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分享感动与好电影以及电影人相遇
【电影节】分享感动与好电影以及电影人相遇
浏览次数:【885】  发布日期:2024-6-21 6:00:20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电影节】 【电影院】 【电影人
 

  本站记者钟菡张熠

  6月20日,上海影城SHO连着放映了两部《攻壳机动队》,中场休息有近一小时,很多观众在二楼的上海影城周年展装置前小憩。白色的长桌如河流蜿蜒,展示着上海影城30多年的历史。年轻影迷围在桌边,有人向同好赠送自己制作的“物料”明信片,有人拿出电话,在小红书上写下观影感受。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上海民文化节牵手,继续举办“电影中的真善美”市民主题征文活动,邀约市民用文字写出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中观摩影片后的所感所想。专业影评人、普通市民,和社交平台上的“野生影评人”一起分享有关电影、电影节和电影之城的美好,这也吸引年轻人回到影院,找到属于自己的电影。

  大众影评提供更鲜活角度

  写影评,是看电影之外,参与电影节的重要方式。“电影中的真善美”市民主题征文活动目前已经收到很多新鲜影评,有人一口气点评了《七层纱》《Kyrie之歌》《尼基》《法式火锅》等影片;有人用科幻小说似的笔法想象3001年的自己穿越到上海这座未来之城的高楼之巅,欣赏《2001太空漫游》;还有人被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感动。

  在观众的长文和短评中,有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妙笔。有人觉得《铁扇公主》里的每一帧都跳跃着童年的影子,“这部电影是给所有长不大的小孩最美的梦”;有人形容《2001太空漫游》“是一杯陈年的酒,越品越有味”;还有观众由电影想到现实人生,“在电影中,看到了从远方到上海漂泊的自己”。

  上影节开幕电影、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今年的热门电影,也是影评的热门题材。 上海电影 评论学会会员陆俊伟看完电影后难掩激动,立即写下短评。在他看来,影片最后一幕里,主演在今日上海天空下的独舞,是全片的点睛之笔,“历史照进现实,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牺牲换来的,不忘过去,珍惜未来,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所在。”他还关注到电影的英文片名,“RED RADIO OVER SHANGHAI,真是奇妙无比的翻译,十分点题,相信能成为出海流传中宣传上海的又一利器。”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上海电影 评论学会理事刘春在今年上影节担任金爵奖动画单元选片人,并为上影节公众号重点影片撰写影评。工作之余,她注意到一些“野生影评人”的评论,“有些一看就能推测出是年轻作者,有许多流行的网络语言、流行梗,很能反映青年观众的欣赏趣味和评价标准。”在她看来,大众影评有趣的视角、分析方法,提供了学院派之外更鲜活的视角和批判语言。同时,“优质的影评对于提高观众欣赏水平、影企后期项目评估和前期市场调查都有现实的增进作用。”

  分享电影节的耳闻目睹

  在电影节上,分享、打卡,也是一种为电影之城注入活力的形式。小红书上,一位观众在大光明电影院拍摄的相片引来众多点赞,四周人群用滤镜处理成黑白,只有中间的《红辣椒》电影海报露出一抹鲜艳红色,有人不无诗意地评论:“人潮仓促而去,唯有艺术永恒。”

  一位喜欢小众题材的观众平时总是独自看喜欢的影片,今年电影节,他在大光明电影院看了一部漫画改编题材新片,周围还有上百号观众一起感动、欢笑,尽情享受,突然觉得“腰杆子挺直了”。

  “对我而言,电影节的意义是能与好电影、电影人相遇。”这是“90后”影迷肖千的第四个电影节,“我会优先抢首映或有主创见面会场次的电影票,借电影节的机会与电影主创面对面交流。”

  在宛平剧院,白领章影第壹次加入影迷群,“转票、讨论观影礼仪和附近餐饮,让人有一种归属感。”在影迷群里,有人“点赞”宛平剧院的服务:“ 上海电影 节,已经去了五家影城,最喜欢的还是小而美的宛平剧院影城。我喜欢那里职员的生气蓬勃,她们会主动上来告诉你,哪里取票,哪里可以排队领取场刊;转场前来不及吃饭,他们会有轻食提供;冷了,开映前她们会询问谁需要毛毯。”

  和上海这座城市一样,上影节显现出开放、包容的姿态,人人都可评论,人人都乐于评论。很多影迷群在出票、换票的热闹之余,也分享着有关电影节的耳闻目睹。这两天上海偶有暴雨,影迷蒙克在群里看到一张打着红色雨伞、身穿粉色纱裙的年轻女性赤足在大光明电影院前翩翩起舞的相片,和影院外墙上的巨幅“电影之城”海报相映成趣,就像在致敬经典电影《雨中曲》。愉悦的舞姿布满青春、活力,让他有说不出的感动。“看到这一幕觉得,还是有真心热爱电影的人存在。只要有这群人,电影节就有意义,电影这门艺术就不会消亡。”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7【一带一路】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节选片笔记 在文化差异中寻找情感与价值的共鸣
2024-6-27【一带一路】——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节选片笔记 在文化差异中寻找情感与价值的共鸣
2024-6-24【电影节】梁家辉 - 我拍了两百部电影,像在不同故事里活了两百生
2024-6-24【资本市场】周到晨报 -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 来看看他们眼中的电影节和电影之城
2024-6-23【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火热闭幕 - 打造城市文旅融合新样本
2024-6-22【国际电影节】黄晓明斩获最佳男演员,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揭晓
2024-6-21【电影院】谁将接棒-流浪地球-系列?
2024-6-21【电影节】分享感动与好电影以及电影人相遇
2024-6-21【电影节】老将新人 - 不同角度感叹人生
2024-6-21【电影节】人工智能时代电影行业能否迎来蜕变?
 ● 相关资讯专题
一带一路】  【国际电影节】  【资本市场】  【科创板】  【上市公司】  【电影院】  【《永不消逝的电波》】  【《流浪地球》】  【《三体》】  【电影人】  【人工智能】  【时代电影】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