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保险+期货-让蔗农收入节节高
【保险+】-保险+期货-让蔗农收入节节高
浏览次数:【31】  发布日期:2024-6-25 23:18:58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保险+】 【保险+期货
 

  4月中下旬的广西,翠绿欲滴的甘蔗苗在风中摇曳,放眼望去,像一片碧波荡漾的海洋。期货日报记者跟随调研团一行实地调研来到广西,在和蔗农的交谈中,深切感受到白糖期货和“保险+期货”项目的落地给他们造成了甜蜜日子——当地百姓靠“一根甘蔗”走向了致富路。

  “保险+期货”成蔗农“定心丸”

  记者随调研团来到第壹站南宁,见到了一位身穿短袖、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同行的保险公司人员对记者说,他就是甘蔗种植大户韦振侦。

  韦振侦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横州市陶圩镇六秀村最大的甘蔗种植户,种植甘蔗面积超过400亩,去年收入很可观。一辈子都在和甘蔗打交道的韦振侦看着很腼腆,但一聊到甘蔗,言语中布满了自信。

  在采访中,当被记者问到为啥要参加“保险+期货”时,韦振侦是这么回答的:“保险+期货”可以为农民提供收入保障,可以让农民种植无忧。

  “风调雨顺的年景自然是好,遇到干旱的时候,作为种植户我们该咋办?靠天吃饭已经不是现代农民的种植方式了。虽说以前也有农业险,但参加‘保险+期货’能让我们更有信心去种甘蔗,不管天气如何和当年的价钱咋样,我们的 利润是稳定的。”韦振侦说。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全球升温,靠天吃饭的种植产业寻求通过“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规避作物生长与售卖过程所面临的危险,这是当地农户参保的主要原因。

  “农业是看天吃饭的一个行业。就像前年广西干旱,我们的甘蔗减产了3.5%,平时可能还会遇到风灾等其它自然灾害。我们参加‘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的初衷是希望可以抵御自然灾害造成的危险,不然遇上不好的年份,别说挣钱了,连本钱都保不住。”横州市一位农户对记者表示。

  大户参保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之前没想过参加‘保险+期货’,也不太懂,不太了解,也不敢贸然参加,毕竟是要交钱的。可是当看到我们这边的种植大户都参加了,据他们说效果还可以,我也就参加了。”钦州的农户李先生讲。

  记者在调研走访的进程中发现,参保的广大农户对“保险+期货”的广泛好评,让人切实地感受到“保险+期货”正一步步在基层走深走实。

  “‘保险+期货’不仅让我们有了价格保障,也对下一步的计划有很大的帮助。有了‘保险+期货’,我们专心把单产提高即可。”韦振侦说。

  “那时我一亩地缴了6元保费,赔付的时候一亩将近115元,幸好参加了‘保险+期货’,不然得赔多少呀。” 百色市 的一位获赔农户说。

  在记者问到会不会给其它还没有参加过“保险+期货”的农户进行推荐时,已经参加过“保险+期货”的农户表示,目前,参与“保险+期货”的大部分还是甘蔗种植大户,可是已经对中小蔗农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部分中小农户开始接触“保险+期货”。

  “有了‘保险+期货’为我们托底,接着肯定要扩种。我去年是200亩,今年增加到了400亩。”韦振侦表示,去年一亩的保费是13.4元,200亩的保费一共是2680元。“保险+期货”项目落地以后,种植甘蔗的信心增强了,因为价格有保障了,甘蔗款能够及时下发,给广大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数据显示,2022/2023榨季,广西种植甘蔗面积1200万亩,2023/2024榨季种植面积为1130万亩。如此广阔的种植面积,关联着千千万万农户和千千万万个家庭。通过“保险+期货”服务好当地蔗农,是推动我国农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价格险和收入险左右开弓

  记者了解到,广西地区参加了郑商所第壹批项目的建设。8年来,郑商所在广西地区一共开展了13个项目,累计赔付金额6225万元。

  其实,价格风险是普遍的,一旦这种风险发生,如果保险公司承保的话会面临巨额的损失,而且风险很难分散。通过创新“保险+期货”模式,从农户方面汇集的价钱风险,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转移,这样就为不可保的价钱风险探索出了一条风险转移的路径。

  据广发期货南宁分公司总经理彭练介绍,钦州糖料蔗项目是当地第壹次开展糖料蔗价格保险,也是广西唯一一个获批的糖料蔗“保险+期货”新农提升计划的项目。项目落地实施能有效地化解糖料蔗价格风险,为当地制糖业增厚“安全垫”。在本次项目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财政支持60万元人民币,市局财政支持10万元人民币,财政支持比例较高。

  “通过这次项目,我们农户了解了‘保险+期货’,让我们的 利润有了保障。”钦州糖料蔗新农提升计划项目农户代表谢钢对记者说。

  彭练表示,钦州糖料蔗项目可以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运用“保险+期货”创新模式,降低参与期货市场的成本和门槛,科学管理市场风险,实现稳产增收。

  据介绍,广西的“保险+期货”项目显现出“三个一”的特点:第壹批试点,郑商所自2016年在广西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后,从未间断;第壹批县域全覆盖项目,2018年郑商所在罗城县开了县域全覆盖项目的先河;第壹个白糖收入险,在云南、新疆、内蒙古、广东等地开展的“保险+期货”项目是价格险,在广西则是率先探索“保险+期货”的收入险险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3年郑商所与广西金融监管职能部门继续合作,在横州市、 上思县百色市 、右江区、罗城县、新城县、 象州县 等地持续开展“保险+期货”糖料蔗订单收入保险。

  记者了解到,在广西横州市开展的“保险+期货”收入险涉及19个村3000多名农户,承保面积2.78万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过6000万元。收入险的赔付涉及产量和价格两个因素,目前,期货公司已经就价格完成了结算,待整理完成产量的相关计算后,具体的赔付就会及时地发放给相关农户。

  “保险+期货”走进千家万户

  数据显示,2021—2023年,北部湾保险参与的糖料蔗“保险+期货”项目服务农户1.7万户,承包面积超41万亩。

  作为服务农户的相关主体,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已走过千山万水,仍需翻山越岭。

  当地的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人员对记者说,从项目的推介到实施,再到赔付,要做到三个“千万”。第壹个“千万”就是千家万户,邀约农户来参加“保险+期货”。第贰个“千万”就是千山万水,因为推进“保险+期货”的进程中,农户很分散,要翻山越岭去做每一户农户的工作。第叁个“千万”是含辛茹苦,在项目实施的进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因为农户比较分散且涉及的面较广,加上项目实施时间短,整体工作还是较为焦虑。

  北部湾保险农业保险部相关责任人表示,为了让每一户农户都能够充分了解“保险+期货”,北部湾保险农业保险部的职员白天到田间地头,夜晚挨家挨户地走访,给农户们讲政策、讲条款,让他们充分了解这个项目能够造成的好处。

  “为了切实保护蔗农利益,相关部门要求在承保进程中,保险公司务必要做到‘五公开’‘三到户’。”北部湾保险相关责任人解释说,“五公开”“三到户”分别是指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和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

  以创新为抓手,更好服务蔗农。据广发商贸副总经理李萱介绍,为了让“保险+期货”更好服务广西农户,广发期货在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一个探索创新是由糖厂购买“保险+期货”,通过糖厂向农户提供保底收购。若价格上涨,糖厂向农户提供二次点价服务,这既有益于稳定糖厂和农户间的关系,也能为蔗农提供保底收购,锁定农户的基本收益。另外一个探索创新是施展多条理资本市场功能,建立“保险+期货+订单+银行”模式。即“保险+期货”使农户的种植收入有了基本的保障后,引入银行或其它资方,针对农户的保单和订单提供贷款。这样一来,农户在种植早期的成本压力减轻,能够更好地完成扩产计划。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5【保险+】-保险+期货-让蔗农收入节节高
 ● 相关资讯专题
保险+】  【保险+期货】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