值的互联网思维来搞硬科技产业投资,不仅与硬科技长周期、高投入、高研发、高风险的规律南辕北辙,也造成了创业主体和投资机构的短视行为,助长了产业投资的浮躁心理状态和资产泡沫,这些是需要改变的。”孙加韬说。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6【生物医药】占比42% - 生物医药成果丰硕
2024-6-25【生物医药】-创二代-接班潮中,我国老牌制药企业驶向何方?
2024-6-25【铭普光磁】铭普光磁 - 部分董事、高管拟减持不超21.75万股
2024-6-25【复宏汉霖】港股首家已靠卖创新药扭亏的18A生物医药企业 - 缘何还要私有化
2024-6-24【康欣新材】康欣新材 - 4名管理层成员拟合计增持25万元~50万元股份
2024-6-24【科创板】科创板公司再融资迎突破 助-硬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2024-6-24【北交所】沪深北重启IPO受理 新-国九条-后首批企业亮相
2024-6-23【财富管理】平安证券副总经理郑霞 - 财富管理迈向3.0时代 买方投顾时代正当其时
2024-6-23【并购重组】深交所副总经理李辉 - 提高并购重组效能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6-23【北交所】北交所副总经理张梅 - 赋能创新型中小企业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 相关资讯专题
生物医药】  【葵花药业】  【制药企业】  【创二代】  【铭普光磁】  【副总经理】  【拟减持】  【复宏汉霖】  【复星医药】  【吸收合并】  【私有化】  【现金对价】  【康欣新材】  【上海证券交易所】  【管理层】  【科创板】  【再融资】  【科创板公司】  【硬科技】  【北交所】  【IPO】  【国九条】  【财富管理】  【中信证券】  【平安证券】  【并购重组】  【昊华科技】  【上市公司】  【生产力】  【深交所】  【高质量】  【中小企业】  【创新型】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