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广东汉剧电影-金莲-梅州首映 探索-汉剧+电影-新模式
【光线传媒】广东汉剧电影-金莲-梅州首映 探索-汉剧+电影-新模式
浏览次数:【582】  发布日期:2024-6-17 13:13:58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光线传媒】 【陈祉希】 【电影院】 【《金莲》
 

  6月16日,广东汉剧电影《金莲》首映活动在 梅州市 亮胜艺术中心举办。 广东省 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勇, 广东省 文联戏剧电影电视工作部主任、一级调研员、省剧协专职副主席林金洲, 广东省 文联戏剧电影电视工作部副主任、省剧协秘书长谭臻等领导嘉宾,和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 广东省 文联原一级巡视员、专职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李仙花,影片导演王一岩等主创团队,出席首映典礼。

  影片由 广东省 戏剧家协会、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广州优想时代文化流传有限公司、广东优创合影文化流传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是我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和 广东省 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文艺精品类)资助项目。

  广东汉剧作为“客家人的大戏”,深受客家人喜爱,电影《金莲》在梅州的首映引发了戏迷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观看热情。 广东省 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勇在首映礼上代表 广东省 文联对广东汉剧电影《金莲》的上映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高度赞扬主演李仙花同志从艺五十年来对广东汉剧的推动,鼓励广东汉剧院的青年梨园子弟们要抓住契机,努力学习和传承好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在共同创作艺术精品的进程中,锤炼成长,精进技艺。

  一直致力于广东汉剧传承发展的主演李仙花在首映活动上表示,这部戏是她主演的第贰部广东汉剧戏曲电影,电影的演员阵容由广东汉剧老中青三代人构成,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共同演绎,这也代表着广东汉剧演员对广东汉剧传承的注意。更主要的是,它是我国戏曲梅花奖的电影工程,一定成为广东汉剧里程碑式的艺术工程项目。

  对观众友好的汉剧电影:不了解汉剧也能与“金莲”共情

  对大多数观众而言,《金莲》的故事其实不陌生,影片从现代的视角和艺术的视角,塑造了自我救赎的女性金莲,通过金莲的反思和成长,拓展观众的思考空间。汉剧电影《金莲》在舞台演出的条件上,将原剧五幕六场改编为近四十场戏的电影剧本,将舞台版受换场的制约被轻描淡写的情节“捡回来”,提高了故事的完成度。

  首映现场反馈十分热烈。观众中既有“铁杆汉剧迷”,也有电影爱好者,他们对汉剧电影《金莲》的显现都给予了肯定。看过汉剧《金莲》舞台演出的观众方先生表示,电影对舞台上一些大段的唱腔进行精简处理,采用换场景这样的形式拉开唱段之间的空间,用电影的镜头语言进一步体现了汉剧的魅力。

  “金莲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她从求生到赴死的悲剧历程让我深受震撼。”观众林小姐表示,她没有看过舞台版的《金莲》,在电影版中她看到了这些身处封建社会,受命运摆弄,越想活,越求生却越陷入作恶泥潭的女性形象,让她对古代女性的生存境遇有了更多思考。也在李仙花的唱腔中第壹次感受到汉剧之美,对广东汉剧发生了兴趣。

  “有嚼劲”的角色:从汉剧到电影,两代汉剧女演员演绎女性传奇

  《金莲》集合了多位广东汉剧传承人,金莲、李瓶儿两个女性角色由李仙花、黄丽华出演,两代汉剧优秀女演员共同演绎古代女性传奇,共同以“跨界”电影的形式推广汉剧。

  传奇女性金莲由李仙花出演。此前,她已将自己主演的汉剧舞台剧《白门柳》《蝴蝶梦》搬上大银幕,演绎了柳如是、田氏等传奇女性故事。在她看来,潘金莲是一位“有嚼劲”的人物,“演起来太过瘾了!”

  “她是个家喻户晓、被钉在羞辱架上的人物。可是她真的生下来就这么恶么?”从汉剧舞台剧到汉剧电影,李仙花对金莲这个角色的思考也在不停加深、更新。

  《金莲》中另一位女演员,饰演李瓶儿的黄丽华是李仙花的徒弟,也是广东汉剧院培育的汉剧“新三代人”。这是黄丽华第壹次饰演有争议的反面角色,她曾为如何展现这个人物而苦恼。在阅读原著、李仙花现场指导后,黄丽华逐渐理解,自己是在展现一种“复杂的人性”,“封建时代,女性地位很低,为了活命才做出如此举动。”

  汉剧如何拍成电影:让到位的情感表达造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汉剧如何拍成电影?这面临着戏曲和电影两个艺术属性和审美特点不一样的创作难题。王一岩导演认为,“让剧中人的心路历程表达充分,情感抒发发生感人力量,电影手段、戏曲方法便会发生一加一等于二甚至大于二的表现效果。”汉剧电影《金莲》的改编,要体现金莲这一人物“对命运的抗争”。在王一岩看来,“她被侮辱、被迫害,同时她又主动反抗、进而行恶,最终走向忏悔,这是一个命运之争。”

  看到现场观众的反馈后,王一岩表示,他在拍摄《金莲》的进程中,着重处理现代戏曲创作的现实走向、剧种的特点、人物的性格等诸多问题,努力打通电影、戏曲、文学三种体裁的特点,提炼故事中的普世情感,实现生活与艺术的融合,实景与程式的融合,情节叙事与情绪感染的融合,力求达到“心有强震、魂有豪悲”的艺术效果。

  汉剧电影《金莲》对传统汉剧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新的探索,在选材和立意开掘的视角上都彰显出求新的高度。在王一岩和剧组的创作进程中,汉剧电影《金莲》基于大雅的理念显现广东汉剧之美、影像朦胧之美、人性之美、哲思之美、表演艺术之美,显现出戏曲电影中的戏和表演艺术家的“美”(优美)、“超”(高超)、“绝”(绝活儿)。

  在电影生产流程上,《金莲》采取了“剧协+剧院+制作公司”三方协作的形式。 广东省 戏剧家协会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协调,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负责提供演员、音乐、服化和对排练工作提供支持,广东优创合影文化流传股份有限公司则负责整合制片资源,主导摄制的具体工作。三方各司其职,各自施展所长,突破了戏曲电影创作的困境。

  记者了解到,汉剧电影《金莲》将于6月24日正式上映,登陆全国院线与观众见面。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1【电影院】谁将接棒-流浪地球-系列?
2024-6-21【电影节】分享感动与好电影以及电影人相遇
2024-6-18【李长年】廿六届一次不落,-电影伴我一生-
2024-6-18【光线传媒】直击上影节 - 中国电影走向-高峰-还需要哪几步?
2024-6-17【光线传媒】上影节开幕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创新改编 一代代观众为何喜爱-电波-故事?
2024-6-17【光线传媒】电影中的女性议题 - 更坚定的自我表达 尝试更多价值连接
2024-6-17【光线传媒】广东汉剧电影-金莲-梅州首映 探索-汉剧+电影-新模式
2024-6-17【光线传媒】上影节,人民共创的节日
2024-6-16【光线传媒】于冬、王长田辩论-数字资产-引爆上影节 全网寻找下一个AI驱动的奥斯卡赢家
2024-6-15【电影节】万达电影董事长陈祉希 - 希望能加大整个电影产业的运力和产量
 ● 相关资讯专题
电影院】  【《永不消逝的电波》】  【《流浪地球》】  【《三体》】  【电影节】  【电影人】  【李长年】  【电影伴我一生】  【国际电影节】  【电视台】  【光线传媒】  【陈祉希】  【中国电影】  【《金莲》】  【主体性】  【王长田】  【数字资产】  【万达电影】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