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直击SNEC-美畅股份刘海涛 - 钨丝金刚线渗透率达25% 性价比仍待提升
【金刚线】直击SNEC-美畅股份刘海涛 - 钨丝金刚线渗透率达25% 性价比仍待提升
浏览次数:【629】  发布日期:2024-6-17 10:39:22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金刚线】 【美畅股份】 【刘海涛】 【碳钢金刚线】 【SNEC
 


K图 300861_0

  6月13日—15日,SNEC PV+第十七届(2024)国际 太阳能 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展会期间, 美畅股份 (300861.SZ)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刘海涛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

  在刘海涛看来,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钨丝金刚线与碳钢金刚线还会共存。

  金刚线是光伏硅片制造环节的重要耗材,主要应用于光伏硅片切割。作为一种线性切割工具,金刚线的主要原材料为金刚石微粉、基材母线和镍金属,主要辅助原材料化学品(氨基磺酸镍、硼酸等)、包装材料等。根据母线材质不同,目前光伏用金刚线主要分为高碳钢丝金刚线(亦称碳钢金刚线或碳钢线)和钨丝金刚线(亦称钨丝线),且前者为金刚线市场主流。

  早期,金刚线的核心工艺主要掌握在日本企业手里,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下游企业对于金刚线的切实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20十年, 美畅股份 的核心技术骨干开始攻关金刚线制造技术,并首创了全球可靠的单机多线制造装备和多场耦合上砂技术。凭借领先技术优势, 美畅股份 实现了对进口金刚线的替代,这也让其在行业内迅速崛起。

  目前,我国金刚线行业发展显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美畅股份 作为金刚线行业龙头,市占率高达50%左右,金刚线月产能近2000万公里。

  回忆过去的成长历程,刘海涛表示,技术研发是 美畅股份 的生命线,基于技术、成本和规模优势,公司产品广受客户肯定,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刚线产业崛起得益于光伏行业的发展,其行业周期也与下游光伏行业高度一致。

  当前,光伏产业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供需错配造成产品价格大跌、贸易壁垒进一步升级。身处光伏产业链的其中一环,金刚线企业也在承压。

  刘海涛坦言,随着光伏行业的过度投资和国内外终端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大,需求增速停滞甚至下滑。对金刚线企业而言,面临产品同质化、毛利迅速下降甚至亏损的压力增大。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 美畅股份 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分别为45.11亿元和15.89亿元人民币,二者分别同比增长23.34%和7.86%。2024年一季度,该公司的业绩同比出现一定下滑,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分别为8.57亿元和1.95亿元人民币。

  在此环境下, 美畅股份 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充分利用后向一体化的布局,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减缓或防止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格局;其次,在公司内部通过创新增效,系统性地降本降费;另外,针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完善生产计划与调度机制,合理做到弹性排产,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刘海涛说。

  过去三年来,光伏硅片大尺寸、薄片化进程加速,金刚线细线化成为发展趋势,这也推动了金刚线母线的迭代升级。

  目前,金刚线制造采用的母线基本上仍是高碳钢丝。可是,经过多年发展,硅片切割使用的碳钢金刚线的线径逐渐细化,接近物理极限。从降低母线线径考量,钨丝线凭借具备耐磨损、高强度、断线率低等优势,具有更大的细线化潜力。

  “从去年四季度到目前为止,钨丝金刚线基本维持在25%左右的渗透率。”刘海涛对记者说,钨丝金刚线对碳钢丝能否替代,主要由其在客户端使用的性价比决定。

  刘海涛还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碳钢细化技术进步很快,其量产线径与钨丝的差距由5微米缩小至2微米左右,叠加钨丝成本较高和大尺寸薄片细线切割进程中出现一些品质问题,因此在一定水平上限制了钨丝金刚线大面积的应用。

  未来,钨丝金刚线的渗透率提升仍需要处理一些问题。

  在刘海涛看来,这需要钨丝基材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协同客户共同解决大尺寸硅片细线化进程中的表面质量、隐裂等品质问题,且这个过程也需要金刚石等核心材料的合理匹配。

  “目前来看,钨丝金刚线与碳钢金刚线还会共存很长一段时期。”刘海涛说道。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17【金刚线】直击SNEC-美畅股份刘海涛 - 钨丝金刚线渗透率达25% 性价比仍待提升
 ● 相关资讯专题
金刚线】  【美畅股份】  【刘海涛】  【碳钢金刚线】  【SNEC】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