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欧洲电动汽车产业如何更快崛起?专家建议中欧合作共建-共赢-链
【电动汽车】欧洲电动汽车产业如何更快崛起?专家建议中欧合作共建-共赢-链
浏览次数:【151】  发布日期:2024-6-20 23:53:58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新华财经上海6月20日电(记者王鹤)欧盟中国商会与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主办的《绿动欧洲:中 国新能源 汽车企业在欧发展报告》发布会中欧企业圆桌论坛当地时间1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与会多位汽车企业责任人表示,如何加快欧洲的电动汽车发展进度,让更大范围的消费者“可触达”“可负担”电动汽车产品,是欧洲产业需要直面的挑战,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深厚合作基础,宜探索更多合作可能,共建电动汽车“共赢”链。

  欧盟委员会12日宣布,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助税,加征税率最高可达38.1%,这为中欧新能源汽车贸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负面冲击。

   上汽集团 因38.1%的最高反补助税率成为此次欧盟反补助调查中“最受伤”的中国车企,上汽欧洲公司副总裁袁映琛表示,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有三大参与主体,政府、企业和终端用户。政府制定政策、保护市场公平,企业进行创新、降低成本,提供产品给终端用户。终端用户是重要的参与主体,而“买得起”是触达终端用户的最有效手段,如此,绿色出行才能完成一个商业闭环。

  “过去十年, 上汽集团 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500亿元人民币,累计有效专利超过26000多项。作为企业,上汽不断创新研发,目标是拿出更好的产品,同时做大规模,让用户买得起绿色出行产品,实现电动汽车的‘可触达’、‘可负担’。这是上汽的竞争力,而不是靠所谓的‘政府补助’。”袁映琛说。

  袁映琛表示, 上汽集团 一方面会采用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手段来维护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会继续深耕欧洲市场,推行既定的本土化战略。 上汽集团 即将在法兰克福建立工程研发中心,开展更多适应性的定制。自从2023年7月宣布将在欧洲建厂以来, 上汽集团 的选址活动紧锣密鼓推进。袁映琛就跑了很多国家,与当地管理机构进行沟通。他认为,通过建厂可以把极具竞争力的供应链带到欧洲,极大增强 上汽集团 在欧洲的产品竞争力。

  “保护主义的关税措施不会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绿色贸易其实不是零和游戏。”蔚来欧洲政府关系布鲁塞尔办公室责任人大卫·斯宾塞表示,一些中国产品比欧洲竞争对手产品便宜很多,但欧洲技术和制造业创新仍有巨大施展空间。中国和欧洲如果可以共同努力将彼此在创新、市场潜力和制造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就能缔造更好、更便宜的产品。限制贸易绝非解决方案,应增进贸易,增进资本的自由流动,应用技术的自由流动,融合技术、市场和制造。

  有参会企业责任人认为,以当下热火朝天举办的欧洲杯足球赛为例,当一场球赛刚开始几分钟,裁判就判罚其中一方输掉三球,只因裁判认为这一方实力较强,这样一来,参赛者如何继续竞赛?观众的体验也一定大打折扣。这很形象地反映出中 国新能源 汽车眼下在欧洲的遭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王耀表示,汽车产业发展上百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几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始终在向欧美企业学习,直到20十年,仍看不到何时可以“赶上”欧美国家产业水平。就在20十年左右,在全球绿色转型之际,出现了新能源汽车这一契机,中国投入了大量资源做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产业化。把动力电池从20十年每瓦时1美元,降到如今的每瓦时0.1美元,降到之前的1/10。展望2040年、2050年,全球碳中和之路还非常遥远,新能源汽车之路如今才刚刚开始,“我们不希望看到竞赛刚开始时就被判输三分。”

  “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成果源自所有供应链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博萃循环合伙人王雪认为,不只是整车厂(OEM),还包含电池制造商、材料制造商和包含电池回收公司在内的各方力量。中国企业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努力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负担得起的电动汽车产品,电动汽车已成为中国多数消费者的决策。对我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助税对欧洲产业发展没有益处。

  “作为企业,我们担忧针对电动汽车的反补助关税也许只是开始,担忧对电池和材料供货商是否还有其它针对政策出台。其实,中欧之间需要更多交流和对话以达成一致,特别在电池有关规定、碳足迹和电池回收等碳排放关键问题上。欧洲企业可以学习中国经验,中欧之间可以有更多合作。”

  袁映琛也表示,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有大量没有开辟的“赛道”,可供中国、欧洲甚至全球各国共同探索、共同增进,共同做大“蛋糕”。

  与会者表示,为了实现在清洁能源生产和交通碳排放领域的计划,欧盟需要采用最佳可用技术。尽管欧洲在技术上其实不落伍,但欧洲需要合作伙伴来克服在电动汽车供应链、基础设施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中国企业正是理想伙伴。

  正如《报告》所说,在汽车产业,中国车企是“后起之秀”,欧洲车企是“先行者”,欧洲不仅建立起了世界级的产业集群,也率先在全球进行品牌、技术输出,积累了雄厚的转型财力。相比技术较成熟的燃油车产业,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积累与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中欧在绿色产业发展上各具优势,应尊重对方在全球绿色产业链的科学分工体系,充分开展价值链合作,有效利用中欧各自的比较优势,共同开发全球市场。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9-28【新能源汽车】吉利汽车 -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增关税将损害欧洲自身利益 并阻碍中欧经济发展
2024-9-27【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跨越新节点向-新-再出发
2024-9-25【新能源汽车】汽车早报-9月25日-
2024-9-23【新能源汽车】滁州 - 坚决杜绝新能源汽车-投保难、理赔难-问题发生
2024-9-24【新能源汽车】边过关边升级 - 新能源汽车出海加速
2024-9-23【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引发经销商资金链断裂问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向政府部门呼吁并递交紧急报告
2024-9-23【新能源汽车】哪吒汽车失控撞花坛后自燃?司机称刹车失灵 车企 - 持续13秒将油门踩到底!
2024-9-20【电动汽车】巨额罚款如悬顶之剑 - 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紧急调整排放新规
2024-9-19【新能源汽车】第二届动力电池质量安全大会召开 - 共研动力电池质量安全挑战
2024-9-18【新能源汽车】汽车消费想打破困局未来不能光靠价格战
 ● 相关资讯专题
新能源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  【乘用车】  【财联社】  【产业集群】  【诺基亚】  【新能源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价格战】  【政府部门】  【哪吒汽车】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翔丰华】  【项目投资】  【质量安全】  【汽车消费】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