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29万亿市场 - 双双跌破2.9%
【理财产品】29万亿市场 - 双双跌破2.9%
浏览次数:【415】  发布日期:2024-6-23 12:56:2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理财产品】 【理财公司】 【收益率
 

  受禁止“手工补息”政策、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等原因影响,“存款迁居”环境下,理财市场规模持续增长,5月份理财规模环比大增4000亿元人民币。

  不过,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资产荒”问题仍存。最新数据显示,作为29万亿元理财市场的主流产品,存续固收类理财平均兑付年化率,和新发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均跌破2.9%,双双创下年内新低。

  远超历史均值

  5月份理财规模大增4000亿元

  继今年4月份银行理财规模实现万亿元增长后,5月理财产品数环比出现减少,不过规模延续了增长势头。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382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131款;截至5月末,市场存续理财产品共38094款,环比减少93款。

  根据 中信证券 研报,以往的5月份基本上是理财规模增长的小月,如2018年—2023年的5月份理财规模平均环比减少300亿元人民币,但今年5月理财规模环比大增4000亿元人民币,远超历史均值。

  华宝证券资深银行理财分析师张菁表示,5月理财产品规模同比增幅达12%,具体拆分固收类产品看,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小幅缩减,增量主要是非现金类固收理财,日开非现固收规模上涨明显。

  “一方面,5月理财规模增长仍有4月禁止‘手工补息’政策执行后存款的连续性外溢,另一方面,部分银行机构下调存款利率,‘存款迁居’的现象持续。”张菁称。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认为,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持续增加,最主要的起因是商业银行负债端在持续调降存款利率,“手工补息”也受到了严格监管限制。一些商业银行取消了大额存单等现金管理类业务,并对长周期定期类存款进行了规模限制,造成部分客户自己转投银行理财类产品。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也提到,禁止“手工补息”后,无法接受新利息水平的钱财开始转向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资产,不过,这也在一定水平上加剧了“资产荒”下的理财投资难度。

  创今年新低

  存续固收理财平均兑付年化率跌破2.9%

  正如前述受访机构所担忧的,资金持续涌入下,由于当前“资产荒”问题仍存,理财产品的 利润率整体显现下降趋势。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率的平均水平为2.77%;到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兑付年化率为2.84%,落伍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0.2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低。

  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延续下跌趋势。上周全市场共新发了534款理财产品,其中65款为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88%,跌破2.9%,也处于今年最低水平。

  张菁表示,银行理财所投资产的未来潜在回报是新发产品制定业绩基准时的核心要素。

  张菁分析,具体来看,在货币市场资产方面,今年以来保险协存并入同业存款、长期限大额存单额度减少,禁止“手工补息”等政策调整后,过去理财投资端能配置的低风险高息资产不断减少。债券市场方面,理财产品配置信用债占相当高,但今年来城投债供给缩量也进一步加剧了债券收益获取难度。截至6月中旬,80%的信用债收益率在2.5%以下。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也表示,今年以来,存量理财产品振荡,新发产品业绩基准下降,主要因素包含债券收益率达到历史低位;前期的高息资产例如地方城投债等,随着不断到期而规模不断减少;债券收益率下降的幅度在降低,资本利得也在减少。

  “新发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持续下调,与理财产品主要投资的债券类资产收益率走低密切相关。”王铁牛举例称,如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过去一段时期出现了持续下行,虽然固收类理财产品获得了较好的 利润水平,不过未来对相关产品需要下调收益预期。

  需增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在此环境下,理财公司应如何提升产品竞争力?

  张菁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高息资产荒”格局强化,从未来财富管理转型的视角看,一是理财公司需要增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除固收类资产外,通过多资产配置丰富低波组合的策略;二是从产品形态上,对场景化投资需求进行布局,如通过产品分红的形式,将短周期客户投资转换为长周期,拉长资产久期获取收益的同时,满足投资者对落袋为安的心理诉求;三是在产品系统支持方面,通过T+0.5等形式,缩短投资者资金用途转化的周转时间,满足投资者活钱管理的切实需求。

  王铁牛认为,虽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持续下行,不过也要关注由于政策调整可能造成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波动风险。在理财产品中,适当增加权益类、量化、FOF等类型产品比例,是未来理财子公司需要关注的产品提升的方向。

  “随着强监管政策的不断落地,理财公司主要应不断培育和提高投研专业能力。”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也称。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9【理财公司】合资理财公司稳健之道 - 坚持多元配置与灵活策略
2024-6-29【银行理财】近千只银行理财-退场- 含-权-产品发行提速
2024-6-28【违法违规】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收罚单
2024-6-28【理财公司】5家理财公司被罚2900万!事涉底层资产、信披等违规
2024-6-28【理财业务】多家银行理财 - 被重罚!
2024-6-28【理财公司】六张罚单合计3250万剑指理财业务 五家理财公司一家银行领罚 这些问题是-重灾区-
2024-6-28【理财公司】银行理财公司又迎大批罚单 -信息披露不规范-成焦点问题
2024-6-28【理财业务】因理财业务违规 - 多家理财公司及银行合计被罚3250万元
2024-6-28【中小银行】一线调研 - 中小银行理财业务再迎监管指导 仍有银行不愿放弃申设理财公司
2024-6-27【理财公司】委外资产去嵌套去通道加速 银行理财-低波稳健-还行得通吗
 ● 相关资讯专题
理财公司】  【信息披露】  【理财业务】  【银行理财】  【理财产品】  【违法违规】  【违规行为】  【底层资产】  【到期日】  【重灾区】  【中银理财】  【信息披露不规范】  【银行理财公司】  【中小银行】  【城商行】  【信托公司】  【低波稳健】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