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绝大多数城市已取消房贷利率下限 - 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望回暖
【房贷利率】绝大多数城市已取消房贷利率下限 - 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望回暖
浏览次数:【280】  发布日期:2024-6-17 1:55:26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房贷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 【中长期贷款
 

  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目前,除北京、上海、深圳外,全国其余城市均已取消房贷利率下限。这时,多数城市的商业银行已根据房地产金融新政和市场形势,对房贷利率进行了调整,房贷实际执行利率较前期明显下降。

  实际执行的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随后,各地快速跟进。直到今天,除部分一线城市外的其余城市均已取消当地的房贷利率下限。

  多数城市的商业银行也已对房贷利率作出调整,实际执行的房贷利率在最近进一步下行。好比,厦门二套房贷款主流利率由4.25%降至3.75%,降幅达50个基点;首套房贷款利率由3.45%降至3.3%,降幅为15个基点。

  据市场人士估计,房地产金融新政落地后,大多数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可能下降0.4个百分点期间,二套房贷款利率可能下降0.6个百分点期间。根据100万元贷款、30年期限、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测算,首套房贷款总利息支出可减少约8万元人民币,二套房贷款利息支出能减少约13万元。

  河北秦皇岛的金女士就是房地产金融新政的受益者。最近,金女士准备购入婚房。她从秦皇岛银行获悉,当地取消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首套房贷款利率可以优惠到3.35%。相较于之前,100万元、30年期、等额本息的个人住房贷款,30年总利息支出减少将近9万元。

  居民中长期贷款有待进一步提振

  有金融机构人士表示,城市房贷利率下限取消后,利率会有下降,市场充分竞争后将形成新的均衡水平,有益于满足居民正确的购房需求,带动新发放房贷增加。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住户贷款增加8891亿元人民币,其中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8598亿元人民币。

  总体来看,反映个人住房贷款发放情况的居民中长期贷款仍有待进一步提振。不过许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一揽子房地产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未来居民部门贷款需求有望回暖。

  兴业研究公司宏观研究员张励涵表示,本次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有助于激发居民购房需求,带动居民信贷投放。但考量到新政出台时间在5月中旬,因此政策对5月居民购房需求的刺激效果或许有限。另外,居民提前还贷的表现可能也影响了居民贷款数据。

   中信建投 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表示,一揽子房地产金融政策发布后,多地取消了房贷利率下限并下调了首付比例,部分城市5月下旬地产销售数据实现边际改善,5月百强房企销售金额环比4月有所上涨。随着居民购房意愿边际回暖,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望保持平稳。

  展望下半年, 中国银河 证券也判断,由于地产政策进一步优化,地产销售可能发生回升,居民贷款增速可能上行。

  住房租赁市场正进一步激活

  作为房地产金融新政中的重要工具、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关键一招,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近期备受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在市场估值低位,通过“央行工具+地方补助”可以有效激活住房租赁市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城市通过财政补助的形式支持消化存量住房。好比,郑州对于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企业,前期收购阶段一次性补助200元/平方,相当于一次性贴息2%左右,后期运营阶段前十年每年又贴息2%;西安按企业持有的租赁住房建筑面积,每年给予100元/平方的经营奖励,相当于一次性贴息近1%。

  分析人士表示,在市场低位和起步阶段,有了金融和财政政策的支持,可以更好地施展撬动和激活作用,对住房租赁业务不仅能够“扶上马”,还能做到再“送一程”,长租房企业盈利性更可持续。

  “央行和财政的支持机制能有效施展托底效应。”分析人士表示,尤其是在现今市场信心不足、行业周期处于低谷的时期,稳定市场的作用更为明显,既可以助力房地产行业周期筑底,也能增进房地产业发展模式有效转型。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5【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解锁-保险领域新场景
2024-6-23【中国人民银行】新华财经周报 - 6月17日-6月23日
2024-6-23【中国人民银行】央行 - 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4-6-22【中国人民银行】潘功胜 - 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 逐步-淡化-数量目标
2024-6-21【债券市场】央行最新发文!
2024-6-20【LPR】关键利率 -按兵不动-!
2024-6-20【房贷利率】LPR按兵不动!百城二套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2024-6-19【中国人民银行】新华财经晚报 - 科创板将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
2024-6-19【中国人民银行】分析人士 - 我国不存在量化宽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不必把央行买卖国债与量化宽松划等号
2024-6-19【基础设施】最新!一文速览2024陆家嘴论坛要点
 ● 相关资讯专题
数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  【汽车芯片】  【2024】  【新华财经】  【同比增长】  【债券市场】  【基础设施】  【金融市场】  【对外开放】  【LPR】  【利率走廊】  【货币政策】  【按兵不动】  【净息差】  【房贷利率】  【3时代】  【二套房】  【科创板】  【进一步】  【量化宽松】  【国际金融中心】  【陆家嘴】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