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如何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关键在于平衡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 - 聚焦2024陆家嘴论坛
【数字金融】如何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关键在于平衡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 - 聚焦2024陆家嘴论坛
浏览次数:【535】  发布日期:2024-6-20 18:29:2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数字金融】 【金融科技】 【大数据】 【陆家嘴】 【大文章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与 数字经济 相适应的数字金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定要求。

  6月20日,2024 陆家嘴 论坛围绕“数字金融”展开了讨论。在“数字金融创新与治理”主题论坛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老总张为忠表示:“数字金融是整个金融发展的条件底座,是发展的重要基石。如何正确利用技术,技术应用怎样在金融更广泛的领域全面展开,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当下,数字金融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数字金融已经成为未来金融体系重要的核心和基础,金融基础设施机构也逐渐加大金融科技投入,金融监管机构也加强监管科技应用,强化监管数字化能力。

  金融发展的条件底座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数字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对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五篇大文章”内容也被第壹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 数字经济 创新发展,制定支持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增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当前,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显现出数字化、智能化、普惠化、绿色化等趋势。”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继晔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数字化是数字金融的条件,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智能化则是数字金融发展的一定趋势, 人工智能大数据 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和评估客户风险。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老总宋曙光在 陆家嘴 论坛上表示,当前, 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新技术加速演进,数据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数字经济 的快速发展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方法和效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数字金融就是金融机构有效利用数字资源,通过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而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数字金融有效的渠道,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行径问题,是金融模式、组织形态一个系统性的变革。

  “要系统有效推进数字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而言,第壹要充分挖掘 数据要素 价值,实现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的跃升;二要运用数字技术、数字思维改革和重塑金融服务的全流程,再是加快建立适应技术进步快速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才能行稳致远。”宋曙光说。

  其实,从技术发展方面看,中国数字金融技术发展已居全球前列。根据《数字金融蓝皮书: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3)》的内容显示,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技术的相关专利技术甭管是数量还是增速都远高于其它主要国家,其中以 大数据云计算 技术最为突出, 移动支付 、大科技信贷、互联网银行等领域的技术水平都位于世界前列。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7家中国企业上榜。同时,我国数字金融底层技术整体显现精准化、智能化、安全化、规范化的发展特点。

  金融机构深化数字化转型,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可以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来推动金融强国建设。那么,如何才能推动数字金融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从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此,刘斌表示,一是要加强金融机构数字金融发展投入和规划,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大型科技公司,优秀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二是加强金融机构大模型技术的场景探索和应用,构建金融领域大模型技术通用技术平台和数据语料合作机制,为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创造前提;三是加强数字金融重点领域发展,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跨境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是数字金融推动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重点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与场景融合应用;四是要适度扩大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范围和领域,适当平衡创新与风险,探索真正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的试点项目。

  面临哪些挑战?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之际,金融这个古老的行业正站在一个布满挑战与机遇的新起点上。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金融面临着黑灰产利用新技术的升级、垃圾信息泛滥及个人信息保护形势严峻、新型诈骗使得人民群众财产造成损失等风险。”素喜智研顶级研究员苏筱芮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需要相关监管职能部门持续完善关于数字金融的顶层设计,组织好相关机构完善数字金融领域的日常安全防控,加大对衍生黑灰产的惩处力度,为数字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数字金融在造成发展机遇的同时,的确不可避免也造成了挑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鹏在 陆家嘴 论坛上表示,就保险而言,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怎样保障公平性的问题。传统保险经营的准则是大数法则,保险定价是普通化的公平定价,集中体现保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危险共担本质。可是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互联网设备的普及、 大数据 发展和 人工智能 的应用,保险公司的危险识别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可以采取更精确、个性化的定价,从而实现“千人千面、千人千险”。

  赵鹏举例,好比车险,现在每一辆车精准定价,品牌和价格一样,可是保费价格不一样。这有益于提高保险经营效率,进而提高保险覆盖面。可是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引引关注,基于 大数据人工智能 个性化的保险定价,可能造成部分弱势人群像老年人、残疾人保费过高,可能无法通过保险进行风险转移,从而造成新的危险排斥。

  “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好把握数字金融创新与治理的关系。既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提高服务效率,也要防范技术不妥应用影响社会公平。尤其避免 大数据 和算法的歧视,造成弱势人群因金融排斥难以满足金融需求。在这方面比较好的结合点就是数字普惠金融,坚持金融向善,用数字技术为群众提供可负担、更高效、更安全的金融服务。在增进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同时,也能够确保社会的公平。”赵鹏如是说。

   北京市 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 数据安全 方面,随着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些风险可能造成金融全面的不稳定和客户信息的泄露。在技术方面,数字金融涉及复杂的技术系统和算法模型,技术故障或失误可能造成系统溃散或数据丢失等诸多问题。而在法律合规方面,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给现有法律法规造成了挑战。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能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如 跨境支付 、数据隐私保护等。

  王鹏认为,需要从 数据安全 、技术和法律合规方面,共同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强化数据加密技术和防火墙的建设;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检测和修复;建立完善的 数据安全 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包含合同审查、法律咨询等方面。

  “数字金融创新是一次广泛深入的系统性变革,需要金融机构系统性推进,久久为功。更需要监管的支持和创新,在控制风险条件下,统筹安全和发展,推动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宋曙光说。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9【科学城】聚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 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在渝举行
2024-6-29【大数据】伪造检查报告、虚构检验项目 - 辽宁两家医院涉嫌欺诈骗保
2024-6-28【内蒙古银行】-高端访谈-内蒙古银行持续优化金融服务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访内蒙古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郭林
2024-6-28【ETF】-越跌越买-!5天狂买近500亿
2024-6-28【华夏银行杭州分行】金融赋能-浙-四方 廿九-新-出发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奋力抒写-五篇大文章-
2024-6-27【ETF】突然爆了!超177亿元 - 大举抄底宽基ETF!
2024-6-27【交易银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互联网银行发力交易银行业务 - 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2024-6-26【大数据】两家医院涉嫌骗保被通报,大数据模型为医保监管赋能︱晋观医养
2024-6-26【交银国际】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 交银太平美元基金与香港科技园达成战略合作
2024-6-26【上海银行】上海银行-美好生活工作室- 深入最后一公里 写好养老-大文章-
 ● 相关资讯专题
科学城】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检查报告】  【欺诈骗保】  【内蒙古银行】  【金融服务】  【ETF】  【创新药】  【食品饮料】  【华夏上证50ETF】  【越跌越买】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  【五篇大文章】  【资金净流入】  【交易银行】  【资金管理】  【互联网】  【金融科技】  【交银国际】  【科技园】  【香港科技】  【美元基金】  【战略合作】  【科技金融】  【上海银行】  【工作室】  【美好生活工作室】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