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人民热评 - 用-社交密码-招聘,会让就业市场-乱码-
【性格测试】人民热评 - 用-社交密码-招聘,会让就业市场-乱码-
浏览次数:【971】  发布日期:2024-6-24 10:39:58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性格测试】 【求职者】 【社交密码
 

  过五关斩六将、好不简单就要获得就业机会,却“倒”在了性格测试这一关,错失了心仪的岗位。如今,很多求职者都吃过MBTI的“亏”。

  近年来,以MBTI为代表的各种性格测试在社交圈风靡。这些测试将人的性格粗略划分成几类,甚至还会给不同性格群体推荐他们适合的行业。然而,当性格测试被延伸到了职场招聘中,原本用来拉近人际关系的“社交密码”,却转而成了企业的“有色眼镜”。把性格测试当作判断求职者是否合格的依据,既缺少科学性也缺乏严肃性,还涉嫌就业歧视,不该提倡!

  其实,性格测试在招聘进程中所显现的结果其实不可信。风靡社交网络的性格测试,最初目的只是为了吸引用户,题目往往了然于目,甚至“正确”答案也是特别明显。测试者完全可以通过故意选择贴近岗位需求的性格特征,来获得不存在的测试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上“性格测试招聘怎么答”、如何“调教”性格测试的攻略比比皆是。显然,当一些企业使用不可靠的性格测试来审视求职者时,求职者也会通过伪装来“回馈”这些企业离谱的测试。

  另外,以没有获得任何权威机构的认证、缺乏基本科学数据支撑的性格测试当做判断求职者是否适合某个岗位的度量衡,甚至武断地将求职者拒之门外,缺乏依据。企业招聘的目标是要吸纳到专业人才,求职者的能力、经验才是重点,使用性格测试来进行“一刀切”,只会造成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双输。

  更需要警惕的是,性格测试的“可操作性”可能在招聘市场撕开一个就业歧视的口子,成为个别用人单位随意拒绝求职者的借口。如果“性格不合”成了用人单位拒绝求职者的“万金油”,那么就业公平又从何谈起?我国劳动法和就业增进法等法律法规早已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从法律层面而言,企业在招聘进程中,不得设置与岗位无关的条条框框限制求职者平等就业,性格测试同样不该成为例外。

  合法合规、高效科学的招聘流程,可以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一个双向奔赴的通道。在这个进程中,企业务必遵循就业公平原则,绝不能盲目笃信所谓的性格测试,不然不仅会错失人才,更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4【性格测试】人民热评 - 用-社交密码-招聘,会让就业市场-乱码-
 ● 相关资讯专题
性格测试】  【求职者】  【社交密码】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