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一桩专利案带来近90亿投资 外商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投票-
【知识产权保护】一桩专利案带来近90亿投资 外商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投票-
浏览次数:【281】  发布日期:2024-6-21 18:27:28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
 

  对于3年前的一项专利案,阿斯利康中国助理副总裁、中国及亚洲 知识产权 总顾问徐锋直到今天印象深刻——从提出申报到判决出炉,只用了3个月。

  2021年,阿斯利康的一款仍处于专利保护期内的糖尿病领域药品专利,遭受仿制药企业的挑战。通过对双方提出的数据做具体分析,国际 知识产权 局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了“维持有效”的判决。这一桩看起来一般的 知识产权 领域的纠纷,引发了巨大的连锁效应。

  “中国对医药 知识产权 保护的加强,增进了外商不断扩大在华投资。”根据徐锋分享的数据,2022年,阿斯利康增资1.8亿元建设该糖尿病领域药品生产线,从境外生产转到本土化生产;2023年,又增资1.9亿元建设相关药品新生产线,持续引入药品核心技术;同一年,阿斯利康增资7亿美元建立青岛工厂;今年,他们再度增资4.75亿美元建立无锡小分子药物工厂。这意味着,一桩专利案件造成了后续近9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中国不断加强的 知识产权 保护对于外商投资信心和决心的影响,因而可知一斑。

  昂贵的赔偿

   中国医药 领域的 知识产权 保护经历了从探索到加速推进的过程,2021年是一个重要节点。

  徐锋说,在2021年前,中国在专利维护权益上存在取证程序有限、侵权赔偿额低、专利无效率高等诸多问题。2021年,我国新修订的《专利法》明确提出了 创新药 专利保护期延长、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并作出了专利期限调整以弥补专利审查造成的拖延。为了给原研药品提供独占保护期,相关法律于2022年再度升级,也为外资医药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有力的配套举措。

  也是在2021年,我国还在新修订的《专利法》中引入了责罚性赔偿的概念,这大大提高了侵权成本,有效改善了 知识产权 保护的环境。作为根植中国140多年的跨国企业,拜耳也收到了跨国公司专利权人作为原告在国内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补偿。

  拜耳中国 知识产权 副总裁刘红强表示,拜耳在2015年到2018年发起的第壹轮专利侵权诉讼,获得的判决赔偿是包含了律师费在内的132万元人民币,“这个已经算很成功了,因为当时中国专利法规定的法定最高赔偿额就是100万元”。然而,赔偿后,相关方的侵权行为仍然没有停止。于是,拜耳在2019年到2023年间发起了第贰轮专利侵权诉讼。得益于责罚性赔偿的引入,最终侵权公司总计赔付拜耳2562万元人民币,包含2430万元的和解金。这也是目前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甚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专利纠纷案件中维护权益人所获得的最高赔偿金。

  刘红强说,即便是跨国大企业也不会在全球各个国家同时开展临床试验,通常都会选择 知识产权 保护最好、专利期最长、能让企业以最快回收成本的国家首先上市,“以前欧美日在这方面是占优势的,可是我国在引入药品专利期补偿制度之后,大家很可能也会把中国作为首选的市场”。过去5年,拜耳处方药在中国获得了累计近30个新产品或新适应症的批准,上市速度几乎与全球同步。

  刘红强提出,在医药领域有一句话,专利是业务的生命线。根据权威数据,一个新药研发的失败率高达90%,新药从研发到上市至少要9~12年,研发费用高达26亿美元。相当于第壹片新药的成本是26亿美元,而第贰片后的批量生产成本只要几分钱。研发成本高、复制成本低的特性,让跨国药企对研发地区的决策尤为谨慎。

  截直到今天年2月,拜耳在华的全球研发中心已引入19款 创新药 物,合计36个新适应症或新剂型获批。这时,拜耳健康消费品计划今年在上海投资2000万欧元,设立中国合作创新中心,以加速创新研发出更多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自我保健方案。

  不断完善的医药 知识产权 保护制度和法规,不仅激励着医药创新,也为创新主体不断扩大在华投资提供了动力。一个可对照的案例是,1984年,美国专利法案更新了医药专利保护条款,这让美国医药企业进入了繁华发展期,生物医药产业的全球重心也从欧洲转移至美国。

  不止是医药企业,大量国际消费品牌也为中国 知识产权 保护投出了信任票。

  作为全球颇有知名度的玩具制造品牌,乐高集团副总裁、亚太及中国区总法律顾问罗灿(Robin Smith)表示, 知识产权 被侵害是全球层面都存在的困扰。在6年前来到中国之前,她曾觉得中国在 知识产权 保护领域做得不够,但来了之后发现这个判断是错误的。乐高近年来在中国获得了多项维护权益胜利,也见证了中国在加强 知识产权 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就在今年4月,上海第叁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侵犯乐高拼搭玩具著作权案作出终审裁定,针对龙腾公司未经授权生产和销售复刻乐高集团玩具的表现,处以6亿元罚款,并判处主犯最高9年的有期徒刑。罗灿提出,这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乐高将 知识产权 视为重要资产,但也欢迎来自中国本土企业的公平竞争,关键的是要找到界限。

  对中外企业天公地道

  作为外资进入我国的优先选择地,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 知识产权 保护高地。

  刘红强说,2021年中国对专利法进行了第四次更改,特别规定了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应专利权人请求处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纠纷。这意味着对于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决定可以由国家 知识产权 局做出,其做出的裁定可以适用于全国,而不再仅仅限制在某一个行政区,其实在效力上已经接近司法判决。针对这种重大影响的专利纠纷,其前置程序务必由地方 知识产权 局提交。而上海 知识产权 局开了先河,第壹个向国家 知识产权 局提交重大专利侵权案例,涉案的原告也是一家德国企业,这一案例成了国家 知识产权 局审结的中国第壹起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判决案件,极大提振了外企对 创新药 知识产权 保护的信心。

  上海 知识产权 局副局长、新闻讲话人余晨表示,加大对外资企业的 知识产权 保护力度是上海缔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对中外企业的 知识产权 天公地道、同等保护。过去3年,市 知识产权 局累计办理涉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判决案件60余件,查处涉外商标侵权违法案件1000余件,并将近100件外资企业商标并入上海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近年来,上海将 知识产权 保护先行先试任务并入 上海自贸 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浦东综合改革试点等重要文件,先后实施《上海 知识产权 保护条例》和《上海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 知识产权 保护制度若干规定》等地方法规,对全面加强 知识产权 保护工作作出全面的制度设计,明确加大 知识产权 侵权赔偿力度、犯罪打击力度等措施,推出更大力度的责罚性赔偿和屡次违法处罚等规定。

  余晨提出,上海在生物医药、电子商务、展会、商品流通等重点领域持续健全 知识产权 保护体系。以生物医药领域为例,该领域云集了很多来自欧洲的世界500强企业,上海去年出台《关于加强本市医药采购领域 知识产权 保护的实施意见》,近年来还引入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和企业自主承诺制度。作为案件前置审查地,上海支持德国勃林格殷格翰提出的全国首例重大专利侵权行政判决案件审结,也支持德国拜耳、瑞士罗氏等一批知名药企通过专利行政判决高效解决专利纠纷。

  在商品流通领域,上海已培育国家级 知识产权 保护规范化市场12家,认定首批10家上海 知识产权 保护规范化市场,并在348家商业单位的8875个门店开展“销售真牌真品,保护 知识产权 ”承诺活动。同时,印发《上海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办法》,累计发布十四批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对近100件外资企业商标给予重点保护。

  “我们始终坚持高压严打。”余晨说,每年制定实施的《上海 知识产权 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把外资企业专利、商标并入行政保护重点范围。上海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外资企业 知识产权 保护专项行动,累计办理涉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判决案件60余件,查处涉外商标侵权违法案件1000余件。接着,上海将继续着力强化严格保护,优化服务措施,强化沟通交流。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1【知识产权保护】一桩专利案带来近90亿投资 外商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投票-
2024-6-21【知识产权】光伏产业呼唤知识产权强保护 - 创新驱动与全球领先的必由之路
2024-6-20【知识产权】专利维权-双轨制-下,跨国药企抗癌药维权4个月成功
2024-6-20【外国人】-专利保护在中国进展非常顺利-
2024-6-18【知识产权保护】惠州真金白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 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维权可获资助
2024-6-17【AI创作】人工智能内容创作方兴未艾,侵权案例也逐渐增多—— - AI发展好,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少
2024-6-15【知识产权】南财观察 - 争议中的数据知识产权 - 浙江实践带给市场哪些启示?
2024-6-14【知识产权】吉利诉威马技术侵权案终审获赔6.4亿元 - 创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新高
2024-6-14【知识产权】索赔23亿元获赔2670.47万元 - 美摄天价索赔未获法院支持
2024-6-13【知识产权保护】一财社论 - 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相关资讯专题
知识产权保护】  【光伏产业】  【外国人】  【Janssen】  【专利保护在中国进展非常顺利】  【企事业】  【AI创作】  【人工智能】  【生产力】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