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科技成果蓬勃涌现 - 66家沪市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科学技术】科技成果蓬勃涌现 - 66家沪市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浏览次数:【188】  发布日期:2024-6-26 2:01:41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科学技术】 【二等奖】 【沪市公司
 

  6月25日,中交设计、 寿仙谷浙海德曼 等沪市公司相继公告称,牵头或参与的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中交设计下属子公司公规院主持设计并牵头研究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获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据统计,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50个项目,66家沪市公司牵头或参与了其中64个项目,占获奖总数的25.6%。

  以科技创新培育企业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沪市主板公司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和推翻性技术,多元布局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积极探索“第贰增长曲线”。例如, 华海清科 和清华大学共同完成的《集成电路化学机械抛光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在实施科技创新强基工程上,越来越多的沪市公司不断加码研发,为企业自身和产业链的升级发展深度蓄能。 中国海油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两个项目分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

  据介绍,“深海一号”项目历经10余年攻关与实践,使我国成为全球第叁个具备超深水油气自主开发能力的国家。

  绿色能源产业新格局加快构建,沪市公司也加速向“绿”发展。 三峡能源华电重工东方电气中国交建中国电建明阳智能 等完成的《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海上风电产业链是高端技术创新聚集链,可引领、辐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并通过产业配套组合,形陈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上述6家公司经过十余年科技攻关、装备迭代升级和工程实践,自主创新系列海上风电新型基础结构,建立了复杂海洋环境下的海上风电设计理论技术体系,解决了强风浪流冰作用下复杂地基海上风电结构安全性难题等,推动实现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和产业化。

  随着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沪市公司潜“新”研发,持续突破基础原理、基础软硬件、基础材料等瓶颈制约。例如,科创板锂电设备制造企业信宇人参与完成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克了宽幅挤压涂布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自主研发出精密挤压涂布模具,实现在模具材料、设计、制造上的相关技术突破。

  “公司将继续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科技进步,持续深耕高端设备制造行业,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增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研发成果转化能力,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信宇人表示。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30【科学技术】科技创新持续开花结果 - 2018年以来沪市累计有164家企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024-6-29【上市公司】汇聚关键创新要素 产学研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 解码国家科学技术奖
2024-6-28【锂电池】科技盛宴 -海陆空-广覆盖科研水平高精尖
2024-6-27【尼罗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曾木圣 - 30多年钻研破解鼻咽癌发病之谜
2024-6-26【乳制品】蒙牛集团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4-6-26【科学技术】科技成果蓬勃涌现 - 66家沪市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2024-6-25【二等奖】数量大幅上涨 - 广州26项科技成果获2023国家科学技术奖
2024-6-25【力量钻石】科技成果蓬勃涌现 - 66家沪市公司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2024-6-25【科学技术】赛博广东 -世界工厂-力图走通千行百业-AI+-链路
2024-6-25【二等奖】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能源项目逾20个 - 涉及这些A股新能源公司
 ● 相关资讯专题
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  【上市公司】  【信宇人】  【产学研】  【锂电池】  【电动汽车】  【海陆空】  【尼罗河】  【鼻咽癌】  【乳制品】  【蒙牛集团】  【二等奖】  【进步奖】  【沪市公司】  【力量钻石】  【半导体材料】  【世界工厂】  【AI+】  【机器人】  【A股新能源公司】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