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如祺出行通过聆讯 - 面临盈利、地域扩张等挑战
【祺出行】如祺出行通过聆讯 - 面临盈利、地域扩张等挑战
浏览次数:【410】  发布日期:2024-6-25 17:18:09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祺出行】 【2023】 【网约车
 

  出行平台上市节奏开始加快。继五次递表终于通过聆讯的嘀嗒出行后,二次递表的如祺出行在6月24日通过了港交所的主板上市聆讯。

  从营业收入看,如祺出行过去三年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如祺出行收入分别为10.13亿元、13.68亿元和21.61亿元人民币。同时如祺出行三年来连续亏损,年内亏损分别为6.84亿元人民币,6.27亿元和6.93亿元人民币,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人民币。

  从业务看,如祺出行上市仍面临多重挑战,包含自身业务体量较小,连年亏损和对于聚合平台依赖性增加等。

  上市面临多重挑战

  如祺出行在2019年开始在广州上线网约车服务,目前广州仍然是如祺出行最大的城市市场。除了网约车,如祺出行近年来还上线了一点新业务。根据招股书,目前如祺出行的业务覆盖出行服务(网约车、Robotaxi及顺风车服务),技术服务( 人工智能 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和高精地图)和车队管理及服务。新业务推动下,网约车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逐渐缩小,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网约车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9.2%、91%和83.9%。车队管理及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22年的8.7%提高至2023年的14.8%。

  从单量看,目前如祺出行的网约车订单量在市场中占比较小。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2023年系统共收到订单信息91.14亿单。招股书显示如祺出行2023年单量为9730万单,占行业总单量的1.07%。

  近年来聚合平台单量增长较快,小型出行平台对聚合平台的依赖在增加。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表示,平台履行来自第叁方出行服务平台的订单量不断增加,第叁方平台订单由2022年的1870万单大幅增加至2023年的5700万单,占总订单量的比重从2022年的28.3%增加至2023年的58.6%。

  随着聚合平台影响力的增加,出行公司对其依赖性也在增加,为平台发展造成风险。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表示,平台网约车服务的月均活跃乘客、平均乘车频率及年度乘客留存率分别由2022年的116万名、10.2次及31.0%减少至2023年的99.7万名、9.0次及27.8%,主要是由于平台履行来自第叁方出行服务平台的订单量不断增加。

  相较于自营平台,聚合平台还存在更多需要整改之处。今年5月, 广州市 交通运输部门召开网约车行业聚合平台工作会议,通报了近期反映的订单层层转卖情况,并对各聚合平台提出要求,要求做好自查自纠,对存量接入平台、车辆、人员做好资质核查、建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依法依规经营,禁止订单转卖,合理设定提成比例,保障司乘合法权益。

  6月 玉林市 交通运输局在约谈某德平台时,要求要合理制定和执行平台算法,按规定向相关部门进行算法备案,落实阳光提成,避免过高提成。同时要切实保障乘客合法权益,聚合平台及其合作的网约车平台要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平台联系投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对第壹财经表示,如祺面临的挑战包含市场竞争挑战、地域扩张挑战和技术研发投入等挑战。

  陈礼腾表示,当前,网约车市场日渐饱和,玩家众多,形成了以滴滴出行为“一超”,T3出行、曹操出行位列第贰梯队,首汽约车、享道出行、如祺出行、万顺叫车等为中长尾的市场格局,市场红利正逐步收窄。另一方面,如祺出行目前主要聚焦在大湾区运营,市场份额和用户渗透率虽高,如要进一步发展则面临地域扩张的困扰,开拓更多的市场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另外,公司计划将IPO募集的部分资金用于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的研发活动,这可能会增加公司的财务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如祺出行已于2021年开始推动Robotaxi的开发及商业化,目前在广州和深圳提供有人驾驶网约车和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服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公司Robotaxi服务已运营累计20,080小时,覆盖545个站点。

  行业问题仍待解决

  从行业变动看,近期出行领域迎来上市潮。6月12日嘀嗒出行通过了港交所聆讯,4月底曹操出行提交了招股书,另外享道出行也有IPO的计划。

  但从招股书看,上述平台仍面临盈利难题。从营业收入规模看,曹操出行营业收入高于如祺出行很多,可是仍无法解决亏损问题。曹操出行2021年至2023年平台收入分别为71.5亿元、76.3亿元和106.7亿元人民币,三年来的经营亏损分别为28亿元、18.7亿元和15.8亿元人民币。

  陈礼腾表示,如祺出行在过去几年中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同时业务模式尚未实现盈利。由于互联网公司运营逻辑不同,上市处于亏损属于普遍现象。对于出行公司而言,盈利同样也是一个普遍面临的挑战。要实现盈利,既需要开源也需要节流。

  节流方面,首先就是优化成本结构,降低司机服务费等成本支出,以如祺出行为例,收入成本中司机服务费占据了极高比例。可以通过提高运营效率、优化派单系统等方式,降低空驶率,提高司机接单率,从而在一定水平上降低司机服务费占收入的比率。另外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手段精简运营和管理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开源方面,可以通过多元化服务,好比拓展新业务,广告合作,与酒旅、汽车制造商、金融机构等建立合作等方式增加收入来源。

  另外,出行公司布局自动驾驶技,加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出行服务中的应用,从长期上看有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最后就是通过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强化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用户。

  另一重难题在于行业目前处于僧多粥少的情景。如祺出行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网约车服务的日订单量分别为12.6万、18.1万单和26.7万单,2021年和2022年的日订单增速分别为42.3%和47.6%。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如祺出行的月均活跃司机1.19 万名、1.86万名和3.68万名,2021年和2022年的增速分别为56.3%和97.8%,高于订单增速。另外,如祺出行2023年的月均活跃乘客从2022年的116.1万下滑至99.7万名。

  另外,司机服务费在出行服务收入(以网约车服务收入为主,其它出行服务收入占比较低)中的占比逐渐下降,2021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司机服务费在出行服务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116.3%、103.2%和98.9%。这意味着平台在收到每1元的出行业务收入后给到司机的款项从2021年1.16元降低至2023年的0.98元,处于下滑趋势。

  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也表示,司机服务费占收入成本的百分比由2021年的93.5%降低至2022年的85.2%,并进一步减少至2023年的77.6%,主要是由于司机黏性增强,提供予司机的激励减少。另外车队管理及服务于2021年开始后车辆采购成本增加,造成各期间汽车服务站的成本绝对金额及占收入成本的百分比增加。

  多家平台上市后是否会对整体市场造成改变,对此陈礼腾表示,改变行业格局的机会一直存在,但这一过程也布满挑战,受到技术创新、政策变化、市场竞争、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9【安居宝】公司舆情 - 财报信息披露不准确 安居宝及董事长等再收监管函
2024-6-29【*ST左江】曾经的-最贵ST股-将退市 去年股价曾接近300元
2024-6-29【市场监管】巴沙鱼冒充龙利鱼被罚6000元!2023年重庆市网络市场监管典型案例曝光
2024-6-29【杉杉股份】突发重挫!17万股民跌懵了
2024-6-29【中国人民银行】-财经早报-最强-妖股- 要退了
2024-6-29【山西信托】多次兑付风波后 - 山西信托要卖旗下公募基金股权
2024-6-29【洪九果品】洪九果品承压 - 水果供应链建设亟须完善
2024-6-29【思创医惠】虚增营收后连亏3年 - 思创医惠卖地缓解资金压力
2024-6-28【国联人寿】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 国联人寿再寻-金主-
2024-6-28【曲江文旅】预告净利千万 - 年报亏损过亿!曲江文旅业绩大变脸被罚
 ● 相关资讯专题
安居宝】  【净利润】  【2023】  【监管函】  【董事长】  【*ST左江】  【最贵ST股】  【市场监管】  【数据安全】  【重庆市】  【杉杉股份】  【杉杉控股】  【2022】  【中国人民银行】  【证监会】  【山西信托】  【汇丰晋信基金】  【洪九果品】  【供应链】  【思创医惠】  【智慧医疗】  【国联人寿】  【总经理】  【偿付能力充足率】  【曲江文旅】  【上交所】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