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中央单位去年审计结果出炉 - 所属单位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仍较多发
【单位】中央单位去年审计结果出炉 - 所属单位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仍较多发
浏览次数:【372】  发布日期:2024-6-25 16:33:3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部门
 

  6月25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中央部门单位2023年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的公告。公告指出,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审计署重点审计了41个部门及所属346家单位财政预算拨款5824.04亿元,并关注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此次共发现各类问题金额226.26亿元人民币,其中部门本级36.29亿元(占16%),所属单位189.97亿元(占84%)。

  结果表明,部门本级预算执行总体相对规范,但所属单位违反财经纪律等诸多问题仍较多发,进一步印证了审计去年关于中央部门预算执行问题向所属二三级单位转移下沉的判断。

  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仍有发生

  审计结果显示,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仍有发生。一是,节庆论坛展会加重基层负担。根据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工作部署,持续加大对部门及所属单位违规举办节庆论坛展会的审计力度,发现24个部门的283个活动存在下述问题,共涉及金额2.07亿元人民币。

  从审批程序看,有的未经上级批准自行越权审批,有的报小开大规避审批。从活动安排看,有的违规发放高档礼品或支付高昂出场费。从经费来源看,3个部门及43家所属单位、社会团体以给予讲话机会、安排媒体采访等作为前提,在222个活动中向参会单位收费或摊派1.67亿元人民币。

  二是,违规培训和评比表彰等活动屡禁不绝。13家所属单位借助部门或行业影响力,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外的技术、技能为内容,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培训,有的还发放与目录内职业资格证书样式、字体极易混淆的“山寨证书”共取得收入3.47亿元人民币。10家所属单位和协会等未经批准,或借部门行政影响力违规开展评比表彰等活动,并收费1236.53万元。

  三是,利用政务数据牟利成为新苗头。按要求,部门应有序开放所掌握的全国性政务和公共数据,降低社会公众获取成本。但一些部门监管不严,所属系统运维单位利用政务数据违规经营业收入费。4个部门所属7家运维单位未经审批自定数据内容、服务形式和收费标准,依托13个系统数据对外收费2.48亿元人民币。

  四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一是超需求申领预算长期闲置。7个部门的11个项目超实际需求申领预算6.92亿元人民币,其中2.49亿元连年结转。二是一些单位存在三公经费胡支乱花等情况。1个部门和9家所属单位违规列支三公经费、修建楼堂馆所等7.49亿元人民币。有的投资5.45亿元建设脱离实际需求的酒店,运营9年来累计亏损1.97亿元;有的违规公务接待,并将接待费用202.37万元转嫁给关联企业。

  五是,一些部属企业存在经营乱象。审计239户部属企业发现:9户违规开展高风险业务,从事融资性贸易、向亏损企业出借资金等,形成损失风险13.69亿元人民币。1户盲目投资,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景下,对下属企业认缴注册资金8亿元人民币,面临连带偿还巨额债务风险。2户通过股权代持、虚假合资等方式,助870户民企挂靠为假国企。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不够严格高效

  审计结果显示,一是,基础性管理工作薄弱。主要表现为资产底数不清、闲置浪费和划转缓慢等,共涉及33个部门。17个部门少计漏记13.46万平方房产、151.54亩土地、31.88亿元设备物资或无形资产等;12个部门的2.59亿元资产出租和处置收入未按规定上缴财政;4个部门的1.65亿元房产租金等应收未收。8个部门的19.46万平方房产、874.14亩土地、405辆公务用车、1.04亿元办公家具及仪器设备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或闲置,最长达21年。1个部门自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涉及的336.33万元资产仍未划转。

  二是,违规使用和处置资产。主要表现为未经审批、无偿或低价出租出借等,共涉及16个部门,房产16.18万平方,设备等资产9724.34万元人民币,其中2个部门因低价出租国有资产造成国有收益损失5056.57万元。如1个部门1132平方底商房产长期未收回管理,由外部单位及个人转租获取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收益损失。

  三是,部分政务信息化系统建管成效欠安。审计抽查的6部门 52个政务信息系统中,有21个因功能缺陷等未达预期目标,个别系统建成后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了审计建议:一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开展节庆论坛展会及培训、评比等活动,坚决纠正铺张浪费、违规收费、转嫁摊派等行为,坚持勤俭服务业。二是规范所属企事业单位、主管社会团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严禁其利用部门影响力、数据资源等牟利,维护好“国字头”招牌。三是强化预算管理,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基础,重视资产登记核算工作,积极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提升政务信息系统建管水平,规范资产出租出借和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审计指出问题后,相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7【大千生态】大千生态回复监管工作函 - 部分地区营收为负因受存量项目结算审计结果影响
2024-6-26【交易银行】审计署 - 4家银行680.59亿元名义上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贷款被挪作他用或空转套利
2024-6-25【中央财政】审计署 - 有3家保险公司骗取中央财政补贴3亿多元
2024-6-25【财经纪律】中国审计署 - 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仍有发生
2024-6-25【美联储】审计署 - 4家银行超680亿元被挪用或空转套利 险企骗取财政补贴超3亿元
2024-6-25【审计署】审计署 - 6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含金量不高 部分信贷投放虚增空转
2024-6-25【2023】审计署 - 金融领域存在套取政策红利妨碍政策措施落实的情况
2024-6-25【单位】中央单位去年审计结果出炉 - 所属单位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仍较多发
2024-6-25【美联储】审计署 - 4家银行680.59亿元名义上投向科创领域的贷款被挪用或空转套利
2024-6-25【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署发布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 - 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中出现偏差 要着力优化支出结构
 ● 相关资讯专题
大千生态】  【交易银行】  【资金管理】  【审计署】  【中央财政】  【保险公司】  【财经纪律】  【美联储】  【压力测试】  【美国银行】  【信贷投放】  【2023】  【含金量】  【预算执行】  【审计工作报告】  【宏观政策】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