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市场引领全产业链发力 - ——来自深圳市的调查
【机器人】市场引领全产业链发力 - ——来自深圳市的调查
浏览次数:【475】  发布日期:2024-6-18 5:43:08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机器人】 【江苏省】 【产业创新】 【产业链】 【深圳市
 

  作为中国 机器人 产业先发地,深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应用场景拓展的全过程创新,在工业 机器人 和非工业 机器人 领域均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拥有较全品类非工业 机器人 的城市。记者深入调查,深圳 机器人 产业如何实现高度市场化发展,如何强链补链、挖掘细分领域新赛道、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等。

  工厂作业、庭院铲雪、楼宇清洁、酒店送餐……近年来, 机器人 的身影已无处不在,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发生活方式。作为集多学科之大成的先进制造业, 机器人 产业的蓬勃崛起成为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依靠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配套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深圳 机器人 产业历经数十年发展,逐步实现了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应用场景拓展的全过程创新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覆盖工业、科研、商业、家庭、医疗等各领域。

  深圳 机器人 产业特点是啥?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内生驱动力是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破局?未来产业发展将往何处前行?最近,记者深入产业一线展开调查。

  “链”就千亿元产业

  《深圳 机器人 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显示,2023年,深圳 机器人 产业产业链总产值为17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整体来看,2023年深圳 机器人 产业显现出工业 机器人 平稳发展,非工业 机器人 下游应用不断拓展,人形 机器人 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的格局。

  回溯深圳 机器人 产业发展历程,“源于3C、服务3C”是深圳 机器人 协会副秘书长谭维佳给出的定论。深圳早期在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对自动化装备的庞大市场需求。这些领域具有生产效率要求高、柔性组装需求大、成本敏感度高等特点,非常适合 机器人 的运用。且与进口设备商相比,国产厂商不仅具有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卓越的服务意识,还能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多重因素叠加,带动了深圳 机器人 产业的发展,也让深圳 机器人 企业练就了强大的系统集成与高效处理问题能力。”谭维佳表示,这些能力又赋予产业更为灵活的发展驱动力,紧跟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面对每一次产业浪潮的来临,深圳 机器人 企业均能快速推陈出新,持续深化创新能力,一步步走向全球。

  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以集群化态势形成发展合力。这一合力首先从市场中来。2007年,第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设立 机器人 专展,让 机器人 从原自动化装备行列脱颖而出。谭维佳说,2009年,深圳 机器人 协会成立,这是国内最早建立的 机器人 行业协会。随后,深圳 机器人 产业从高度自由化发展步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产业发展合力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持。2014年,深圳 机器人 产业迎来契机,瞄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圳出台 机器人 、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在全国率先为 机器人 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导与支持,努力将深圳建成国际化 机器人 、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这一年,有感于深圳活跃的创新发展氛围,沈剑波前来开启创业之路。看准服务 机器人 领域广阔的应用市场,他和团队于2015年成立深圳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缔造以 人工智能 为核心、贴近应用与场景的服务 机器人 行业解决方案。目前,他们已累计申请国家专利300余件。

  10长时间以来,着眼 机器人 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深圳适时推出相关政策,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完善产业生态环境和产业体系建设。聚焦企业攻关任务,深圳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在关键技术方面突破“卡脖子”难题;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确立很多于30%的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今年3月,深圳印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针对基础支撑作用大、成效显现周期长的 机器人 等4个产业集群,聚焦重点环节靶向发展,为其它产业集群增势赋能。

  这时,一批涵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创新平台成为支撑 机器人 产业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在南山区,西丽湖概念验证平台、深圳智能装备设计和制造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为成果产业化转化提供支撑;在宝安区, 广东省 工业 机器人 控制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 工业级自主移动 机器人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3个 机器人 相关领域创新平台,为工业 机器人 等领域的控制器、集成应用等研发提供创新服务与支持。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创新活力的不断加持,为深圳 机器人 产业提供了优良发展环境,形成产业与技术相互增进、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如今,深圳 机器人 产业链条已基本建设完备,基础技术实力充分,在自动化控制器、无人化设备等领域具备一定发展优势,培育出一批细分领域、细分赛道的优秀 机器人 企业。

  全面开拓新赛道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卷”是众多企业对深圳 机器人 产业发展的评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打破同质化、开拓新赛道,成为业内亟需破解的困扰。以应用为牵引,从需求端着手,凭借对下游应用场景的敏锐洞察力,深挖细分领域的用户槽点,以连续性的技术创新与整合推动不同化发展,成为深圳 机器人 产业的全新发展方向。

  新赛道的开拓,在家庭服务、商用服务等领域尤为典型。在深圳汉阳科技有限公司开阔的户外平台上,一台庭院 机器人 正在进行性能测试。这款 机器人 主要面向欧美市场,专注于扫雪、割草等四季庭院服务,可适应各类地形环境,兼具智能路线规划、自动充电等能力。该公司开创人兼总裁黄阳介绍,在“卷”中做原创,形成不同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要善于发现用户需求,有效解决用户槽点。这款产品所有零部件均需适应低温环境。2017年起,他们协同上下游企业共建低温产业链,联合攻关,并自建工厂严把质量关。彼时恰逢深圳 新能源 汽车、AI 人工智能 等产业快速崛起,电池、视觉感知等大量技术外溢,为新品开发提供了强大助力。目前,他们已成功缔造出全球首款能适应-30℃环境的全天候、全户外、一体化消费级智能庭院 机器人 ,集成200多项专利,适用于20多种庭院场景。

  2016年,房地产行业从增量走向存量市场,这让沈剑波看到新需求——庞大地面清洁领域的“机器换人”。“我们从材料、结构、性能、可靠性等多维度开展集成化产品开发,于2018年推出全球首款产品级全自主地面清洁 机器人 ,能有效节约人工成本,提升清洁效率,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沈剑波认为,要深刻把握产品、技术与市场间的平衡,围绕核心技术深挖场景需求,遵循市场规律,形成与之匹配的创新能力。

  基于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深圳工业 机器人 企业走出新路子。随着近十年来市场需求日积月累,对于工业协作机械臂“电换气”的呼声日益高涨。慧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伙人曹琨说,传统工业 机器人 在新兴轻量级场景中相对空白,为满足市场需求,他们自2015年着手产品研发,开创性推出高度集成伺服全面的一体化小型电动夹爪,可替代传统产品,开创直驱技术先河;持续从成本、易用性等多维度迭代更新产品,降低使用门槛,让自动化更简单。

  随着细分领域新赛道持续深挖,产品创新力不断加强,深圳 机器人 企业锻造出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汉阳科技于今年4月通过自建电商网站面向市场发售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庭院 机器人 ,全年预计出货量达1万台。神州云海自2021年连续实现营业收入翻番,预期今年将突破3亿元人民币。2023年,慧灵科技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产品覆盖数十个国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加速推动 机器人 应用领域拓展,2023年5月,深圳工业和信息化局聚焦 机器人 应用重点领域,发布深圳首批 机器人 应用示范典型案例,涵盖十大领域的51个企业;大力推进“ 机器人 +”应用落地,为培育壮大 机器人 产业注入不竭动能。目前,深圳 机器人 产业已步入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期。

  不断实现新突破

  独立自主的关键核心技术,是 机器人 产业的基石。在下游应用市场驱动下,深圳 机器人 产业不断向上游延伸,持续强化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能力,驱动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以 减速器 为例,作为 机器人 核心三大部件之一,这是让 机器人 动起来的重要传动装置。深圳同川科技有限公司老总沈晓龙认为, 机器人 会朝着轻量化、智能化、拟人化方向发展,有着体积小、转动比高等优势的谐波减速机能很好与之匹配,但这也是最难攻克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沈晓龙说, 减速器 产品已发展近30年,相关核心技术几乎被国外厂商垄断。要想实现突破,唯有从工艺、结构着手,寻求新方法。这需要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思维。2023年底,结合汽车装备制造工艺,他们成功研制出新一代谐波减速机,性能同比提升50%。目前他们已参与4项行业/国家标准制定,将进一步聚焦产品精密度持续创新。

   机器人 不仅要会动,还要能看见。4月底,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新一代全场景双目3D相机,能在不同光照及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中精准还原场景和物体的3D信息。该公司开创人、老总兼总裁黄源浩说,如何让 机器人 在光照变化大、复杂度高的环境中精准“看见”并“看懂”,是一项行业难题。致力于缔造 机器人 的“眼睛”,他们攻克高精度3D成像技术难题,推出自主研发的AI视觉算法等。目前,他们已服务超1000家全球客户及开发者,在全国服务 机器人 3D视觉 传感器 市场占有率超70%。

  如何让 机器人 更智能?神州云海推出全新 机器人 “大脑”——“AI云脑”系统,有效实现 机器人 与环境深度交互和高度自主。基于“AI云脑”,神州云海构建起智慧空间、智慧零售及智慧清洁三大产品体系,通过软硬件深度融合,解决现有 大数据 与服务 机器人 脱节的问题。

  各项核心技术的不断攻关,为深圳 机器人 产业链强链补链起到关键作用。从产业链来看,深圳 机器人 产业在伺服系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小六轴工业 机器人 、搬运 机器人 等工业 机器人 领域,教育 机器人 、扫地 机器人 等服务 机器人 领域,巡检 机器人 等特种 机器人 领域已实现全面发展。

  近年来,深圳 机器人 企业海外市场布局提速,全球化已成为当地企业重要的战略方向。沈剑波说,海外市场为开发产品、开拓市场等释放了广阔蓝海,将是公司未来布局方向所在。同样着力于全球化,黄源浩说,近年来,他们与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携手,并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不断拓展技术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未来将加大国际市场的拓展力度,不断输出产品质量过硬、性能占优的“中国智造”。

  锻造发展新势能

  在调查中,谈及未来 机器人 产业走向,“具身智能”已成为业界共识。深圳 人工智能机器人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广东省 具身智能 机器人 创新中心主任丁宁说,“具身智能”让 机器人 的“大脑”也拥有一个身体,使其与外部环境实现感知、交互,具备更全面、多维的领会能力。由此,具身智能 机器人 具备跨行业、跨场景、跨任务的通用作业能力。

  4月16日, 广东省 具身智能 机器人 创新中心在深圳成立,旨在汇聚 人工智能机器人 领域的学术、研究及产业资源,构建产业服务平台,推动形成自主、可控的具身智能 机器人 产业集群,增进 人工智能机器人 在各领域持续创新。

  作为通用 机器人 的代表企业,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创新中心首批股东单位之一。该公司联合开创人兼首席运营官张力表示,我国 机器人 产业的硬件制造能力与产业链生态在全球领先,但 机器人 智能化研究起步较晚,高水平研发人才紧缺,软件层面的自研和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在具身智能新浪潮下,我国已诞生一批具备前沿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的企业,将加速产业链升级,有力实现核心技术、软件算法等突破。基于创新中心平台,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将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重要支撑,有助于全面构建具身智能 机器人 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形成产业集群。

  怎样在具身智能这一通用型智能领域抢占先机?丁宁认为,还需加快推进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开发与建设,其中数据是核心。同时,我国完善的制造业链条让产品更具性价比。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鹏城云脑、盘古大模型等前沿成果逐渐推出,为具身智能发展夯实根基。在此基础上,希望不断提升 机器人 的产业效用与价值,目前正依托研究院推进大模型的实验性建设,并在个别工业场景中试行验证。具身智能大模型建设非一家之力可完成,需要前瞻性政策引领与支持,统筹推动大规模制造业场景开放,逐步推进多维度工业制造业数据对接,不断丰富完善数据库建设,方能形成真正适用于社会发展的通用大模型。

  “加快建设 机器人 数据中心 ,增进具身智能产业落地。”谭维佳建议,我们需要通顺供需双方的沟通渠道,推动政产学研资深度合作,探索数据的商业流通机制,并出台相关数据管理办法,降低数据开放风险,贯通全链条,增进产业应用示范与高质量发展。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6【市场监管】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6-26【东方证券】中国银河给予农林牧渔行业推荐评级 - 猪价景气带动养殖产业链,关注宠物新消费
2024-6-26【电动汽车】万钢 - 电动汽车发展大势不可阻挡 中国企业可在欧洲投资融入当地产业链
2024-6-26【人工智能】开拓新市场 - 融入产业链 - ——来自夏季达沃斯的外资企业声音
2024-6-26【车联网】车路云一体化落地提速 - 产业链企业瞄上五大投资机遇
2024-6-25【蜜雪冰城】全产业链共筑食安防线 蜜雪冰城着力守护消费者的-舌尖-安全
2024-6-25【加盟商】沪上阿姨5.0版亮相,-全链条+多重品控-护航
2024-6-25【产业链】全产业链-失血-中 四季度光伏行业或现拐点
2024-6-24【低空经济】-高新产业链观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为科技创新市场化提供保障
2024-6-23【新能源汽车】北大教授姚洋 - 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不过是中企在全球的重新布局
 ● 相关资讯专题
市场监管】  【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  【江苏省】  【市场监管局】  【东方证券】  【温氏股份】  【产业链】  【电动汽车】  【桑切斯】  【西班牙政府】  【汽车行业】  【人工智能】  【PayPal】  【车联网】  【一体化】  【蜜雪冰城】  【食品安全】  【消费者】  【加盟商】  【全产业链】  【全链条+多重品控】  【光伏行业】  【低空经济】  【新材料】  【技术装备】  【市场化】  【新能源汽车】  【全球化】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